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英每天投喂食物的时候,海鸥们都会围绕在“妈妈”身边,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蒸好的发糕还要切成小块,方便海鸥食用。 记者 赵海江 通讯员 宋硕 摄影报道 初春的秦皇岛北戴河,天气渐暖,成群的海鸥在海边嬉戏、觅食、沐浴阳光,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成群的海鸥中,每天都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为它们投喂食物,这里的人们都叫她“海鸥妈妈”。 海边的几级台阶和沙滩是最难走的一段路。 “海鸥妈妈”名叫常英,今年55岁,曾是大庆油田少年宫的一名音乐教师,7年前来到北戴河生活。“有一次我去海边散步,发现海鸥都跑到了沙滩上,附近的渔民告诉我,海鸥是因为天气寒冷食物匮乏,才会到岸上找吃的,有的海鸥因此而饿死。”那时候,常英便萌发了投喂海鸥的想法,她还让朋友帮忙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惯和食物需求。 常英每天都要给海鸥们煮上两大锅玉米糁。 煮玉米糁儿、蒸发糕、切发糕、装袋……海鸥的一顿晚饭,要从上午9点做到下午3点多。常英说:“起初就有二三十只,每天投喂少量的玉米面发糕就够吃。后来鸟越来越多,喂食从一天一次变成了一天两三次,投喂量也从1公斤左右增加到现在的近50公斤。”三个多月来,常英已为购买食材花费了七八千元,她也成了大家口中的“海鸥妈妈”。 何燕(右)下班后到常英家来取玉米糁,她负责海鸥们的早饭。 在她的带动下,邻居和朋友也陆续加入进来。现在每天由朋友何燕负责“早饭”,邻居裴银霞和袁乃超夫妇负责“午饭”。邻居宋姐和好心人陈立珠给她送来小拉车,市民王先生送来500公斤玉米糁儿和玉米面…… 小车推、双肩背,常英每天都要这样带着近30公斤的粮食步行20多分钟到海边。 下午4点,常英如往常一样肩背、车拉着近30公斤的食物出发了。这些食物有时要喂1个多小时。投喂结束,太阳已经落到了山的那一头,常英再次沿海边走了一遍,检查食物是不是都吃完了。见它们吃得干净,常英挥挥手,和海鸥们道别,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常英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海鸥妈妈”的行列,观鸟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也多会带些食物来。 随着天气渐渐转暖,“海鸥妈妈”的烦恼也随之而来——这些海鸥还是不是应该继续喂下去?单一食材的投喂够不够科学?她希望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市民、游客加入进来,关爱海鸥,让这可爱的小生灵为北戴河的迷人风景增添一抹生动的色彩。 成群的海鸥每天在这里嬉戏、觅食、沐浴阳光,成为北戴河的一道亮丽风景。 由于媒体的关注,“海鸥妈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有些人遇到她还会求张合影。常英说:“用这种方式传播善与爱也挺好。” 常英每天投喂食物的时候,海鸥们都会围绕在“妈妈”身边。 ![]() 成群的海鸥每天在海边嬉戏、觅食、沐浴阳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鸟、留影。 ![]() 2月16日下午,常英又收到了好心人快递来的小推车。 ![]() 小海鸥们尽情享受着“妈妈”投喂的食物。 ![]() 夕阳西下,常英幸福的看着海鸥们吃完最后的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