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镜的发展历史!我来告诉你

 昵称7360824 2017-02-21

电镜网为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旨在促进显微学领域学术交流,发布电镜学会官方通知与信息,并选择性发布与学科相关的人文风情,地区发展介绍。






 

转自  测了么

电子显微镜通常可分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两类,是材料微观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医学、生物等各个领域。

>> 电镜的发展历史

1924年:波粒二相性理论的提出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指出:一切接近于光速运动的粒子均具有波的性质。人们由此联想是否可利用波长更短的电子波代替可见光成像?


1926年:磁透镜聚焦理论的提出

德国学者 H. Busch 提出了运动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理论。他指出:具有轴对称的磁场对电子束具有聚焦作用。这为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931年:第一个电子图像的获得

德国学者Knoll和Ruska首次获得了放大12倍铜网的电子图像。证明可用电子束和磁透镜进行成像。




1931-1934年:第一台透射电镜的诞生

西门子公司于1939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商品透射电镜,分辨率优于 100埃;1954年进一步研制成功Elmiskop I型透射电镜,分辨率优于10埃。



1939年:第一台商品透射电镜的问世

德国学者鲁斯卡等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至1934年其分辨率达到了500 埃。鲁斯卡因为在电镜光学基础研究及以上贡献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



1935年:首次提出扫描电镜概念

在透射电镜的基础上, 1935年德国学者诺尔首次提出了扫描电镜的概念,1952年剑桥大学Oatley等制作了第一台扫描电镜。



1965年:第一台商品扫描电镜

1965年剑桥大学推出第一台商品扫描电镜。目前其发展方向是场发射型高分辨扫描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




>> 电镜应用举例



来源 | 仪器信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