分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得看是什么书,怎么读!|更好的读书体验可以成就全新的自己

 昵称37953504 2017-02-20

前两天回忆了一下这三个月看书的清单,发现工具书偏多,小说和心灵鸡汤类读物偏少,对比一下自己一年前的读书类型和数量,发现最近阅读的书真不算多,但是收获却比之前那么多年看的书加起来都要大。

自我提升,就是在最近的读书中不断进行的。


还记得我小学时竞选大队干部,演讲时第一部分就是关于我爱看书的,那时候我特别喜欢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以此为理由,必读书目看的少,但小说看的很多,几乎达到了一两天一本的进度。

不是心灵鸡汤,就是青春疼痛。


现在想来,那时候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读书,也不是说小说就不好,恰恰相反,小说给了我想要写作的兴趣和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曾经也写出过言语幼稚无病呻吟的作品,那都是看的书还不够专业严肃,我的阅历也不够深的原因。

开始带着认真的心态写作之后,也遇到过很多和以前的自己一样的人,看的都是辞藻华丽内容空虚的小说,也遇到过根本不看书的人,明明不看却对各种书加以贬低让人看了生气。

直到最近,我看了简书上很多人推荐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一书,才知道真正的阅读是怎么样的,知道自己以前都错在了哪儿,该怎么改正。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主要讲了高效率看书的五个步骤——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再到活用(检索以备重读)

如何选书,如何购书,如何读书,如何活用就是这本书要教给我们的。


在我们心中,没有效率的读书是怎样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说出“看书速度很慢。”或者是“看的书没什么用。”这样微妙的回答,但是无论是看书的速度,还是看的什么书,是否有效都是相对而言的。

全都是干货和精华的书,看的速度自然就慢,觉得书没用,可能也是自己没有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没有效率的读书,应该是“不能将书的内容变成你的内在财富”的阅读。

真正有效率的读书,是从有目的性地购书开始,以反复重读笔记并且得到新的理解结束的。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过,读书笔记是必须的,购书清单也是必须的,这两者甚至可以比书的本身还要宝贵。


先来讲讲怎样创建购书清单。

作者在书中提到,可以把自己的报纸上和书上看到的推荐书单全都剪下来,贴在一本读书笔记上,又想读的书了也随时写下来,这样准备去书店之前就可以参考这本笔记做出决定。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对于我这种爱书星人来说,把书中的东西剪下来是不可原谅的事情!所以将想要买的书名手写,或者用电脑打印下来会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用电脑打印,不妨把书的作者和简介也标注在旁边,可以给你更详细的参考价值,而手写党们,写几个关键词或者这本书吸引你的理由也是很不错的。

列出了清单之后,你就可以直奔书店。

相信爱看书的人一定会有一个通病——走进书店就出不来了。


我个人就是这样的。每次走进一家书店,总是会拿上一大摞书,最后却因为经济条件而一本本放回书架里去。

这一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还很容易被那些封皮好看,广告做的大的书給影响,一不小心就买回没用的书,看了一点点就扔在一边。

有了购书清单,你完全可以节省在书店纠结的时间。

在书店里,你可以直接找出清单上的书,粗略地浏览一遍书的简介和目录,对这本书已经事先有所了解的你马上就可以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花钱购买。

购书清单可以防止你的感性购书,冲动购书,在建立清单的过程中,还能让你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建筑类、商学类、管理类等)。

如果不敢相信网上推荐的水分很大的书单,不妨去你喜欢的书喜欢的作者那里找,比起书评和书单中的书,你看的书中提到过的书对你更有帮助,这也是我之前一直提到的叶脉阅读法。

就像我写过一篇关于哈金的《南京安魂曲》的书评,这本书就是我从余华的杂文集中知道的,我喜欢余华,所以我有很大几率会喜欢他喜欢的作家,事实证明就是如此。

温馨TIPS:

如果没有目的性走进一家书店,建议你买学术性强的书,这类书可以更加理性判断进行购买。

另外,亚马逊的心愿清单这样的电子版书单,虽然作者说可以一用,但是我个人不推荐,很容易越积越多而且从来不去看。

买了心仪的书,接下来该学会的就是做读书笔记了。做读书笔记并不限于读完一本书之后,还应该断续穿插在阅读过程中。


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我们的读书目标——是粗略地知晓内容,还是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

无论是上面两个中的哪一点,总的目标都是不变的——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读书笔记可以分为两个内容——摘抄和评论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感受到我初中语文老师的良苦用心,那时她一直让我们读余秋雨和周国平的文章,余秋雨的《北大授课》备受她推崇。

她让我们阅读的过程中将看到的好段落都摘抄下来,然后分别拿去给班上语文好的四五个同学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对余秋雨的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和别人的观点相互探讨辩论,对我的文化素养有很大的提高。

我的老师教给我们的,就是这种读书笔记方法,也就是摘抄和评论,是一项对书中重要内容进行提炼的工序。


有效率地读一本书,我们首先需要通读,在读的过程中把觉得不错的折角,或者用书签标注。

接下来是重读,把自己折角(标注)的部分再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的话,就把另一个角也折起来(也可以换一种书签标注)。

将这本书放置一段时间后,回过头来重新读那些折了两个角的内容,把得到新体会的部分用笔标记

这里的记号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比如横线可以划重要的东西,圆圈可以圈出专有名词和关键词等。

做完了标记之后,就是摘抄和评论。

摘抄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还可以加深你的理解,但重点是——一定要摘抄能让你心动的语句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新鲜的想法:在选择要摘抄的内容时,不要抄那些让你觉得理应如此的句子,而是要抄“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的句子。

这段话可谓是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看书做笔记的习惯,所以我把这段话抄了下来,在旁边加上作者的解释——感同身受不能带给你新东西,颠覆了你之前想法的书才是最有用的

摘抄完之后,你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不同的符号写下你的评论,这就算是一篇完整的读书笔记了,接下来你需要的,就是有规律地反复阅读,并从中得出新的理解与体会。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中内容,更好地磨练自己的原创思想,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

温馨TIPS:

读书笔记以坚持下去为首要目的,如果记录读书笔记出现了一天或几天的空白就很难继续坚持,这一点和习惯养成是一样的。

如果在一本书上做了很多标记,那就等过一段时间再整理,有些地方你会觉得“不过如此”,节约做笔记的时间。

当找不出新想法的时候,不妨看看别人的书评和笔记,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

一本书太难的时候,可以看看不同的版本——漫画版,解说版或者精编版。我一直无法深刻解读《红楼梦》,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对我有很大帮助。

可以同时读几本相同领域的书,让书与书之间的观点展开辩论,自己从中判断获得新知识。

看外文书籍时,看不同译者的版本也是很有用的方法,像丰子恺和林文月对《源氏物语》的翻译就有很大不同。


无论是读书,还是做读书笔记,我们都应该将其培养成习惯,潜移默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你可以试试把厕所里的杂志换成诗集,也可以把你喜欢的书中的名言贴在显眼的地方,在读书笔记的封面上贴就是很好的选择。空间能够左右感受语言的方式,因此将自己放在一个文学的环境中对于你的读书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


此外,读书笔记中也可以把你自己的新灵感和想法记录下来,以后再翻看时,就会发现这些灵感和想法可以分别用在很多地方,益处颇多。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都处在浑浑噩噩读书但也勉强能够整理的层次,这本书帮我理清了我的读书习惯,有些事已经实施的,有些是从未想到的,这就是很好的收获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看的当然是什么书,怎么读。

如果侯宝林抄书抄的是故事会,他不可能成为相声大师,如果匡衡凿壁偷光看的是情色春宫之流,他也不可能封郎中,迁博士。这些人之所以称为名人,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该看什么书,该怎么去读,一个字一个字的咀嚼,才得来日后的成就。

怎样看书?想要书读百遍,才气自显的我们,一定能学到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