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诗词创作的话题】

 梦醒小径边 2017-02-21

【关于诗词创作的话题】


        把一粒种子埋入土中,它可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然也有可能不会。生根、发芽后,叶片会慢慢变深(绿色、蓝色等),因为深色的叶片吸收光和热的本领较强,光合作用能够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它的根会深深扎根泥土或朝向有水的地方;鲜艳芬芳的花瓣,可以吸引昆虫前来采粉;通过叶面的蒸发作用,植物可以调节叶面温度,这样树叶就不致于因温度过高而灼伤;如果是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仙人掌),它的叶会变化成叶刺,通过减小蒸发表面积来降低水分蒸发;另像爬山虎等植物,其卷须顶端会变成吸盘,依靠大气压吸附于墙壁或树干而向上生长,以沐浴更多的阳光、空气… …植物的这种自组织、自发展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物种的“智慧”。


       美国心理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作为生命最高层次的人类,其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即“机体智慧”。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是罗杰斯积极人性观的理论前提。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主体,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与之相适应的特定人群。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源于自身的区别,而是环境差异产生的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桔生江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社会的变迁,会给人们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带来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身心机能的改变。环境对人的改变是深刻的,也是最难以适应的。空间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随着自身环境的影响或者大环境的影响,比如自身的见识和学识或者当今的媒体等,涌现出许许多多爱好诗词的诗友们。然而,这许许多多的诗友们有着不同的初衷开始自己的“诗词之路”,起初的想法和观念是什么?接下来天涯与大家来交流一下这个话题,如有绝对的地方与你不能共鸣,也请不要着急去批评,谢谢!


      我们创作诗词同样会如同一粒种子一样,也在不断的变化,也许是自身的感悟和认识,也许是受环境的影响等,不管是那一种都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原因,正因为有了以下原因才驱使我们有了创作的动力:1、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能来源于日常生活,比如我们喜欢一首诗或者一首词,感觉它优美动人,深入人心。或者我们身边有好几个喜欢诗词的朋友,看到他们写或者填了一些诗词,感觉很有“趣”,我们也不防来试试,对照古人的作品“依葫芦画瓢”试试。更或者是老来无事,纯属于自误自乐,打发时间。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所以我们开始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对仗、什么是领字、也不知道什么是格律、不知道什么是起承转结、更不知道如何遣词造句等等,更或者说我们就是一时兴起,随便写或者填了我们还感觉认为不错的作品。但不管属于那一种,都是好事,因为不管是那一样理由都是为了增加我们对诗词的兴趣,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条件,才使得我们有继续创作下去的动力。又有何不好呢?这是我们迈向创作的第一步。2、学习感悟,在自己开始创作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自己会发现一些东西,比如我们的不足,比如我们的错误,也或许我们身边会出现一些人,他们告诉我们在写诗的时候有格律,有起承转结,律诗还有对仗等等,填词也有格律、有词牌名、有过片、有领字、有对仗等等不同的要求,起初我们可能会反感,更或者找不同的理由来自我欺骗,这时候就有分歧了。有的人会吸取别人的东西,认真改正,同时去看前人的作品,认真比对,然后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不断学习感悟,然后明白诗词,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讲究,而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当我们明白这些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开始了诗词创作的第二步了。而也有一部份诗友会认为格律是限制,他们也会找许多前人的作品来比较,也会发现有一些作品也没有讲格律,也有“失误”,所以他们会认为,意境为先,格律次之,他们会认为诗词无不是用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何必去在乎格律的限制,然后大胆“创新”,通过自己找到另一种适合自己的路子等等,这样,他们也开始了自己的诗词创作之路,迈向了创作的第二步3、方法与技巧,第三步需要在不断的创作中,不断的感悟和学习,不断的与人请教交流中,我们找到了一些写诗填词的方法与技巧,也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明白了许多情况,当我们知道得越多,看到得越多,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知道得是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多。慢慢的我们明白了格律的重要性;也明白领字的重要性;更明白了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我们得通过不断地看书、领悟、请教,慢慢的有所提高,这决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而关于诗词的意境全在于心,文字抒情达意,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多少都反映了写文字之人的一些经验、阅历、情感、心境等等。不同的经验、阅历、情感、心境所表达的,所用的遣词造句各有不同,所以有才有了形形色色、不同于别人的原创作品。这时候我们可能将自己写出来的作品不断的提炼,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完善等,让我们的作品更能完美的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甚至于我们在当时无法修改的时候,先放一放,等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来修改等等。


        上面我一再强调格律的重要性,为什么这样讲呢?从大的方向讲,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格律本来自音乐,在音乐散佚后,经研究者总结古诗歌的共同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诗词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韵、平仄、对仗、字数。其中律诗最为严格。1、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关于韵前面的文章中也稍有提到,要特别注意的几点,分比如:挤韵、撞韵、连韵、出韵、凑韵、重韵、倒韵、哑韵、僻韵、复韵、别韵、犯韵等等,诗词都一样。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2、平仄:汉语声调有四声,从早期的诗歌来看,四声的概念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一个模糊的意识,比如诗经的押韵就以平声为主,在南朝之前的诗歌也有很多在押韵上面着重押平声韵的。足以说明,早期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注意不同声韵交错形成的韵律感效果。而到了南朝,周颐所著的《四声切韵》就已经明确提出了上去平入四声。后来沈约又提出了“八病”,强调了四声之间的搭配关系。3、对仗:对仗也叫对偶,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我们读《全唐诗》中的五律、七律,可以看出中间两联讲对仗的占大多数;所以按照正体颔联和颈联则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排律的首联也是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须对仗,最后一联亦可对可不对。对仗要句法相同,要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词可以)。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固定的对仗,例如【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此类固定的对仗是很少见的。一般用对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园春】前阕第二三两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两句;后阕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第七八两句。又如【念奴娇】前后阕第五六两句。又如【浣溪沙】后阕头两句。【沁园春】前阕第四五六七两联,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后阕第三四五六两联,如“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以两句对两句,跟一般的对仗不同。象这样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都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忆秦娥】前后阕末两句,【水调歌头】前阕第五六两句,后阕第六七两句,等等。但是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1)、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2)、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万里雪飘”,又如“马蹄声碎”对“喇叭声咽”,“苍山如海”对“残阳如血”。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是一样的。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都是从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因此,要研究词,最好是先研究律诗。律诗研究好了,词变容易懂了。要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要什么工对等。同时也有分借对、邻对、宽对、流水对、扇面对、错综对等等。4、字数:诗不同的字数有不同的叫法,比如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词不同的字数更是不同的词牌名。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大家更能理解和明白,如拙作为例:


       春思两首


 【玉楼春*楚客思归空骨瘦】

/醉酒天涯

江南二月晴光透。西畔垂杨风卷皱。杏腮桃粉染花红,阳暖烟和春雨后。

双飞紫燕裁金柳。十万人家分左右。闲愁一缕袭冰心,楚客思归空骨瘦。

 

【玉楼春*流水如今何处去】

/醉酒天涯

匆匆离别匆匆聚。应是多情生万绪。一庭春色两眉愁,流水如今何处去。

落花不语同谁诉。望断斜阳人自苦。尊前新泪又成行,划过颊腮悬玉树。

 

这两首为词牌名【玉楼春】,我们从用韵、平仄、对仗、字数。四个方面来讲,用韵,对于玉楼春押的是仄韵,如果你按照七律平起仄韵的要求来看这词,那结果是什么:

(一)

江南二月晴光透。西畔垂杨风卷皱。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红,阳暖烟和春后。(本联上句失粘

平,平中平中平仄。

 

双飞紫燕裁金。十万人家分左右。

平平仄仄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仄。

心,楚瘦。(本联上句失粘

平,仄仄。

(二)

匆匆离别匆匆聚。应是多情生万。(绪 语韵    上声       xù)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平仄

一庭春愁,流。(如果庭此处为平声,本联上句也失粘  去 语韵上声       xǔ)

仄中平平,平

 

落花不语同谁。望断斜阳人自。(诉字在这里有按七律为撞韵,苦 遇韵    去声       kù)

仄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平仄

行,划过腮悬树。(本联上句失粘  树 遇韵       去声       shù)

平,中中平平仄。

再比如:

【生查子*空把相思种】

/醉酒天涯

燕思杨柳枝, 月念梨花梦。东风不解情, 帘外寒霜重。

红梅舞冰姿, 宿雪争新宠。只有眼前人, 空把相思种。

【生查子*春向何处来】  

/醉酒天涯

春向何处来,试问溪边柳。莫笑可怜人,寂寞单身狗。

今宵醉露香,明日思红豆。无赖是黄鹂,唤醒空愁瘦。

这两首为词牌名【生查子】,我们从用韵、平仄、对仗、字数。四个方面来讲,用韵,对于生查子押的是仄韵,如果你按照五律平起仄韵的要求来看这词,那结果是什么:

(一)

燕思杨柳枝,月念梨花。(梦 送韵    去声       mèng)

中中平仄平,仄仄平平

情,帘重。(本联上句失粘   重 宋韵     去声       zhòng)

平,平中。

 

红梅舞姿,宿雪争新宠。(宠 肿韵    上声       chǒng)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只有眼前人,空种。(种 宋韵    去声       zhòng)

仄仄仄平平,中仄。

(二)

何处来,试问溪边柳。(柳 有韵    上声       liǔ)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莫笑可怜人,寂狗。(狗 有韵    上声       gǒu)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今宵醉露香,明日思红。(豆 宥韵    去声       dòu)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平

无赖是黄鹂,唤醒空愁。(瘦 宥韵    去声       shòu)

平仄仄平平,仄中中平

细心的诗友从上面的例子上不难发现许多问题,不管是用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大问题。这是在字数相同的情况下,诗和词之间的区别。但要还有许多例子,比如词与词之间的比较,比如【玉楼春】你用【鹧鸪天】的词牌格律较正:

匆匆离别匆匆。  (应押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韵)

情生万绪。  (应押平韵)

仄仄平平(韵)

一庭春色两眉,  (应押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

流水如今何处。  (应押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韵)

 

落花不语同谁。  (应押平韵,并且多了一个字,比如改成花不语、同谁诉。同应仄、诉应平)

中平仄仄平平(韵)

阳人自苦。  (应押平韵)

仄仄平平(韵)

尊前新泪

中平中仄

划过腮悬玉。  (应押平韵)

中仄平中仄(韵)


        这就是为什么格律的重要性,如果不按正确的格律来写诗填词,调就变了,有时候甚至于一个字之差的格律错误,词牌名都截然不同。我们还先不从音律和韵律上讲,就本身的词牌就有如此不同的区别,我们又怎么能解释我们所谓按什么词牌填的呢?创新很不错,自度也很好,但前提条件是在我们把握好真正的词牌和诗的前提下,而不是为了避免格律而搞的什么创新和自度。且不是让人笑话。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你笑你的,我写我的,关你屁事。也是说得过去的,呵呵!


       对于领字,我记得以前进入某某诗友的空间看到一个回复,特别有意思,也拿来分享一下,倒不是针对的意思,勿怪!他这首词有57个点赞,还有两个收藏。其中一个诗友是这样评的:

“欣赏深情长调,八声甘州有几处开头是领字,您这第一句“梦里”是否不妥呢?”

回复是这样的:“我按格律该开头该用的去声字都用上了?有问题?我这里倒有一个遗憾,静思庵,是一个地名,作为名词时思为仄,但词谱为平,没办法出律了。。。”


        当然也有好心的诗友认真的读了,并指出了意见,可好像他并不明白别人指出意见的意思,然后你又发现他填了很多词,就不去说了。然而大多数评的是:“诗意清新,格律规范,平仄完美”“ 情景交融,文辞隽永”“ 清丽雅致,情韵绵绵”“ 文笔流畅,意境清新”等等,当然,我也知道,大家都很礼貌,这并不怪大家,天涯也有时候会这样,又有什么理由去说别人,礼貌点总比不礼貌好吧!中华传统美德还是要发扬的。


          那什么是领字,前面的文章中我也有提到,今天再啰嗦一下。领字是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转承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的字。领字大都用去声字。因为词是依附于音乐的抒情诗体,必须讲究一个字的平仄阴阳,而去声字尤居关键地位。领字有三个主要作用;(1)、承上启下。常用其进行转承。(2)、使意境更进一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疏密有致。(3)、顿挫分明,声情并茂,铿锵有力!哪几个字叫领字呢?比如:“望”、“欲与”、“看”、“引”、“惜”、“只识”、“数”都为领字。那问题来了,许多人用了领字,可领着下面的句子却与领字无关,这样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用领字还有什么用呢!比如写成“惜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且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其实很多词牌都讲究用领字,比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用“对”字领下面的“潇潇暮雨洒江天”是经典的一领七的八字句式。再比如:【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恰似也是领字,等等。那又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领字是一个字,有的又不是呢?因为领字分几种,有一个字的、有二个字的、也有三个字的等等。我们常见领字很多,比如:

 

一字类:一般常用的虚词有: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纵、且、莫、待、任、奈、便、似、恰、尽、应。动词有:念、记、问、想、算、料、怕、看、想、漫等等。

 

二字类:试问、莫问、莫是、好是、可是、正是、更是、又是、不是、却是、却喜、却忆、却又、恰又、恰似、绝似、又还、忘却、纵把、拚把、那知、那番、那堪、堪羡、何处、何奈、谁料、漫道、怎禁、遥想、记曾、闻道、况值、无端、独有、回念、乍向、只今、不须、多少、但知等等。

 

三字类:莫不是、都应是、又早是、又况是、又何妨、又匆匆、最无端、最难禁、更何堪、更不堪、更那堪、那更知、谁知道、君知否、君不见、君莫问、再休提、到而今、况而今、记当时、忆前番、当此际、问何事、倩何人、似怎般、怎禁得、且消受、都付与、待行到、便有人、拚负却、空负了、要安排、嗟多少等等。


       填词不能一味堆垛实字,势必读之不通,须用虚字呼唤。因此,在填词中,不可不知虚词领字之法。长调之词,篇幅较大,如无领字以衬,则读不成文,也不能使词通体灵动。而短令词中,则要加以审慎而用。

好了,越写越长,啰啰嗦嗦,不说了,有时间再来发牢骚。今天就先到这里了,祝大家创作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