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儿科专家——Charles Wang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 拥有10几年的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 曾服务于美中友好协会和成都宝洁公司,进行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并提供医疗服务; 曾经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的保险公司担任风险管控和医疗官职位;现为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资深医学顾问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症状是什么?轻度和重度怎么判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极少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轻症:小朋友一般状态很好,可以有轻微的咳嗽、流鼻涕、适于不振、恶心、呕吐,或者有轻症的腹泻,但孩子一般状态很好,能吃、能玩,一般属于轻症的。 手足口病重症:孩子一般精神差、嗜睡、严重呕吐、惊厥、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或者频繁抽搐、昏迷、持续高热、白细胞增高,有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果呼吸很快,有呼吸困难、口唇紫干、口吐白沫或粉红色血性泡沫痰,这就有可能出现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如果孩子一般状态很差,不爱动,面色苍白、心率快、四肢发凉、手脚末端发绀,这可能有循环系统并发症。
不是所有的患病宝宝都会出现上述的所有症状,大部分都只会出现部分的症状。有时宝宝的症状非常的轻微,但所有患病的宝宝都有较强测传染性。 二、 手足口病有潜伏期吗?前期如何判断?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天至一周左右,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小朋友的手、足及口腔甚至肛门会出现疱疹糜烂。由于口腔患处疼痛,小朋友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相比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所以可以观察小朋友嘴巴情况来做一个初期判断,有没有不爱喝水,不吃东西等。 三、 手足口病有什么并发症? 通常来说,手足口病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7-10天内可痊愈。手足口病的并发症不常见。只有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 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 四、手足口病与其他疱疹病变有什么区别? 手足口病有“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虽然手足口病发生时与一些病症类似,但本质上有不同。 疱疹性咽颊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小朋友发热、咽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病变在口腔后部,很少累及颊黏膜、舌、龈。 水痘:出水痘最大的特点就是疱疹会遍及孩子的全身肌肤,而且出水痘的时候,疱疹最密集的部位也非常有规律:一般是在孩子的前后胸、腹部、背部。手足口病一般是不会导致全身皮肤同时都出现疱疹的。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导致的疱疹一般仅出现在口腔里面,而且有个很大的区别,口腔溃疡一旦发生,口腔里面的疱疹破裂溃烂之后,会非常疼,能疼到孩子连吞一口水都痛,手足口病则不会导致这般疼痛。 只有在明确了是哪一种病引起的症状以后,才能有效地对症下药。家长们在发现小朋友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五、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鼻和口腔分泌物,疱疹分泌物和粪便进行的。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家长应督促孩子注意饮食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清洁的好习惯,不吃不洁净的食物,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孩子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在本病高发季节要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孩子出门后回家应马上清洁身体,消除病菌。 3、若家中已有患儿,为了避免其它孩子受感染,家长需要将患儿接触过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图片VIA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