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动物尿检图片集锦

 A大道至简 2017-02-21

 

尿检分析是一种医院内部就可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为临床兽医提供就诊动物的基本体征数据,特别适用于临床症状提示患有尿路疾病的犬猫,多次临床病理学检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尿液采集方法推荐自然收集,膀胱穿刺和导尿管采集。理想情况下,应在采集后30分钟内检测尿液。如果不能立即检测,应将样本保存在避免紫外线照射的容器中并紧密封盖。尿液可以在冰箱中储存长达24小时,但冷藏样品应回到室温后再进行检测。

 

尿液离心前应对尿液颜色和浑浊度进行评估。不论离心与否,浑浊样品都可以通过折光计来测量尿比重,但是在使用商业试剂条对浑浊尿液化学分析之前应离心。

 

完整的尿检包括将标准体积的尿液(10mL)以1500rpm离心5分钟,倾倒上清液,并轻敲试管使沉积物沉积以制备尿沉渣进行显微镜检查。有无染色的情况下都可对沉淀物进行评估。使用新鲜采集的尿液和无沉淀物的染色将减少虚假数据的出现。将一滴沉淀物置于载玻片上并覆盖盖玻片。调节聚光镜和缩小光圈以改善沉淀物镜检的对比度。低倍镜(100×)用于识别管型,晶体,细胞,精子,粘液和脂滴。高倍镜(400×)用于鉴定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微生物和结晶。结果记录为每个低倍镜视野(/ lpf)或每个高倍镜视野(/ hpf)的成分组成。

 

图1(A和B)鳞状上皮细胞(400×, Sedi-Stain)

鳞状上皮细胞来源于尿道,阴道或阴茎包皮,无临床意义。与自然采集的样品相比,出现在导尿管采集样品中的数量更多;鳞状上皮细胞一般不存在于通过膀胱穿刺采集的样品中。鳞状上皮细胞是多边形细胞,分为无核(A)或小核(B)。

 

图2移行上皮细胞(400×, Sedi-Stain)

正常的移行上皮细胞,排列在肾盂,输尿管,膀胱和近端尿道中,以单个细胞或以群或片的形式出现。它们比鳞状上皮细胞小,呈圆形,卵形,细长或尾状。其核是圆形的,染色质较致密。正常的移行上皮细胞在细胞大小,核大小和核质比上都有小到中等的不同变化。

 

图3犬移行细胞癌(A400×,Sedi-Stain;B1000×瑞氏吉姆萨染色)

从移行细胞癌或严重尿道炎症的动物采集的样品中可以观察到非典型的移行上皮细胞。区别增生和肿瘤比较困难,特别是当细胞样本储存不当时。如果怀疑是肿瘤,直接制作几个未染色,空气干燥的涂片,与尿样一起送到相关实验室进行检验。

这种肿瘤性移行上皮细胞(A)的特征在于细胞中含有多个核仁以及细胞大小,核大小和核质比都出现了中等至重度的变化。很难看到双核细胞(双箭头)。有数个红细胞(长箭头)和脂滴(三角箭头)。使用罗曼诺夫斯基染色剂(B)染色空气干燥的样本涂片有助于区别肿瘤性或增生性的移行上皮细胞,特别是存在炎症时。

 

图4红细胞和精子(400×, Sedi-Stain).

在正常犬猫的尿液中可以偶尔观察到红细胞和白细胞。在空白样品中可能出现0-8个RBC和WBCs/hpf,通过导尿管采集的样品中可能出现0-5个RBC和WBCs/hpf,通过膀胱穿刺的样品中可能出现0-3个RBC和WBCs/hpf。创伤性导尿管采集或存在出血情况的膀胱穿刺所采集的样品中,可以检测到更多数量的红细胞。红细胞可能在非常稀的尿液中溶解或在高度浓缩的尿液中皱缩(圆锯齿状)(Photo courtesyof Dr. L. Millward)。

 

图5白细胞和细菌(400×, Sedi-Stain).

白细胞数量增加(脓尿)提示存在炎症,通常与感染相关。该沉积物涂片存在大量白细胞(> 10WBCs /hpf)和大的杆菌。虽然上图中的细菌很明显,但有时风干的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涂片中更容易检测到细菌。在未染色的沉积物涂片中,小颗粒物质与细菌类似,在染色的沉积物涂片中,染料残余物与细菌类似。如果在临床上注意到细菌感染,但没有在样本上发现细菌,可以选择细菌培养。当细菌存在于尿液中时,细胞形态会迅速退化,如果处理延迟,将影响细胞学的评估。


图6透明管型(400×, Sedi-Stain)

管型由蛋白质组成,一般在远端肾小管中形成。虽然管型的出现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存在肾脏疾病,但是管型数量并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性。几个透明管型(0-2/lpf)的出现属于正常。透明管型因为蛋白质泄漏或管状蛋白质分泌增多而增多。透明管型外观均匀且无色,所以很难观察,尤其是在未染色的尿液样品中。染色样本中,透明管型呈淡粉红色或紫色状。这些管型在稀释或碱性尿液中可能会溶解。

 

图7细胞和颗粒管型(400×, Sedi-Stain).

细胞管型内含有被蛋白质框架(箭头)包围的细胞。白细胞管型提示肾脏的炎症,如上图所示。颗粒管型由粗糙或细小的颗粒构成,由细胞管型退化产生。颗粒管型位于图中右下角(三角箭头)。

 

图8脂肪管型 (400×, Sedi-Stain).

脂肪管型不常见,见于患有糖尿病或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其它病症的患者中。

 

图9蜡样管型(400×,未染色)

蜡样管型是颗粒管型长期变性的结果,并且提示存在慢性肾脏损伤。蜡状管型拥有光滑的钝圆末端及褶皱或裂缝。它们通常比透明管型体型更宽,在染色的沉积物涂片中,它们看起来比透明管型更暗。(Photocourtesy of Dr. S. Corn)

 

图10鸟粪石结晶(400×, Sedi-Stain).

pH,浓度和温度决定晶体在尿液中的形成或溶解。结晶通常没有临床意义,但可能与尿石症有关,指示代谢异常,也有可能是对饮食或药物的反应。鸟粪石(磷酸镁铵)晶体通常存在于正常犬的尿液中,偶尔也存在于正常猫的尿液中。形成于碱性尿液中的鸟粪石晶体,其外观通常为大小不等的矩形或正方形棱柱体。

 

图11胆红素结晶 (400×,Sedi-Stain).

正常犬或因溶血或胆汁郁积引起的胆红素尿动物的浓缩尿中都可以形成胆红素晶体。外观呈橙色针状体,经常成群存在。上图中也有几个白细胞。

 

图12草酸钙结晶(400×, Sedi-Stain)

二水草酸钙晶体在酸性尿液中形成,也可存在于正常动物的尿液中。这些晶体是一些呈马耳他十字或信封样(箭头)的小型无色方块。一水草酸钙呈大麻籽(短箭头)或尖桩篱栅样,可在乙二醇中毒的急性期观察到。

 

图13重尿酸铵盐(ammonium biurate)结晶(400×, Sedi-Stain)

在一些患有肝脏疾病的犬中,尤其是门体分流的犬,以及遗传性代谢缺陷的达尔马提亚犬或英国牛头犬中,会产生重尿酸铵盐和其它尿酸盐晶体。这些晶体呈光滑或不规则凸起的黄棕色球状。

 

图14胱氨酸晶体(400×, Sedi-Stain)

胱氨酸晶体比较罕见,但可以在氨基酸小管转运缺陷的犬猫体内观察到。它们具有独特的六边形形状。(Photo courtesy of Dr. N. Zitzer)

 

图15皱襞毛细线虫和肾膨结线虫(400×,Sedi-Stain)

皱襞毛细线虫(A)存在于犬猫膀胱中。虫卵寄生在膀胱腔中,可在被感染动物的尿沉渣中发现。卵的尺寸为65×25微米,两极具有不对称的栓塞状结构,表面粗糙。成年的肾膨结线虫在犬肾脏中发育并且将卵排放到肾盂中。筒形虫卵约60-80×40-46微米,两极具有模糊的塞状结构,表明布满凹坑(Photo courtesy of Dr. D. Schaefer)

 

Maxey Wellman, DVM, MS, PhD, DACVP(Clinical Pathology)

M. Judith Radin, DVM, PhD, DACVP (Clinical Path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直播课堂

APP3.6新版上线,新增“培训天地”,现已提供收费系列高端直播课程——黄晓敏兔病系列课程】、程宇腹部超声系列课程】、【董君艳针灸系列课程正在火热报名中,点击了解详情。 更有康奈尔大学顶级培训课程,月底来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