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总有人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这句话什么意思?(有我帮你的回答,680赞)

 如烟似海 2017-02-21

感谢第五个条友的邀请

古人往往通过谚语来警示人们,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而“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就可以体现出古人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告诫人们做好防范。

一人不进庙,主要为了避祸

古时庙观多在深山越岭,人迹罕至之处,而古庙之中有很多人犯了罪逃避刑罚,或者很多人逃避战争,徭役,赋税,就去当和尚。一个人行路晚间逢庙欲住,无良僧侣见钱财路费,顿起歹心,容易遇害。

古有鲁智深杀人遁入空门,近有张立伟杀人后16年当上名寺主持,并非所有寺庙都是干净之地,独自一人进寺庙,可能遭受的财物和生命风险。

来自网络图片

两人不观井,主要是为了避恶。

井是农村等落后地方取得饮水的主要方式,不注意就容易失足落井,亦是自杀和害人的地方。所以,两人一起观井,一人出事,另一人难逃干系。

有典故,有两人同时赶路进京赶考,其中一人比另一人文才略优,并还带了丰厚的盘缠,另一人一路上就心中惴惴,怕同伴抢了他的头名,一直有加害之心。于是一路上寻找机会。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井台,两人正是口渴之际,他跑到井边,向同伴招手,你看这井水多么清洌,文才之人高兴的跑到井边,伸头观看,不料,无良之人,手按他的头一下按到了井里,无良之人去了心病,得了钱财,扬长而去。

来自网络图片

三人不抬树,主要是为了避诈

也有典故。两人要加害一人,(不想害命之想害病)于是创造机会三人同时去抬一棵大树干,这俩人劝被害之人去抬前面,二人之中一人抬后一人抬中间。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后,中间之人俏俏的向后颠去,和后面的人同抬一头。而且前面之人还看不着,一段路后前面的人被压垮,内脏负伤,得了血唠,还不知是别人加害。

来自网络图片

独坐莫倚栏,主要是为了避歹

独坐莫倚栏的出处是,一练武之人,武功卓卓,但不会游泳,同们师兄弟都很嫉妒他,想要加害于他,又打不过他,但知他有晚上练功之后有倚池塘之栏静思的习惯,于是就用锯子把木栏锯断插好,并用与木栏同色的泥吧糊好,晚上他练功后倚栏休息,一下翻到了塘里。

来自网络图片

总之几个典故都是在无防的时候被人加害。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最后几个典故的的结果都是被一个智县令所破,害人之人,都被判了斩刑。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

如果我们单单从表面去理解古人的谚语,不去深刻的思考背后的意思,对我们的自身认知的提升也是很少的帮助。

在这个充满陷阱的社会,我们一定要拥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从古人的谚语中拓展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抗风险能力。

一人不进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比如不要一个人独自走夜路,特别是女性、不要一个人独自去旅行、不要独自一个人去危险的地方等等。

两人不观井,可以理解为人心隔肚皮,要学会保护自己,莫害他人;比如要慎言慎行、遵纪守法等等。

三人不抬树,可以理解为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证据确凿,否则要吃亏;比如我们保存单据、收据等资料以免未来发生纠纷等等。

独坐莫倚栏,可以理解为生活洞察秋毫、不可麻痹大意,掉进别人的陷阱,比如电信诈骗等等。

我们不知道风险何时、何地、发生在何人身上,但我们知道风险一定来的,在风险来临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做够的保障,使我们的亲人不至于流离失所,保障我们的家庭生活品质不下降。

请记得一定要买一份意外险。

来自网络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