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合运动与共同运动

 昵称34246721 2017-02-20

对于轻度或中度痉挛、偏瘫侧肢体不能活动的患者,联合反应会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患侧肢体出现了“运动”。实际上,按生理学的观点而言,这仅是一种单纯的肌张力的变化,而不是运动。对于伴有重度痉挛的患者,仅用触诊的方法就可以清楚地判断出联合反应只是引起肌群的同时收缩,并没有使肢体出现位置的变化。

联合反应常在患者打哈欠、咳嗽、打喷嚏或努力完成一个动作、维持平衡以及在将要跌倒的恐惧时出现。它对偏瘫患者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引起与运动无关的肌肉收缩,肌张力增高,患者的姿势长时间被痉挛模式控制。这种情况对患者完成重复性的运动如步行、上肢和手的使用等极为不利。

联合反应不仅是健侧肢体的活动对患侧肢体产生影响,还可以是患侧上肢对患侧下肢产生影响以及患侧下肢对患侧上肢产生影响。

联合反应对偏瘫患者的不良影响有以下几点:

1、造成患者上、下肢痉挛加重,肢体被强制在固定的肢位上难以完成功能上需要的动作。如穿鞋时踝关节跖屈、内翻、下肢伸展,导致穿鞋垢动作不能完成。患者如果努力去做就会使伸肌痉挛进一步强化。

2、如果上肢经常处于屈曲位,会导致关节挛缩(特别是肘关节和手指),影响上肢功能的改善。

3、影响上、下肢的平衡反应,造成全身的平衡功能障碍。

4、加重挛缩,影响运动功能的改善

治疗联合反应应注意一下几点:

1、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中,身体任何部位都不可过度用力。

2、无论进行任何训练都必须根据患者全身状况予以设计,绝不可只顾训练下肢和步行以致加重上肢痉挛,丧失上肢和手的功能改善的时机,或是单纯练习上肢而不顾下肢出现联合反应与痉挛加重。

3、治疗开始时,患者用力程度要维持在最低限度,然后逐渐增加,增加的程度应在运动质量控制能力的范围之内。

4、治疗师辅助的作用在于让患者通过运用选择性运动,学习抑制痉挛的要领。辅助量过大,失去训练的意义;辅助量过小,则诱发出联合反应。因此,治疗师在辅助训练中,要注意控制辅助量。

共同运动是病理性的异常运动模式,是指偏瘫患者期望能够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运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偏瘫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从弛缓阶段进入痉挛阶段时,便可出现随意运动,但是此时的运动模式与正常的随意运动有质的区别。其上肢分为两种类型,即上肢屈肌共同运动和上肢伸肌共同运动。由于上肢的运动被以上两种病理性的、刻板的运动模式束缚,严重地影响应用动作的出现,应该通过训练加以抑制。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模式:

肩胛带:回缩、上提

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后(旋前)


上肢伸展共同运动模式:

肩胛骨:前伸、下推

肩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伸

前臂:旋前

上肢共同运动对上肢影响举例:

1、由于上肢屈肌共同运动的影响,肩关节屈曲时伴随着外展、外旋,所以手摸头部有困难,造成上肢上举时不能完成梳头、洗脸、刷牙等一切需要配合内收、内旋的动作。

2、由于肩关节屈曲时伴随着肘关节的屈曲和前臂旋后,所以当上肢前伸时,肘关节不能伸展,不能完成各个方向的拿取物品的动作。

3、上肢屈肌共同运动造成腕关节的掌屈和手指屈曲,所以拿取物品功能丧失。

4、当上肢伸展时,因受到伸肌共同运动束缚,肘关节不能完成屈曲动作,所以患者穿裤子、洗澡、上厕所、摸后背等,需要配合肩关节伸展、肘关节屈曲的日常生活动作全部丧失。

因此,上肢屈肌共同运动和上肢伸肌共同运动是病理性的运动,是严重影响患者应用动作完成的异常模式,如不能有效地予以抑制,上肢应用动作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下肢屈曲共同运动模式:

髋关节:前屈、外展、外旋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背伸、外翻


下肢伸展共同运动模式:

髋关节:后伸、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直

踝关节:跖屈、内翻

在坐位或站立时屈髋、屈膝、踝跖屈

下肢共同运动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举例如下:

1、由于下肢屈肌共同运动的影响,髋关节屈曲时伴随着外展、外旋,所以当患者抬腿时,下肢必须向外偏歪,影响步态。

2、由于下肢伸肌共同运动的影响,髋关节伸展时膝关节不能完成屈曲,踝关节出现跖屈、内翻,所以患者迈步感到困难,不得不将骨盆向健侧倾斜,将患侧下肢划一个圈,出现异常的步态。

3、由于站立时髋关节伸展,踝关节出现跖屈、内翻,所以不能做到全足着地,影响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