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汉画像砖是采用模印、手塑及雕刻技法,在空心大砖及实心砖上作画,其内容丰富、构图简洁、线条飞扬、气韵生动、写意传神,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它体现了两汉时期最高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图|文 EMP】 从古至今,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大都是通过文献或书籍的记载。我国古代学者就有将书变成“左图右史”的理想,但未能如愿。汉画像砖变成了一部用图像记载的中国汉代史,同时也是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汉画像砖再现了两汉时期的现实生活,如农耕渔猎、宴请会欢、车马出行、舞乐百戏、射箭比武等。 再现了已经消失了的古代礼仪,如持笏礼、持帚礼、持盾礼、持戟礼。 再现了不同规格的辎车、轩车、轺车。 再现了古代乐器中的鼓、笙、管、箫等。。 汉代建筑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汉代人所居住的房屋已达四五层之高,而且还有庭院式的规划,汉画像砖再现了阙、观、台、阁、斗等汉代建筑物。 汉画像砖中使用的模板印刷,是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前奏。 汉画像砖已成为考证及改写历史的珍贵依据。 在汉代人的观念中,人若升仙即可长生不老。如汉画中的西王母承丹、仙人与凤、羽人都是人们向往升仙的体现。 画像砖上还有大量表现祥瑞的飞禽走兽:一种为现实中可见的动物,取谐音喻示吉祥,如鹿谐音“禄”,羊则寓意“祥”;一种是幻化的动物,如翼龙、翼虎等。这些祥禽瑞兽及有神仙思想的画面喻示人们对幸福的、祥和的长久生活的向往。 画像砖的题材内容一大部分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真。所谓“写真”,就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形象地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富有浓厚的人情味、世俗味。 其中有反映世人宴饮、娱乐、出行、比武、狩猎等情景的,表现了世人舒适安逸的生活。 画像砖中还有反映汉代社会生产劳动情况的,如“男耕女织图”;画像砖中还有反映汉代人们传颂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如“伍子胥图”、“胡汉和亲”、“胡汉战争”等。 。 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它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很大,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而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那种神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作家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画像砖中的东王公、西王母;三足鸟、四灵;伏羲、女娲;日中金乌、月中玉兔、昆仑仙境、珍禽异兽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 河南洛阳的汉画像砖多为阴线刻,是用印模依次在泥坯上排列压印出来的,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 川渝地区古称巴蜀,被誉为“天府之国”,这个地区的画像砖最为典型,基本上是一砖一个主题。 汉画像砖再现了两汉时期的现实生活,如农耕渔猎、宴请会欢、车马出行、舞乐百戏、射箭比武等。 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 |
|
来自: 马福强vbbduil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