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山麻栗坡县对瑶族“龙童舞”进行宣传保护和文化传承

 楚中元 2017-02-21

文山麻栗坡县对瑶族“龙童舞”进行宣传保护和文化传承


  为进一步挖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日,麻栗坡县文化馆非遗保护小组成员深入猛硐乡坝子村对瑶族传统民族舞蹈“龙童舞田野调查。 

  通过对老一辈民间艺人的实地采访调查,瑶族龙童舞是蓝靛瑶用于宗教祭祀、超度亡灵的祭祀性舞蹈。龙童舞有九个程序,即博吏、同宗、破地狱、龙童、十皇表、散材楼、十供、贺楼、招兵。整个舞蹈程序由一人唱经,一人击鼓、锣,两人手执叉或长刀,手舞足蹈,时而发出“哦”、“嘿”的吼声,手的动作由下(蹲、跪、俯)到中(站立)至上(高过头顶),身屈起,双脚跳动不息。其方位强调东南西北,队形大体呈圆形。龙童舞动作生动形象,翩翩飞舞,犹如穿行于云雾之中。舞蹈者头、臂、腰、腿、脚都有所动,而其膝盖转的甚为突出,动作不太复杂。舞蹈时用鼓和叉进行伴奏。 
  根据调查,现掌握龙童舞的艺人已年高且人数甚少,如不加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将很快走向失传的可能。麻栗坡县文化馆非遗组成员在调查期间,同步对龙童舞进行了传承培训,加强对后续传承人的承袭培养,对龙童舞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文笔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