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袖口里捏价、认干妈——姥爷在蒙古做买卖 | 有故事的人

 见素抱朴780 2017-02-20


老家大厂的回族人过去绝大部分都吃草原饭,从事与内蒙古草原有关的买卖生意。剔牛剔羊、赶趟子的、骆驼李商队搞运输的等等。这些回族人在于草原上的蒙古人相处时,许多人都认了干亲,密切关系。


我的姥爷旧社会常年在草原上做生意,他有个蒙古族的老干妈。我小的时候,姥爷经常给我讲他的蒙古族老干妈的故事。故事的情节我们没记下来,忘了。姥爷在讲老干妈的故事时,那种幸福的感觉到现在我还记忆如新。


>>>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701个作品

作者:海宝明

作品原名:姥爷有个蒙古族的老干妈 


京东回族之乡大厂回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商业往来频繁,自古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驰骋草原丝路、闻名我国北方的骆驼李商队大部分成员是京东大厂的回族人。京东大厂古镇夏垫曾经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牛羊集散地。


鼎盛之时,夏垫的牛羊集市有千牛万羊的规模。千牛万羊从哪里来的?主要来自于内蒙古草原。民国以前,京东古镇夏垫到内蒙古草原曾经有一条古老的商道,古商道上以及内蒙古草原的包头、多伦、赤峰等商业重镇经常见到大厂回族爷们的身影。大厂的回族人善经商,过去,大厂回族人的商贸活动绝大部分与草原有关,绝大部分包含着草原的元素。


老人们爱说,过去,大厂的回族爷吃草原的饭。每年的开春,大厂的回族青壮年男子,成群结队到牧区,拿着羊刀子为牧区的蒙古族人剔羊剔牛;挥着羊鞭子轰羊赶趟子。在牧区,他们住蒙古族人的蒙古包,与蒙古人吃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为了更好的与当地蒙古族牧民交往、融合,许多人采取了认干亲的方式,密切回族买卖人与当地蒙古族牧民的关系。


说起与蒙古族牧民认干亲,我的姥爷有切身的体会。


我的姥爷叫王廷缘,是民国期间京东一带有名的骡马牛羊买卖经纪人,人称回族王老表。旧社会常年奔波于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做买卖。


我的印象中,姥爷有许多绝活,姥爷能够一笔连写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外人很难模仿和伪造姥爷的签名;姥爷没啥文化,只念过几天私塾。常年经商做买卖,少不了给别人打条,留手续。被别人骗的事也没少发生过。


生存的需要,逼迫姥爷学书法,练字,钻研出有别于他人的签名字体。姥爷能够一笔连写自己的名字,是挤出来的。姥爷调理牲口那是一绝,再生性、暴烈的骡马,姥爷几鞭子就能把它调理的服服帖帖。小的时候我亲眼看见,姥爷给大牤牛穿牛鼻子。体型硕大的大牤牛,姥爷一把火桶子就能搞定。牤牛虽然有蛮劲,但是姥爷一手掐住牛鼻子,牤牛便没了脾气。


火桶子烧红,“刺”的一声,姥爷的另外一只手轻轻用力,两个牛鼻孔之间的隔便被烧红的火桶子穿透了。伤口抹上药,穿上铁环,活就干完了。用不了几天,牤牛鼻子伤口就痊愈了。姥爷会变戏法,虽然不是太精,但是在家中应付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一枚硬币,在姥爷手中,能够让我们几个孩子眼花缭乱。姥爷变魔术这手活是赶趟子在牛羊栈打尖住宿的时候学的。姥爷做的酱牛肉、炖带鱼、焖饼味道那叫一个绝,我母亲、我的舅妈、大姨按照姥爷的方法试着做过,就是做不出姥爷的那个味。常年在外,走南闯北做买卖,吃是一个大问题。回民人恪守特殊的饮食习惯,出门在外有许多的不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旧社会,许多回族爷们都是做饭做菜的一把好手,生活逼出来的。


姥爷会说蒙古话,在张家口外,内蒙古高原常年与蒙古族牧民做买卖,姥爷精通蒙古族语言。据说,姥爷,年轻的时候在口外认了一个蒙古族干妈。


蒙古族干妈教会了姥爷讲蒙古话。蒙古族干妈曾经给我的姥爷说过亲,但是由于家族长辈的反对,亲事没有成。如果亲事成了也就不会有我们了。我们小的时候,姥爷经常给我们讲蒙古族老干妈的故事。


记忆犹新,姥爷在讲蒙古族老干妈故事的时候,眼睛里洋溢着幸福的感觉。我们能够看得出来。我们小的时候,姥爷时不常的还会叫我们几句蒙古族日常用语,遗憾的是,蒙古话我们一句没学会,蒙古族老干妈的故事我们小一辈的孩子一点没记住。


在姥爷的众多绝活中,我对袖手里捏价最感兴趣。姥爷在口外与蒙古族人做买卖时,袖口里捏价经常用。姥爷在世时给我讲过袖口里捏价的奥妙和玄机。所谓袖筒里捏价简而言之就是买卖双方不公开讨价还价,协定商品价格是在袖筒里互摸双方的手指秘密完成。


一方把手退到自己的袖筒里,另一方将手伸到对方的袖筒中摸对方做出的手势,了解对方给出的价格。双方即便说话也都是简单的语言,“这个价怎么样?”“高点”、“低点”等等,仅此而已。手势所代表的意思如下:单拇指代表一;伸食指和中指代表二;伸食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伸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代表四;五指全伸代表五;伸拇指和小指代表六;伸拇指、食指、中指代表七;伸拇指和食指代表八;食指弯钩代表九;拳头代表十。


两位数价格给两遍手势,三位数价格给三遍不同的手势,依此类推。如果对方先给出食指弯钩,再给出拇指和食指展开的手势表明对方给出的价格是九十八。使用袖口里捏价的砍价方式能避免他人起哄、搅局,既简单易行,保密性又好。因此这种砍价方式在回族商人中流传了很长时间。


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地区,一些回族商人在交易牛羊时,砍价不在袖子里进行。他们用一张羊皮遮盖双方捏价的双手。捏价的方法则与袖口里捏价无异。这种砍价方式是袖口里捏价的演绎版本。


袖口里捏价在回族商人看来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古往今来,回族商人非常重视苦练内功。一是磨练胆大心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旧社会无论是西南边疆跋山涉水的回族马帮,还是北方跨越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的回族骆驼李商队,旅程艰辛可想而知。倘若没有一点胆量、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回族商人便没有生存的空间。二是磨练超绝的眼功;旧社会,一件古董、一只人参真假与否;一头活牛、一只活羊能出多少斤肉;全凭一双慧眼判断。倘若没有超凡的眼力,很难在行业中立足。练就超人的眼功,需要日积月累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同时还需要一点悟性。所谓人前显贵,背后必定受罪。三是秉承诚实守信、处事低调、乐善好施的回族优良传统。


小的时候,听姥爷讲,与蒙古高原蒙古族牧民做买卖打交道,京东大厂的回族买卖人崇尚一诺千金,认为欺骗狡诈必遭天谴。自古,京东大厂的回族买卖人非常鄙视弄虚作假的行为。姥爷说:没有诚信,做人失德,蒙古族干妈是认不成的,没人买你的帐。在高原与蒙古族人谈买卖也是谈不成的。诚信是敲门砖。


时至今日,京东大厂的回族买卖人与高原蒙古族牧民的生意还在做。诚信经营的传统依旧保持着,只不过认干亲的已经很少见了,袖口里捏价的砍价方式也基本上被人们遗忘了。现代社会,砍价的保密方式太多了,古老的技艺早已失去了它的存在的现实意义。


一些回族学者认为,袖口里捏价这种砍价方式的产生与低下的交易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完善,商人们弃用袖口里捏价这种古老的传统的砍价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袖口里捏价这种古老的砍价方式让我们今人回味的东西还是很多的,袖口里捏价逐步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记忆。


闲暇之时,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爱好者和撰稿人,我也会联想回族干儿子与蒙古族老干妈相处的感觉,体味我的姥爷讲他的蒙古族老干妈的时候,那种幸福的感受。我觉得只要心与心之间没有距离,民族之间的差异都算不上问题。心与心相融了,语言、服饰、饮食、信仰的差别都不算事。





责编:糖糖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属有故事的人转载联系后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