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属于天津的秘密,99%的天津人都看惊呆了!

 张老明 2017-02-21


天津作为一座古城

街头巷尾不仅流传着不少传说

还有许多秘密

有的可能连老天津卫的人也不一定都知道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些秘密和传说



关于天津的秘密


秘密

01

天津鼓楼不敲鼓


天津鼓楼敲钟不敲鼓。其实,鼓楼在明代叫作“钟鼓楼”。早期的鼓楼是有鼓的,据说后来为了报时的需要,才把大鼓移走,换成了一口钟。



秘密

02

全国2/3的省名都被当做路名


天津在被西方列强侵占和殖民,有很多“洋路名”的路,后来政府在收回天津的主权后,为了摆脱殖民烙印,彰显“人民当家做主”,便用全国的省会名来取代原来的路名。



秘密

03

早期天津人打哪来?


不少天津人都听老人讲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而天津早期的确迁来了很多山西籍贯的人,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人来自山西;第二种说法认为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江苏、安徽移来的。



秘密

04

狮子林桥上每只狮子都不一样


狮子林桥上的狮子每一只都各具形态狮子林桥上原有184个狮子,后新增大小狮1177只,大大小小的狮子长相均不相同,使这座桥成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



秘密

05

天津人不喝海河水


天津人只喝海河奶,不喝海河水。至于水源嘛,天津人喝的水一般都是滦河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引滦入津”。这几年滦河也告急了,也会搞几次南水北调,喝喝黄河水。



秘密

06

天津人最不愿将就的口味


煎饼果子上做任何的改良都是异端!正宗的煎饼果子,起源那可是在天津。当年天津卫有成百上千的码头工人,需要大量的体力补充,就借鉴了山东的煎饼,把它和果子结合,这才有了煎饼果子。



秘密

07

天津的路为什么是斜的?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天津依海河而建,海河在市区拐了个S形的弯,造成天津市大部分道路不是正南正北。



秘密

08

最神秘的公交线是哪条?


968路是天津最神秘的公交线路,由于途经路线总是施工,导致公交线路变动频繁,加上站牌的更新不及时,导致有些站点永远都是“临时站”。



秘密

09

不是所有天津人都说天津话


天津人并不都说天津话。明初燕王(朱棣)扫北,把安徽、苏北的士兵带到了天津,这些官兵也带来了大量的家属,在天津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市区的天津方言。


而宁河、汉沽几乎说的就是唐山话,蓟县、宝坻、武清跟北京话差不多。而静海、津南的口音很接近,他们很可能是最早的天津原住民的口音。



秘密

10

天津的居民楼为什么叫“XX里”?


天津的很多老居民楼都叫xx里,比如阳安里、阳明里等等,这种小区的叫法,其他城市是少有的。“里”在古时其实是户口计量单位,一里八十户。后来一里的人凑在一起,住在胡同中,“里”其实就是胡同的意思。



关于天津的传说


传说之杨家将


杨家将传说流传于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一带。潘庄镇古为驿站,是交通重镇。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有十余户人家在该庄落户,由官府监视熬盐,名称“监官庄”。


北宋年间,潘美为帅平定海内,宋太祖将“监官庄”赏赐给潘美为封地,故改名为“潘美庄”,后称潘庄。


相传宋辽对峙时期,杨继业率众儿郎抗击辽兵入侵,寡不敌众,命七儿杨延嗣找潘美搬救兵。谁知潘美因楊七郎打擂曾打死潘豹,正欲公报私仇,非但拒不发兵,还将杨七郎乱箭穿身。


杨七郎死后即葬身于距潘庄东南1公里的西塘坨村一座山丘上,当地百姓对忠臣良将世代敬仰怀念,这里常年香火不断。历史上,杨七郎墓也是宁河一大名胜。也被列入天津首个民间传说类“国家级非遗”。


传说之哪吒闹海


提到哪吒,很多老一辈天津人都会说他是“老乡”,早些年间,河西区陈塘庄建有哪吒庙,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托塔天王李靖曾镇守陈塘庄,李靖的三儿子哪吒曾在这里闹海,杀死了龙王的三儿子。


龙王得知此讯,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也为保全全城百姓,于是自尽,借着荷叶莲花之气脱胎换骨,变作莲花化身的哪吒…


《封神演义》第12回就道出哪吒在陈塘关出世,写道:“不知这河是九湾河,乃东海口上。”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海河弯曲回转,与书中提到的“九湾河”十分近似。此外陈塘庄曾经是海河的入海口,与书中“东海口上”也相吻合。

传说之天津“算盘城”


传说明朝的刘伯温在北京修了都城以后,看到北京三面环山,惟独南侧一马平川,好像营门大敞,又看到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个水陆要冲,盐粮集散之地,正好拱卫京门,便决定在这里也筑一座城。


由于国库空虚和城垣位置,刘伯温陷入了苦恼中,一天夜里,他走到三岔河口以南的地方,突然看到前边不远处有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背朝他坐在地上。这人坐在地上也足有两三丈高,头上金盔,身上金甲,降闪光。原来是一个金甲神!


刘伯温正诧异之间,金甲神忽地化作一缕轻烟,眨眼间无影无踪了。转天,刘伯温立即命人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挖掘,挖着挖着,铁锨碰到了一件硬东西上,不一会儿,在东西南北四个角上各挖到一块尺见方的金砖


他下令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盖起一座三层高的鼓楼,楼开四门,名为:“拱北”、“定南”、“镇东”、“安西”。接着以鼓楼为中心,建筑了一座长方形的城垣,恰恰似一只巨大的算盘。这就是后来的天津城。



传说之天后宫


宋朝末年出生于福建蒲田的女子林默,“生而神异,有殊相,能知一福,拯人急难”,她只活了二十七岁即升天成为海神。


元代南粮北运一度改走海路,来自中国南方的船队千里迢迢驶进大沽口,进入天津的前身“海津镇”。 那时候的海运风险很大,只得乞求神灵保佑。


几经风险的水手们纷纷传说,夜航突遇狂风巨浪,海天一方随即升起一盏盏红灯,这是妈祖前来救难了。因此,船家们便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以谢神恩。



传说之七十二沽


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说。传说当年朝廷开始重视海盐生产,征收盐税。有一年盐官长突然得了大病,算命术士说“古水二字合为沽字,古水真君乃是沽水的水神。想求宽恕,只有祈祷悔罪。”于是朝廷免收“沽”字地区税收。


其它村庄,一听说叫“沽”的村子可以免税,也一阵风似的把村名改成了“沽”纷纷呈报,请求免税,当年名为“沽”的村落多达七十二家。官长一看,叫沽的村庄太多,如果都改为沽,税收就没有了,才又出了一张告示,再不许以“沽”取村名。 



关于老天津卫的传说和秘密

您都了解了吗?

作为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传说的故事还有很多

您还知道些什么故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