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藤田美术馆藏龙泉青瓷

 老饕餮518 2017-02-20

藤田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珍藏中,有一小批造型硕大的龙泉青瓷,它们所施的正是元代和明初特有的淡雅青釉。这些作品敦硕大气,当年很可能是作陈设用途,而非日用器物。


龙泉釉在南宋发展成熟,但其产量在元代仍持续攀升,活跃于龙泉地区的窑口便有三百个左右,除了西面的大窑、金村和溪口,还向欧江和松溪两岸扩展。乘河流之便,陶瓷製品既可迅速运往中国其他地区,亦可直达泉州和温州港,再付运海外市场。故此,崭新的器形和装饰风格应运而生,各龙泉窑口亦开始烧造大件器物,藤田美术馆的珍藏便是箇中佳作。以器形较大者 (如大盘) 而言,其灵感部份源自西亚客户的要求,但其他的大型器物亦深受西亚和东亚客户欢迎,如凤尾大尊和大型盖罐等,两者在中日两地均大行其道。称名寺的金泽贞显 (1278-1333年) 墓葬文物中便有一件龙泉青釉盖罐。据称,北条实时(1224-1276年) 于鎌仓时代创建称名寺,该寺仍珍藏两件龙泉青釉大瓶及一例饰堆塑的大型香炉。至于其他的日本名寺 (如鎌仓的円覚寺和建长寺),寺内仍沿用自鎌仓 (公元1185-1333年) 和室钉 (公元1333-1573年) 时代流传至今的青釉瓶。


藤田珍藏的元代凤尾尊作撇口状,线条优美,器颈上半部及口沿下方各饰多道弦纹。瓶腹下端近足处饰一道交迭的修长瓣纹。瓶颈中段和器肩下各饰贴花折枝和缠枝牡丹,缠枝牡丹的枝干俱用瓷浆绘成。此尊釉质匀淨,光润失透,其粉青色调澄明清澈,正是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最推崇备至的样式。此作与拍品中其他两例藤田珍藏龙泉青釉瓷器一样,器形虽大但却浑无裂纹或变形的痕迹,足见其烧造工艺之精。本拍品削足内凹,圈足甚深。器底凹处用一盘状坯件封底。洞的周围和小盘均挂釉。瓷胎在烧造过程中出现膨胀或收缩,小盘亦随之在釉料中浮动,窑烧后釉结为一体。


Lot 501 

元十四世纪 龙泉青釉印缠枝牡丹纹凤尾尊

高63.2 cm

估价:200,000-300,000 USD

来源:大坂藤田美术馆珍藏,入藏于1940年前。

文献:

《藤田美术馆所藏品图录》,卷二,藤田美术馆,大坂,1954年,编号45。

《藤田美术馆名品图录》,藤田美术馆,东京,1972年,编号339。


内蒙古呼和浩特以东曾出土一例饰浮雕牡丹的近似尊,图见《文物》1977年5号刊76页,图3。同一地点还出土了一件刻己酉九月年款的钧窑鼎式香炉,据考古学家推算为公元1309年的作品。公元1323年,一艘中国商船自中国宁波驶往日本鎌仓途中,于朝鲜新安海域沉没,沉船的文物中有一件器形相近的较小瓷尊,惟其器颈上下均饰弦纹,而且仅有尊身的上半部贴饰缠枝牡丹,图见《Special Exhibition of Cultural Relics Found off Sinan Coast》彩色图版10 (首尔:1977)。京都大德寺迄今仍珍藏一对瓶身较高但纹饰与藤田瓶相近的作品,图见《大德寺の名宝》编号95 (京都:1985)。伦敦大维德爵士旧藏一例瓶身较高但纹饰佈局与藤田瓶相若的作品(图一),但其瓶身饰刻花,而不是贴花,图见苏玫瑰所撰《Imperial Taste: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50-51页,编号24 (三藩市:1989)。该件大维德瓶口沿釉下刻有「栝仓剱川流山万安社居奉三寳弟子张进成烧造大花瓶一双捨入觉林院大法堂佛前永充供养祈福保安家门吉庆者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丁卯岁仲秋吉日谨题」。就内蒙古出土文物、新安沉船及大维德瓶年号的断代看来,藤田瓶很可能是公元1300至1330年间的作品。芝加哥艺术学院亦珍藏一例器型略小但形制相同、纹饰如出一辙的瓷瓶,图见Y. Mino与K. R. Tsiang 合撰的《Ice and Green Clouds – Traditions of Chinese Celadon》201页,编号81 (印第安纳波利斯:1987)。


至于藤田美术馆藏元代盖罐,其器型之大和浮雕纹饰之深均难得一见。龙泉窑于宋代创製此类荷叶盖大罐,及至元明二代仍烧造不断。1974年,四川简阳县东溪园艺场元代古墓出土了一件器身略高但光素无纹的近似罐。虽然该处为元代古墓,但考古学家相信此罐出自南宋,图见《龙泉青瓷:四川省博物馆藏龙泉窑瓷器精品》134-5页,编号38 (澳门:1998)。浙江义乌市1975年曾出土一件光素无纹的元代盖罐,图见朱伯谦编撰的《龙泉窑青瓷》196页,编号171 (台北:1998)。四川巴中县鱼井村1955年曾出土一件较小的同款明代刻花盖罐,图见前述著作《龙泉青瓷:四川省博物馆藏龙泉窑瓷器精品》162-3页,编号55。北京故宫藏另一例明代「清香美酒」刻花罐,图见前述著作《龙泉青瓷:四川省博物馆藏龙泉窑瓷器精品》262页,编号247。上述的元明作品与藤田盖罐一样,均用盘状坯件拼接为底,而南宋罐採用的则是固定平底样式。


Lot 502

元十四世纪 龙泉青釉刻缠枝花纹荷叶盖罐

高32.4 cm

估价:100,000-150,000 USD

来源:大坂藤田美术馆珍藏,入藏于1940年前。

展览:

大坂市立美术馆,《日本陶磁の美之源流 : 第九十回特别展》,1981年4月29日至6月7日。

藤田美术馆,《藤田美术馆の至宝:国宝曜変天目茶碗之日本の美》,东京三得利美术馆,2015年8月5日至9月27日;福冈市美术馆,2015年10月6日至11月23日。

文献:

《藤田美术馆名品图录》,藤田美术馆,东京,1972年,编号35。

《日本陶磁の美之源流 : 第九十回特别展》,大坂市立美术馆,1981年,29页,编号18。

《藤田美术馆の至宝:国宝曜変天目茶碗之日本の美》,藤田美术馆,东京,2015年,180页,编号103。


时至明初,龙泉窑青瓷在国内和亚洲外销瓷市场依然风行。显然,部份龙泉窑製品乃宫廷用瓷,其一应事务俱由京中派员督製。尤须一提的是,据《大明会典》卷194所述: 「洪武二十六年[即公元1393年]定 , 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即江西景德镇和浙江龙泉窑]等府烧造。」《明宪宗实录》卷1记载,宪宗于天顺八年[即公元1464年]即位,翌年改元成化,并大赦天下。文中还提到: 「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役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由此可见,龙泉窑在1464年成化帝登基之前,官瓷一直烧造不断。


藤田美术馆珍藏的明代龙泉窑青釉缠枝牡丹纹大瓶修长秀美,正是一例弥足珍贵的极品十五世纪凤尾尊。尊的肩部及上半腹绘曼妙的缠枝牡丹纹,器足饰一道修长的瓣纹。此作的釉色比元代藤田瓶略偏黄,而这恰是明初龙泉窑器物之特徵。这件明代凤尾尊和元代藤田瓶一样,器底均于施釉前削足内凹,这样一来,即便器胎在窑烧时收缩,也不会出现裂缝或变形。然后,瓷工再把挂釉的盘状坯件放进瓶底洞内,窑烧时小盘在液状釉料上浮动,窑烧后则结为一体。但此尊所用的小盘极不寻常,因为它并非通体挂釉,但封底处仍严丝合缝。


Lot 503 

明十五世纪 龙泉青釉刻缠枝牡丹纹大瓶

高67.8 cm

估价:100,000-150,000 USD

来源:大坂藤田美术馆珍藏,入藏于1940年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