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贾氏家族的发达是否依靠了贾元春

 江山携手 2017-02-21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贾氏家族的发达是否依靠了贾元春

贾元春

我们国家有一句老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红楼梦》的贾氏家族的发达却并非依靠了贾元春,她的祖辈出生入死打下的天下,焦大醉酒怒骂时这样说:“……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贾府的荣华富贵是其祖宗用性命换来的。不过到了她这一辈,却还真的是依靠了她了。

我们国家的老话真的多呀,“富不过三代”,多少大家子最终都落败了,贾氏家族似乎也无法避免这样的规律,冷子兴这样说:“……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当然,这样的命运原也无法怨了旁的人,都是自己不争气,冷子兴:“……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贾府,已然是一副走向没落的事态了。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贾氏家族的发达是否依靠了贾元春

贾元春

如果没有贾元春,贾府真的是就撑不下去了。贾元春升官了,很不得了的晋升,——“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元春的晋封无疑是给了即将败落的贾府打了一剂强心针,“于是宁、荣二处上下内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行将败落的贾府大小姐,贾元春果然成了整个家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她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关系到整个贾家的命运的,果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人物了。

尽管贾元春的出场并不多,前80回里头明着出场也就那么一次,当然暗写却并不少,总有好几次,例如,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贾母去清虚观打平安醮就是奉了元妃娘娘的命,还有什么端午节的节礼、上元节的灯谜等等,尽管元妃不亲自在场却又都有她的影子的,元春娘娘,果然也重要的紧呢,——她是真正掌握贾府里众人命运的人,就好像冥冥之中那只神奇的手一样,所以有很多很多都说贾宝玉的“金玉良缘”实际上也是由了元妃娘娘操控的。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贾氏家族的发达是否依靠了贾元春

贾元春

元春是极度聪慧的女人,当然她是,不然在江湖险恶的后宫里头她怎么可能就杀出来一道子血路当上了“贤德妃”了?当然,她也是貌美如花的吧?不然,后宫佳丽三千,皇帝怎么就看上她了?元春,是才貌双全的出众女人,这样的女人,有什么是能够逃得过她的眼睛呢?更何况她在后宫里头什么样的勾心斗角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小动作她会洞悉不出?什么样的品性她看不出(看看电视剧《甄嬛传》吧,我想,元春一点儿都不比甄嬛差)?

不过,她不明说罢了。就好像省亲回家,见了薛宝钗、林黛玉“二人益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可见元春眼睛里、心里,对薛宝钗、林黛玉是很喜爱的。尤其命众姐妹作诗,称赏一番后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可同列者。”更是对两人的认可。可就在一个霎眼睛的功夫里头,薛宝钗和林黛玉竟然都配合着贾宝玉“作弊”了,——薛宝钗悄悄交给贾宝玉要用“绿蜡”不用“绿玉”;林黛玉索性替贾宝玉完全做了一首诗,尽管都是私底下悄悄的“作弊”,贾妃果真就不看见嚜?那么冰雪聪明的元妃娘娘啊!她不过是不明白的说出来罢了,原因可能也并不复杂:贾宝玉是她心里头最看重的弱弟,薛林的确是出类拔萃的女儿,当众不要给了她们难看,——元春终究是善良的女子,不是嚜?或者,也就在这样的微妙的情景里头,元妃心里头已经对薛宝钗和林黛玉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了吧?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贾氏家族的发达是否依靠了贾元春

贾元春

善良的人并非“烂好人”,TA亦有自己的好恶的,不是嚜?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经验吧?原先对某一个人很有好感,却很可能因为某一件不大的事情从此改观了对TA的印象,变得不如从前那么好了。元春对薛宝钗、林黛玉就是如此。就好像她在省亲的时候,给薛林两位女儿的赐物是一样的,那个时候她还没有见过她们两个,尽管知道有这样两个出类拔萃的表妹在自己娘家住着,所以,一视同仁。但省亲过后,亲眼看见了,就有了自己的判断了,我想,元春一定同见多识广的老太太贾母一样有一双慧眼睛的,她更喜欢薛宝钗,抑或者说薛宝钗更入了她的眼睛,或者,宝钗的圆滑世故让她觉得这样女孩子是合适生存的吧?黛玉的应付差事也让她不喜欢。

书中这样写:“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要压倒群芳,这却何必,然尤物方如此。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到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做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请看前诗,却云是胡乱应景。林黛玉的这一个“胡乱应景”就让自己在元妃娘娘这里丢掉了一分了,人,尤其是优秀的人,最不喜欢的是旁的人对自己的应付,即便她很有涵养,即便她也当着众人夸奖她是“非愚姐妹可同列”的。所以,林黛玉后来得到的元妃娘娘的端午节的节礼就比薛宝钗不一样了,她同探春姐妹一样,而薛宝钗却和贾宝玉一样,——这也是红学家们说的元春才是“金玉良缘”最终的拍板人的证据之一。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贾氏家族的发达是否依靠了贾元春

贾元春

我倒觉得元春是自己看见了两个女孩子之后自己喜好的倾向罢了,这个时候恐怕她还没有想到为自己的弱弟物色媳妇儿吧?即便有,她还要跟自己的祖母、母亲商量的,老太太从来除了林黛玉就没有考虑过旁的人,王夫人也不过是要看老太太的眼色的,尽管她是元春的娘。端午节的节礼不过是元春省亲时自己对林黛玉薛宝钗的印象的结果,我这样以为。

当然,元春对林黛玉是伤害了,所以,她就成了众多读者心目中的“坏人”了,——但凡伤害神仙妹妹的人就是要让人憎恶的,曾经有人就给我留言评论:凡是和林妹妹不好的就是跟我作对的。我还看过这样的红学文字:颦儿是何等心高气傲之人!她可曾向谁低过头?可在这颐指气使的皇妃姐姐面前,平时孤傲、可怜的颦儿其实一直都在讨好她。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贾氏家族的发达是否依靠了贾元春

贾元春

这话并不错,可在场的又有哪一位不在讨好元春呢?林黛玉有“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兴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的句子,可同样,薛宝钗也在讨好元春的啊:“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丝毫不比颦儿少部分讨好,不是吗?怎见得就林妹妹来得比任何人都委屈了?呵呵,元春这样对待林妹妹,更是要开罪了太多的、太多的林妹妹的粉丝了,所以,她最终悲惨的结局或者也让“林粉”们觉得畅快淋漓了吧?

元春的结局可以说很悲惨,尽管80回以后遗失了,但是贾元春的判词和唱词都暗示了读者,她的结局很凄惨,堪比那个被赐死于马嵬坡的杨贵妃。而元春在临死前对着远方的父母亦发出了哀嚎,到底“回不去了”,贾家大厦也顷刻就倒了,一波连着一波,最终一败涂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金陵十二钗之元春:贾氏家族的发达是否依靠了贾元春

贾元春

元春,亦是薄命司里的女儿,尽管她生在富贵乡,尽管她做了皇帝的宠妃,她自己却并不认为多么值得骄傲幸福,就好像她跟祖母、母亲这样哭:“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咱晚才来。……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叙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离家返宫之时,“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人心上舆去了。”元春心里多么的不舍,又多么的伤痛!最终,她撒手人寰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家里人在跟前,怎样的凄凉?!元春,可怜的红楼女儿,不是吗?

如果您觉得值得收藏和转发,请您点击关注“蚂蚁上树”,与小蚂蚁一起畅游文化的海洋!您的关注是对小蚂蚁最大的支持!小蚂蚁会每日定时更新精彩内容,么么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