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观遗传学将进入高中新课标,太有必要重读拉马克了

 songsfj 2017-02-21


提到19世纪法国科学家拉马克你会想到什么?以往我对拉马克的印象停留在“他提出了错误的进化机制”,同样让我有此印象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很多科学领域提出了见解,但几乎无一例外被后来学者推翻。


但是寒假阅读方舟子《寻找生命的逻辑》让我重新认识拉马克,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观点。


拉马克的一生



(生前无利,死后无名苦逼的拉马克)


19世纪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先驱让·巴蒂斯特·拉马克(1744-1829)的生前加死后就是个大起大落的过山车。


1

一帆风顺的前半生


相比于命途多舛的后半生,拉马克人生的前半段(1744年—1809年)是较为平顺的:


  • 他是家里第11个孩子,从小深受父母兄姐宠爱;     

  • 在读完10年教会学校选择从军,他也很快在战场上获得的荣誉;    

  • 从部队退役后,他又幸运的结识了当时法国的著名科学家比如卢梭和著名植学家德朱西厄,得到他们的教导赏识;

  • 34岁时他便已经出版了3卷本的《法兰西植物志》,在植物学界闯出了一片天;

  • 39岁时当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和皇家植物学家;

  • 后来转向研究动物学,也做出了一番成就:是他首先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1794),提出“无脊椎动物”一词,由此建立了无脊椎动物学;也是他首先把《植物学》和《动物学》合并成为一门完整的生物科学,“生物学”这个名词就是他提出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
历经劫难的后半生


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学哲学》一书中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正是由于这本书中的观点让他后半生遭受迫害,即使死后也一直为人所批评指责。


在拉马克的时代教会依然有着很大的权威,那时很多科学家自己便是虔诚的教徒。当时主流的观点便是,世间万物是上帝创造的,物种是永恒不变的。可想而知拉马克书中的观点,直接挑战了《圣经》权威,试图颠覆教会统治的基础,会遭到教会怎样地打击报复。


天文学家布鲁诺(1548-1600)便是被教会活活烧死,罪名就是他拥护哥白尼,竟敢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可见,当年拉马克敢于在自己的著作中公开地向上帝和发出挑战,需要何等的气魄和勇气。


(拉马克生活的年代,上帝七日创世神话盛行)


拉马克不是教徒,侥幸地逃过了宗教法庭的制裁。但是,在教会的干预下,法国当局解除了拉马克的教授职务,继而又取消了拉马克理应享受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一切待遇。拉马克失去经济来源以后,不得不从巴黎市区搬到东郊的平民区去居住,他只能像普通退休的老人一样,领取微薄的养老金来维持贫困的生活(刘宝砚,《拉马克转略》)。


由于长期从事显微镜观察,拉马克晚年更是双目失明,写作都是通过口述,由子女记录完成,但是他依然坚持科学研究。他死时甚至连一块墓地都买不起,只能在生前好友的资助下暂时租赁一块墓地,但是五年期限到后,墓主将拉马克遗体挖出,遗体便下落不明。


其实这一切都可以不必发生,在对拉马克制裁之前,法国当局曾找到拉马克,要求其像布封一样发表一个公开的声明,声明自己没有反对《圣经》的意思,并愿意收回一切亵渎上帝的言论,但是拉马克一口回绝。


在拉马克之前,法国科学家布封因在著作《自然史》对“神创论”提出质疑,但是迫于教会压力他未能坚持住自己的正确观点,1751 年他在巴黎大学公开宣称:“我没有任何反对《圣经》的意图,我绝对相信《圣经》里所说的关于创造世界的时间或事实。我宣布,我放弃所有在我的著作里关于地球形成的说法,放弃所有和摩西故事相抵触的说法。”


3
死后被人误解嘲笑


你也许会以为,这样一位傲骨铮铮的早期的演化论支持者,在达尔文时期也许会被平反,毕竟拉马克是系统地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第一人,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即使达尔文自己在《物种起源》这部划时代的巨著中,也给了拉马克极高的评价,他在这部著作的开篇就开门见山地宣称“拉马克是提出物种起源见解的第一人”,并且在书中多次引用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观点。


但事实上拉马克死后好像比生前过得更艰难了。原因便在于他提出的物种进化机制“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随着后来遗传学的发展,达尔文的物种演化机理---自然选择学说受到支持,而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则被贴上错误理论的标签,被人狠狠的嘲笑批判。



在否定拉马克学说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也曾出了一份力。他们说:“中国古代妇女历来都有缠足的习惯,但从来沒有听说过这些妇女把自己因缠足而获得的‘三寸金莲’遗传给没有缠足的后代。(刘宝砚,《拉马克转略》)”但事实上拉马克所说的后天获得性,是指生物体在环境影响下自然发生的有利于生存的变异,而缠足纯粹是对身体的伤害。


拉马克错了吗


拉马克真的错了吗?在拉马克死后约200年今天,一门新起的学科---表观遗传学或许能或多或少地支持他的假说。


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特定的行为和生活经历能够被遗传,比如,当小鼠某种气味下连续遭受电击,它会对这种气味非常恐惧,这种恐惧甚至会遗传到它的孙辈。在这种情况下小鼠的遗传信息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性状遗传给了下一代,也就是都具有获得性的遗传,后天获得的特征可以不改变基因密码而传给后代。



现在这门学科还在飞速发展,未来结果怎么样谁都无法预测,也许新的发现会支持拉马克的学说,也许会完全推翻,这毫不奇怪,毕竟遗传这一生命核心现象本来就是复杂多变的。


最后我想说即使拉马克关于演化的学说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谅解,毕竟拉马克生活在两百年以前,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思想和著作必然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那时候不要说DNA和基因,就连细胞核是什么样子也还没有人知道。拉马克当然也不可能知道多年以后人们借助先进的技术才创立的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等现代遗传理论。


因此,在他的著作中,肯定有不少内容和现代生物科学的发现不相符合,甚至还有可能存在某些根本性的错误。但是我们现在回头看这一段历史,不能仅仅因为他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功绩。拉马克对世界生物学发展史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顽强不拔、勤奋好学的精神和为维护真理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是值得所有人赞赏。同时,也要充分肯定他世界生物科学发展史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我的思考


在了解拉马克的生平后我明白自己开始的认识是多么无知浅薄,幸好我尚未把我对拉马克的看法以及我看待科学历史人物事件的方式传给我的学生。那么我为何会有这些错误的看法呢,我又是如何改观的?我进行了如下思索。


1
相应知识很重要


我之所以能重新认识拉马克学说的意义价值很重要的是我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很羞愧的承认我以前从不了解科学发展史,但是具有了这些背景知识,我才真正感受到拉马克学说首次提出的意义与不易。

 

前段时间我国发射了世界上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尽管报纸上说意义有多重大,但我除了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外,还真没有啥感觉,为啥?因为我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不可否认,无论是能力、情感的培养都离不开知识的依托。

 

这里所说的知识还有生物学最新的知识,科学是飞速发展的,它的前沿总是在变化,过去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补充。我们要为学生呈现的是科学的过去现在,如果总是落后科学的发展,讲一些陈旧的东西,那么我们的学生又如何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呢?


2
挖掘科学背后的故事


促使我认真了解拉马克的原因是由于看到方舟子书中一句话“这位伟大的先驱者在孤独和贫困中死去,埋葬在一块租来的坟地中。在租借到期后,其遗体被移走,下落不明。”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我对这样的遭遇十分唏嘘,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如果说一开始是被这样一个小故事所吸引,深入了解后则是为一个科学家真实的一生所震撼。


我们在教学中和学生分享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还有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审美能力。


科学故事中蕴含着前人追求真理的执着、痛失机遇的缺憾、前赴后继的探索、完美合作的结晶、划时代意义的成就、科学认识和认识过程本生的迷人之处等,都深刻体现了人类心灵、情感和理智对真、善、美的渴望、追求和理解(摘自北京四中陈月艳老师),而这才是我们想让学生理解的科学本质。

 

科学故事让课堂更有趣,也让科学更真实,更富有“人味”,我相信有了科学故事的填充,科学留给学生的形象一定不再“冰冷的仪器,严谨的数据,艰苦的工作”这样单薄。


3
看待科学史的方式


反思自己对科学事件科学人物的看法,其实是在用现在的对错标准来衡量过去的科学历史。但是科学历史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个科学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整个科学发展中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不应该也无法将单个事件从历史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单独看待,否则不光得到错误的片面的结论。


陈寅恪先生有一句话说看待历史人物要有“同情之理解”,意思是看待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当代人的是非观念去评判其是非功过,而应当深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以一种“理解之同情”的态度去体味。科学史也是历史的一种,被我们贴上标签的每一个科学史人物,他们本都处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充满了多少的无奈,“同情之理解”也应当是我们老师教给学生看待科学史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