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一线各有特色 重庆、成都、天津、武汉、苏州、杭州、南京七座城市中,未来一线城市候选表中首先排除的是成都、重庆。 按照住建部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重庆和成都都是国家中心城市,而且西部必须要有一个承载中心,至少其中之一应成为未来一线城市。 其实在未来,除了可能出现的“成都或重庆准一线” 可能还会在以下三座城市中,产生另一个新一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3.武汉:光电之都 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顶梁柱,武汉成为近几年中国城市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2005-2015年这十年间,武汉的GDP增幅达到了387%,大多数年份的增速超过现有一线城市。 武汉市“十三五”规划中,未来目标是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经营多年的光谷和东湖新区开始双星闪耀。 光谷GDP已占据武汉半壁江山。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国114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光谷综合实力居全国第3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第2位。
2.苏州:低调的园区经济先行者
作为非省会城市,苏州的GDP超过杭州近40%,一直是个低调的前行者。经济上,苏州被叫“苏老五”好多年,GDP仅次于北上广深,近些年才被津、渝超越。 苏州“十三五”规划中,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2013-2015年,苏州连续三年上榜福布斯创新力最强城市前三甲!仅次于深圳、北京,甚至超过了长三角龙头——上海。 苏州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苏州管辖的四个县级市(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经济总量在全国县级行政单位中常年稳居前列,昆山市(县级市)常年稳居全国百强县首位。 杭州: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之城 除了北上广深,最接近一线城市的是哪里?相信很多人会投票给杭州。尤其G2O之后,杭州的国际地位迅速攀升。接下来杭州还将举办2022年亚运会。 虽然单就人口、GDP总量,杭州还只是中国第十,但在国内大城市中,杭州是屈指可数的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已达到61.1%。杭州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靠前。 当某些城市还处于制造业发展阶段,杭州依托阿里巴巴、“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已经开辟了新的路径。过去十年间,杭州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