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花的味道,就是秋天的味道

 芍药美学笔记 2020-07-08

白露刚过,秋老虎也回天乏力,秋天正式的来了。

记得某年发了条动态,写着:已秋。被友人笑得半死。他们脑补我背着双手,面对一摊落叶感慨的画面,足足笑够一个星期。

我还能说什么╮(╯-╰)╭,秋天一到,内心就忍不住狂欢好吗!哪里有时间背手了!

过去芍药一直觉得桂花气味太过甜腻,颇不能适应许久。直到在满城桂花的地方住了好多年,每到秋天香气就自动来了,一闻到桂香,就按下自动播放的按钮,我的秋天从此不能与桂花剥离!

啊,夏天开始就有人嚷嚷要看桂花,今天终于写了,泥萌激动吗(●'◡'●)~

芍药姑娘 Vol.79

x

桂花开了秋就到了

秋天到没到,不用翻老黄历,就看今年的第一支桂开没开,开了,就到了。

比如今年的秋就来得早,8月30日左右,某个角落里的第一支桂树,在半夜静悄悄开了花。



桂花是最普遍的景观植物,广西亦有桂花香,只是规模远不如苏浙。

除了四季桂常年开放,其余都是秋天开

偶遇几丛桂花,香气冷不丁扑鼻而来,一时之间被甜腻得有些不适应。如果在满城尽是桂花树的城市,体验又大不相同。香气从半空中,随风悠悠飘来,经过初秋阳光的洗晒,特别悠远。

桂花渐变的过程,也是秋意渐浓的过程。

花色从浅浅的嫩黄,变作金黄

由鲜嫩饱满的落花,变成瘦花

杭州的满觉陇路上,桂树繁多,一到季节就游人如织,适逢下一场秋雨,就成了著名的满陇桂雨。

假如你来杭州

我会带你去淋一场桂花雨
我们将在清晨出发
沿着委婉的山道 拾级而上
你将看到 那一湾一湾
满是明亮的芳华

(来自现代诗人舒羽)

桂花开花时,也是争分夺秒抢花时,因为吃桂花是一场重头戏。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把桂花制成了佳酿。东汉《礼乐中》说桂酒,宾入乡」,到了宋代,苏东坡也说风味不凡,还写下了《桂酒颂》。


唐代时,民间已出现以鲜栗子肉为主料,配以桂花等煮烧而成的桂花鲜栗羹。到了今天,任何干巴巴的吃食,譬如汤圆、糍粑、蒸饼、藕粉羹,只要掏出一点儿糖桂花,往里拌上,立即就活了。


糖桂花的做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老杭州做法,最好用金桂,香气浓郁,花打下来,细细筛,去掉花蒂和枯萎的,用蜜饯卤水腌制15天,要挑一个晴天,把腌好的桂花拿出来,放在竹匾上和糖混合着手搓,花碎了,就会自然融入糖里。连搓好几道,天好晒干,一下午就好了。

也有地方的做法是用糖或蜂蜜腌制桂花,一层桂花一层糖,上锅蒸过晾凉,装罐密封,静待时间发酵。

老师傅总说,桂花和糖嫩手,因为总搓,比女人还嫩

把桂花和龙井窨制在一起,也是一绝。

这时不能敲桂花,要用手采,还要在夜里三四点,有露水的时候去采(和做茉莉花茶一样一样哒)。

一撮一撮采下来,挑选、清理,一层茶胚一层花,用薄纸包好,放在缸里,放15天以上。

冬天时喝桂花龙井,春天的龙井和秋天的桂花就在一掌之间,仿佛喝下了过去一年的清风微拂、彩蝶轻舞、山岚飘飞、云海翻滚……


做手工皂和香袋,也能长久保留秋天的味道。

有一年秋,我沿着杨梅岭步行下山,四周静悄悄,既没有汽车喇叭声,也没有需要避让的人。路边尽是被雨打落的桂花。心里慢慢盘算着,下次要带一只塑料袋来,一边下山一边捡桂花。

路上看到有人家挂出小牌子,上书桂花栗子羹,就窜到一家去买。小老板站在树下单手勾兑藕粉和糖桂花,树阴打在他脸上:哎呀我们老杭州人最爱次,家家都要次待

就这样,我捧着这碗温烫的桂花栗子羹,走在铺满桂花碎屑的下山路上,迎面而来的丝丝细雨打湿了刘海,不管它,只管专心吃食,在走到虎跑路前吃完它。


落人桂花落尽,初冬就来了,那时遍地是凛冽人间。

骚年啊~好好把握花开时,

记得@老树画画说:

今年决意提前到,

省得落花空自愁。

@芍药说:

今夜宜喝茶吃饼,

抖腿赏月,

待到沐得满身香,

囫囵好眠。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