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祠堂(定义/历史/功能/特点/文化/作用/)/藏修宗谱

 太平时光 2017-02-21

祠堂
拼音:ci táng
同义词条:宗祠,宗庙,家庙,祖庙,祢庙,家祠
祠堂
祠堂
 
 
  祠堂,又名宗祠宗庙家庙祖庙、祢庙、家祠。“祠”即是祭祀的意思,祠堂就是祭祀先灵的场所、礼堂
 
 
 

词语解释

丞相祠堂
丞相祠堂

  (1).旧时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汉书·循吏传·文翁》:“ 文翁 终於 蜀 ,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絶。” 唐杜甫《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 外柏森森。”此谓祀先贤之庙堂。 宋 司马光 《文潞公家庙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庙……﹝ 秦 ﹞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 汉 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於墓所。”此谓祀祖宗之庙堂。
 
  (2).后世宗族宗祠亦通称祠堂。《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 臧三爷 的廪,是少爷替他补,公中看祠堂的房子,是少爷盖,眼见得学院不日来考,又要寻少爷修理考棚。”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 冰心 《六一姊》:“从我们楼上可以望见 曲 家门口和祠堂前两对很高的旗杆,和海岸上的魁星阁。”
 

祠堂的定义


祖祠
祖祠
  古代朝廷设有礼部,礼部的地位很高,礼部尚书尊称春官或天官,京戏开场有“天官赐福”。隋代礼部设有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四司,第二即祠部,为祭祀司,负责国家和皇家的重大祭典。后来发展,祠堂成为华夏先民的精神和英灵(魂)栖息的殿堂,祠堂成为历史教科书。纵览常州祠堂文化,就如翻阅丰富多彩的异常生动的常州人文历史画卷。

  一座祠堂,记载着始迁祖的由来,艰苦创业的历史,和历代祖先为人处世、道德良知、人口繁衍、宗族文化,功勋业绩,在祠堂中可知其沧桑演变,经验教训。祠堂是发扬民族精神的殿堂,每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会发出呐喊,鼓励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百年祠堂在,千村世族和”。在常州祠堂群中,蕴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像一群饱经历史沧桑的老人,屹立在绵绣美丽的常州大地上,鼓励他的儿孙后代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祠堂的历史

  祠堂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当时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庙,同宗者有共同的祖庙,同族者有共同的祢庙。周代,由于宗法制度的确立,宗庙制度逐步完备。
武侯祠
武侯祠

  《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正屋)。”所谓太祖之庙,即始祖之庙,以周天子来说,即后稷之庙。周天子的七亩是后稷、文王、武王三庙和四亲庙。四亲就是祢(父)、祖、曾祖、高祖四代亲。加起来就是七庙。祧,就是从宗庙中迁去神主。始祖庙永远不迁,叫百世不祧之祖。至于其他远祖的庙,就要根据他们与在位天子血统的远近而依次迁去神主,藏于祧庙。天子的始祖庙叫太庙。春秋周公庙也称太庙。后来各个朝代皇帝的始祖庙都称太庙。

  始祖居中,左昭右穆,奇数为昭,偶数为穆,第一代第三代第五代为昭,第二代第四代第六代为穆,区分昭穆有专官负责,官名为小宗伯、小史。此处所谓“庙”者,指神主、神位、木主、神牌、牌位、灵位、灵牌、灵主……

  到秦代,仍然是“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汉代,“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在后代仍有遗风,湖塘卢庄徐祠,明代正德元年(1506)创祠,建在始祖墓左,左祠右墓。)《汉书·文翁传》,“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文翁是西汉景帝后元年间(前143-141)蜀郡太守,兴学育人,业绩昭然,蜀人感之,于成都立祠纪念。这是见之于文献历史最早的众姓纪念的先贤祠。东汉永兴二年(154)吴郡太宋糜豹将无锡梅里泰伯旧宅改为祠庙,即泰伯庙。同时在苏州阊门外建至德庙。

  北宋,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庙”。官即王公大臣贵人,师者“天地君亲师”之师,是儒家之师,学校的老师。过去秀才才能当塾师,书院之师都是著名学者,大多数有功名,有些是告退的官员都是举人进士之类。明嘉靖(1522-1566)以前,“庶人无庙”,也就是百姓平民没有合法的祭祖的礼堂。

  明嘉靖十五年(1536),礼部尚书夏言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称:“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庙制亦未有定制,天下之为孝子慈孙者,尚有未尽申之情,……乞召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召天下臣工立家庙。”于是下诏“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可见,江南民间宗祠多建于夏言上疏以后。以前多为先贤名宦之祠,民间多建在墓所的“看坟屋”。
 

祠堂的功能


章镇新魏家庄村祠堂的戏台
章镇新魏家庄村祠堂的戏台
  清代安徽黟县令孙维龙有诗云:“祠堂高耸郁云烟,松柏苍苍不记年。最爱土风犹近在,苏公族谱范公田。”有注云:“邑中族姓俱有祠宇,以为岁时俎豆(古代祭器引申为祭祀)之地。捐义田(即范公田)以济贫族婚葬之用。宗谱家置一本,询其支派(苏公族谱),虽村愚亦能历历数焉。”雍正《圣谕十六条》:“立家庙以荐烝尝(冬祭曰烝,秋祭曰尝,夏祭曰礿(音跃),春祭曰祠,合称“礿祠烝尝”(《诗经》名)),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庄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这就是祠堂的全部功能。

  关于办学,有科举田,学田,在祠堂设义塾,族人子弟免费入学,如常州盛氏宗祠设有私立人范小学,民国年间(1937年以前),凡盛姓子弟均免费入学,经费由盛氏义庄供给。有办书院者,如铁市巷孙氏宗祠,清代孙星衍有《孙氏祠堂书目》,内编四卷,外编三卷,孙星衍自序云:”仅以教课宗族子弟,俾循序诵习。”是我国目录学史上较早的一部专业书目。存孙氏宗祠,编者以为内编为精要可读之书,外编为参考之书。书按经学,小学(文字学)、诸子、天文、地理、医律、史学、金石、类书、词赋、书画、小说等12部编排,有多种刻本传世。孙祠或谓金陵孙忠愍侯祠堂。

  关于公益事业,设有桥田、渡田、役田……等,凡修桥、铺路、打井、渡船、服役等全族公益事业,有专田开支。各大宗祠、总祠,有分类专田,专款专用,专人负责。小宗祠田地少,称为祠田或祠堂田,供祭祀、祠堂酒之用。各地不同。

  祠堂以其经济基础(田地)而有各种不同的功能。除此,还有奖善惩恶的功能,凡违犯族规者予以惩罚,甚至革除族籍,宗谱除名。郑陆镇某姓有因犯偷窃被革除族籍,改姓“闸”,后代归宗得化十数担米钱。因此,祠堂有维护道德有益教化的功能。

建筑特点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在中华民族大融合中发挥过催化作用。作家二月河先生在长篇历史小说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有位满族大臣奏请康熙皇帝,对汉人要实施满族文化统治,并对于汉人把满人称为夷人十分愤懑。康熙皇帝笑而作答,我们有汉人的文化吗?没有,有孔孟之道吗?也没有,我看还是按汉人的一套办法好,要把太庙修起来,叫老百姓把祠堂建起来,把宗谱修修好。至于叫我们夷人也没有什么关系,大舜皇帝不就是东夷人吗?唐明皇唐太宗不就是西夷人吗?为什么我北夷人就不能统治汉人呢!
 
  在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满人灭了汉人的国,而汉人灭了(同化)满人的种” 。当然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是不能作为史实依据的,但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大清末代皇帝溥仪一口京腔,不会满语,不懂满文;另一方面,从清朝时期修的宗谱里就有贝勒开玉碟馆,修王家家谱,各地百姓奉旨修谱的记述。凡修好的宗谱,通常由房长保管,但其中一部须放在祠堂里封存供奉。那时全国上下都要修谱,在祠堂里举办圆谱活动,那是何等的氛围,汉满文化又是何等的融洽。
 
  无独有偶,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也阐述中国汉民族是由许多少数民族融合而成,汉民族的家族制度和宗族文化,是最具亲和力和包容性的。
 
  翻开人类发展史,那些曾在地球上辉煌过的古希腊、古罗马等民族已不知去向,在美洲尚能见到规模巨大的建筑遗址,却再也找不到建筑物的主人后裔在哪里?很不幸,那些曾经辉煌过的民族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相比之下,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正是中华文化之伟力吗!
 
  贵州省大方县有一位青族老人,他对我说:“我们青族的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等早已与汉族无异,在历史上,青族妇女从不缠足是与汉族的最大区别。”他接着调侃地说,“现在汉族女人也不再缠足了,是青族把汉族同化了。”
 
  我们欢迎这样的民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可以肯定地说,祠作为家族制度、宗族文化的有形载体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祠堂作用


  祠堂作为传承乡土文明的有效载体,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首先,祠堂颂扬了先祖开拓创业的精神。开山祖的牌位被立在最高处正中位子,他们的功劳在宗谱中有详细记述,并成为族人子孙心中默默树起的丰碑和学习的榜样,族人常以功劳卓著的某某太公的后裔子孙而自豪。

  其二,在祠堂里制订族规、族约,规范族人道德行为。如忠君爱国、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禁赌、禁毒、禁嫖、禁盗等,其内容在目前看来大部分仍然具有教育意义,而又是在神圣的祖宗面前订立的规矩,更能引导族人自觉遵守。自古就有“头上三尺有神灵”之说,以这种方式所构成的自律机制,族人还会不自觉遵守吗?

  其三,每年清明节的祭祖活动,从祠堂到祖坟的一套程序仪式,既是缅怀祖先,颂扬祖宗恩惠的民俗活动,又是族人和睦聚会,沟通宗亲友情,增强族人凝聚力,开展互帮互助的时机。清明节时,对学业、功名长进者,按族规会得到的奖励,自然在那些得奖者心中埋下了要反哺族人的种子。对年老贫困者会得到眷顾,尊长有序的文明礼仪会得到充分演示,人伦道德等乡土文明在族人心灵深处会受到重新洗礼。

  其四,祠堂也是公益事业的议事之所,如修桥、铺路、造凉亭之类的公益事业在祠堂里议就后,族人会出钱出力,尤其是事业有成者更会慷慨解囊,以求心灵慰藉。

  其五,民国之初,新学兴起,祠堂又成为学子的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祠堂学校在农村仍然被延续下来,大批人才从祠堂里被培养出来,祠堂其功不可灭。对于享受了祖宗恩惠的人来说,感恩之情是不能丢的。

  其六,祠堂也是一方传统建筑艺术的殿堂,物质文化的历史遗产。祠堂大多建于明清两代,承载着历史的积淀,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人文价值。如据有关宗谱记载,上虞达溪是王阳明的祖籍地,王阳明来达溪祭祖是情理之中的事,祭祖之后,畅游在达溪的山水间,写下了大量诗篇,至今尚能在宗谱和其它文集中找到,上虞达溪祠堂已成为研究王阳明的必选之地。因此保护好现有祠堂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祠堂

2015-03-18 13:14 作者:李清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洞庭湖水乡十年九涝,乡亲们常常易地而居。外地移民一地,都以同一姓氏聚居一处,他们首要的便是倾全族之财和全族之力把祠堂建好,竖好“天地君亲师”牌位,续好家谱,选好族长人选。有的祠堂一建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情形像极了欧美国家的教民精心建造的教堂。民谣云:建屋先建堂,宗规刻两旁。族长堂中坐,事事有主张。

祠堂建好了,族人的一生便与祠堂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不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都要在祠堂里举行,而且祠堂还是族人们主持公道、惩戒犯罪、议事教化的重要场所,活脱脱的一个宗族法院,精神教堂。族长则是众人心目中不穿法袍的法官,不用拍惊堂木的县令。父亲该做什么?母亲该做什么?儿子该做什么?儿媳该做什么?女儿该做什么?……一切行为和道德问题均可以在祖宗家法那里找到答案。“做事要摸摸心口,要对得起良心,要对得起列祖列宗。”成了族人们行事做人的准则和口头语。

小时候,祠堂是我们一大帮光屁股小孩们玩躲猫猫、官兵抓强盗等游戏最好的场所。祠堂厅房宽大、空旷,神龛底部和后堂、偏厦光线暗淡,最适合藏身、打伏击。但也因为玩游戏弄破了祠堂的壁画,弹弓的弹子打坏了飞檐脊背上的走兽和铃铛,我们常常会遭到族长的责骂和家长的体罚。

从我记事起,遇上村上的古树被砍,耕牛被盗;或父凶子恶,女人不守妇道等现象,当过族长的堂爷爷就会用拐仗把地板敲得“梆梆——梆梆”乱响:“都反了,都反了!这些人要是在过去,都会被'拍眼珠’、'装猪笼’、'烧油扇’……叫他们下辈子变牛变马,永不超生!”

村里的三伢子偷了邻村的耕牛,结果被绑在祠堂前的古树上,用毛竹筒套住他的一只眼睛,然后用力一拍,咔吱一声,三伢子的一只眼珠就落在了竹筒里。抓到未婚先孕、乱伦好淫者,则施以“装猪笼”、“烧油扇”的私刑。邻居刘家的二儿媳和一个走村串户弹棉花的汉子私奔,后被叫人抓回,结果双双被用棕绳捆绑,装进用竹子编制的猪笼中,投到了祠堂前的鱼塘里,淡绿色的塘水仅仅冒出了几串水泡,便很快恢复了平静。族长表亲家的满儿媳与人私通,还把毒药投进丈夫的饭碗里,东窗事发,被处以“烧油扇”的私刑。执行家法的妇女在祠堂的禾堂上将其衣服全部剥光,坐进一个没有木板的椅框内,尔后令人将一把油纸扇插入,点火燃烧,立马就毛焦肉臭,惨叫不绝……在的禾堂上、日的火炉边,每每听到瘪嘴的堂爷爷讲起过去的这些酷刑和惨状,我们就会心恐腿软,雌黄小嘴还会不停地发出“啧啧——啧啧”有如呓般的喟叹。文章阅读网:www. )

行走湖湘,许多村庄中宗族的祠堂虽破旧严重,那些被风剥蚀旧了,用石头雕凿的楹联尽管有的还被镶嵌在祠堂门楼边,有的却被铺垫在通往水塘边的桥墩上供过往人们踩踏,有的则被砸断敲碎砌到了围墙上,其凹刻或凸显的文字却依然清晰可辩:“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等人忠臣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由此引发人们许多的追念和遐想。面对读书求取功名,一个家庭能力有限,整个家族倾力相助;一个人出息了,再来回报家族。如此这般,继而开创了一代又一代特有的湖湘文明。

偶回故乡,曾应邻村一位朋友所邀参观他们黄姓家族新建的祠堂。祠堂是在过去的废墟上新建的,也有飞檐画壁,也立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也摆有族长专坐的太师椅……观看了一圈下来,我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不知是少了文化的熏染?还是少了时光的烛照,抑或世事的沉浸?唯有冷月无边,秋风依旧。

祠堂的一个功能是珍藏宗谱、纂修宗谱

祠堂对家谱编修与珍藏的重要性
    宗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谱牒用以明统系,统系既明,宗族就不至于混淆。如前所述,谱牒之学在魏晋南北朝曾十分流行,出现过许许多多姓氏书和家传、家谱,但重族望、讲门第的风气又造成了夸饰攀附、真伪不辨等弊端,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言:“其不肖者流,或谬托贤哲,或私鬻宗谱,以伪乱真悠谬恍惚,不可胜言。其清门华胄,则门阀相矜,私立名字。……以至李必陇西,刘必沛国,但求资望,不问从来。则有谱之弊,不如无谱。”(《和州志氏族表序例中》)唐以前的谱牒在唐末五代的战乱中绝大多数散失不存,旧的谱学由衰而绝。宋代以后,经欧阳修作欧氏谱,苏洵、苏轼父子作苏氏谱为之倡导,家谱重新受到地主阶级的重视。南宋理学家朱熹在为本族族谱所作的序中说:“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与着重区分门第高下的旧谱学不同,新谱学以宗法为“谱心”,主要体现敬宗收族的精神,所谓“唐人未尝究心谱学耳,惟宋儒重宗法而谱学娴”(清陈济《张氏宗谱合编谱序》),就是指此而言。发展到明清,不但著族皆有谱,“家之有庙,族之有谱”(明方孝孺《童氏族谱序》)成了极其普遍的现象。在聚族而居的农村社会,甚至可以说没有无谱之族,除少数从事所谓“贱业”者以外,也可以说几乎没有不入谱之人。清代学者程瑶田对宗谱的作用及其与宗法的关系,有一段透辟的论述:“族谱之作也,上治祖祢,下治子孙,旁治昆弟,使散无友纪不能立宗法以统之者,而皆笔之于书。然后一披册焉,不啻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群居和壹于一堂之上也。夫所谓大宗收族者,盖同姓从宗合族属,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今乃序其昭穆,合而载之族谱中。吾故曰:族谱之作,与宗法相为表里者也。”(《通艺录·嘉定石氏重修族谱序》)
  宋以后的宗谱又有家谱、族谱、世谱、家乘等不同名称。有些较大的宗族族内又分若干支若干房,另有支谱、房谱。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得很明白:“五季谱牒散亡,而宗谱遂为私家撰述,于是有合族之牒、有分支之谱。”(《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序》)明清时比较完备的宗谱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序文,谱例,目录,家训族规,族墓、祠堂、族田的情况,自始迁祖以下全族已故和现存的所有成员的谱系世表。有的家谱还载有祖先的画像,诰敕、传记、墓志和著作。家谱的序文可以有许多篇,而且每次续修都增加新的序文。这些序文往往出自本族辈次名望较高的成员之手,也有请非本族的地方官长或著名学者撰写的,主要叙明修谱的意义、缘起、本族得姓占籍的由来、繁衍的情况以及修牒的经过等等。谱例相当于一书的凡例,主要说明修谱的体例,规定入谱的资格,往往特别强调要防止异姓乱宗。家训族规或是祖先遗命、或是所谓合族公议而定,在宗谱中置于显著的地位。族墓、族田的面积和方位四至,祖先兆域的排列情形,祠堂的位置结构等,都有详明的记载,而且多有附图以言的,一目了然。家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谱系名录。“谱者,普也,普载祖宗远近姓名讳字年号”。(明方孝孺《族谱序》)先分房支,然后以表格形式登载各房支下每一世次男性宗族人员的名、字、号,功名仕宦情况,婚姻、生育情况和享年、葬地。入谱的人,“讳某字、娶某妇、生几子、葬某处,寿若干,咸备载于后,庶几可示后昆。”(明宋濂《符氏世谱记》)女性在家谱中也有记载,但都不见名字,外族之女嫁来后就加入了丈夫的宗族,但她只能以“某氏”的名义附见于丈夫之后,有时注明原是某地某人之女;本族之女嫁出后就脱离了父亲的宗族,她只能以“第几女”的名义附见于父亲之后,并注明适某地某人。这也是实际生活中妇女附属地位的反映。能立家传的,都是本族引以为荣的名宦、名士、忠臣、孝子、烈妇、贞女等。日本学者秋贺多五郎在《宗谱的研究》一书中曾把家谱的内容和修谱的目的归纳为:(1)序得姓的根源,(2)示族数的远近,(3)明爵禄之高卑,(4)序官阶之大小,(5)标坟墓之所在,(6)迁妻妾之外氏,(7)载适女之出处,(8)彰忠孝之进士,(9)扬道德之遁逸,(10)表节义之乡闾十条。不难看出,“谱系之作,所以敦孝弟、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具有敬宗收族的意义。
  家谱或十年一修,或二十年一修,或三十年一修,长期不续修家谱,会被认为“不孝”。修家谱是宗族中的一件大事,由族中的头面人物主持,如嘉善陈氏规定修谱之事“有爵者主之,爵同论长”(清陈龙正《家矩》)。修谱的费用或由族中财力雄厚者承担,或向族众摊派。有的宗族平时置有添丁簿,随时登录族中人口变化的情况,用备查考,为修谱预作准备。家谱每次续修完毕,都在祠堂中举行仪式向祖先秉告,然后分发各房各支,有的一直分发到各个家庭。明代休宁范氏把家谱一一编号,只印刷一定的数量,随即毁去书版,还要求族众对家谱必须“收藏贵密,保守贵久,每岁春正三日祭祖时,各带所编发字号原本到统宗祠,会看一遍。祭毕,各带回收藏。如有鼠侵油污、磨坏字迹者,罚银一两入祠,另择本房贤能子孙收管”(《休宁范氏族谱·谱祠宗规》),明王士晋《宗规》也有类似的规定。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家族的内聚力,进行宗法教育,另一方面也为了杜绝日后发生冒宗之事。
  正因为家谱对家族的存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家族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祠堂读谱仪式。祠堂读谱,有的家谱一年一次,有的则一年数次。仪式的隆重与祠堂祭祖差不多。
  家谱在历史上曾是向族人宣传宗法思想的教科书。宣传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读谱。通过祠堂读谱这种家族的重大活动和盛大典礼,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观念在族众的思想上扎下根来,达到团聚族人的目的。
  一些名词解释:
族谱 
  旧时对氏族谱录的称谓。《南济齐书-贾渊传》;“凡十八州土族谱,合百帙,七百余卷,该精悉,当世无比。”《书 言故事-宗族类》;“叙宗族长幼之名曰族谱。”其主要内容有;(1)本族来源;(2)祠规祠约,墓图和有关议约;(3)世系表 ;(4)本族著名人物的传赞图像;(5)按辈份排行记录本族人口生卒年及妻女、葬地等情况。 
  从族谱的内容里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姓氏 源流、人口增长与流徙、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人物、战争、名胜古迹、艺文、民俗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修谱 
  亦称“做谱”。旧时对编纂氏族宗谱的称谓。一般二十年或三十年修一次。修谱时在全宗室里设总局,下设分局,总领人叫谱东(亦称“主管”、“首士”),管钱的叫银东,下面各房相应设分局谱东、银东、各司其职;负责填写各户人家丁口出 生、婚配情况和收集做谱的丁口银等。调查毕,再请文人执笔编纂,然后刻版印刷。领谱时要摆筵庆贺,附近的宗族乃至官府皆送 礼相庆,宗谱由各房保管。
谱论 
   亦称“先儒谱论”。指古代名人对修族谱的有关论述。据光绪(1908)益阳县董家村《胡氏族谱-先儒谱论》载;“程 子曰:‘宗法废坏,谱牒有遗风。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处’。世无有百年之骨肉无统,虽至亲亦薄也,故谱不可不修。”。张子曰 :“宗子之法不立,则朝庭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宗法不立,既死逐族散,其家不传。宗法若立, 则人人各知来处。 
古训 
  昔时家规,多遵古训,据1908年董家村《胡氏族谱-圣谕》载:“敦孝第,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 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 ;务本业,经定民志;训子弟,以禁井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诚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弥盗贼;解仇 忿,以重身命。”
家法 
  旧时家庭大多屡行家族家长统制,家法成了训饬子弟的法则。家法历来无统一标准,大多由各氏族在谱中规定家训、家戒等家规以作家法。尤以一些望族甚严, 如家长不加强教育子女,一旦出了问题,家长要受到房长、族长的遣责。家长对子女教育有的简单粗暴,往往进行打骂教育,于是 打人的鞭子,竹板子也泛指为“家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大多领受过这种“家法”。 
谱箱 
  系存放族谱的小木箱。旧时族谱大都是木刻的十六开线装本,一册族谱有十多本,或二十多本不等。为了存放方便,宜 于保管,大多置一木箱存放。木箱如柜子形状,顶上有提手,箱装有小门,用时打开,用后归还上锁。谱中置旱烟叶数皮,每年夏 季六月六左右曝晒一次,以防潮或虫咬。谱箱多漆以红漆。 
验谱 
  旧时宗祧风俗。益阳一些大族,每家必收藏族谱,为检查族谱和各家制谱情况,定期举行验谱集会。据《西石城风俗志 》载称;“谱集,合族验之,收藏不谨,或破损者,则罚之,谱未呈验者,亦予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