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人不用我自用

 lion__ 2017-02-22

有才自用的时代

许锡良

 

201094日,凤凰网与《时代周刊》杂志在广州召开了一次“师道·寻路——关注代课教师”的大型论坛会,在会上,接受邀请在会上发言年龄最大的是原华南师大附中的郑千一老师,她今年82岁,身体不是很好,但是,发言却是最有感染力的,也是非常真诚的。


我记得她在发言结束时说了一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人不用我自用。”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满堂哄笑,确实够幽默的。

 

据她自己说,自己的家人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从医院里收到了她病危的通知,但是,每次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今天还能够登台发表演说,并且还能够有如此的感染力,还在认为自己是一个“天生我才”,还在自我开发,真是人老心不老。就此而言,郑老师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人要是活到这个份上,真是非常超脱潇洒了。她自己只是一个退休二十多年的老教师,现在又年老多病,但是面对那些代课老师,她却先后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为他们捐出了二、三万元,作为资助代课教师的资金。

 

也许老太太真的还没有意识到,现在这个平坦的世界,确实是如她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人不用我自用”的时代了。这个世界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以单位为范围来使用人才了。更不像中国古代时那样,“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帝王家如果不用,那么,只有像屈原那样去投汩罗江,或者像伍子胥那样叛逃到异国他乡,寻找出路。


那时,人才的出路,在于伯乐相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因此,千百年来,人才如何出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困扰着中国千年的一个老问题。直到清代龚自珍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说明中国真的到了万马齐喑的时候。

 

千百年来,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中国的人才被埋没了,被扭曲了,被打压了。在中国,要想得到赏识任用,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先要学会当一个奴才,然后才会有使用才能的机会,而且才与不才,常常使用的标准也是大不相同的。就像几年前所传扬的那样:“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这是中华大地这个古老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死结。

 

中国人,如果是有点人才华的,多半要等到有一个主子来赏识,然后才会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最好的结局也就是诸葛亮那样,坐等于家中,只等刘关张来三顾茅庐,先拿捏一下,摆摆架子,看用他的人有没有诚意,然后再决定是否“士为知已者死”,继而进一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考虑为主子卖命。这种情况几乎也就是中国读书人最理想的境界了。

 

因此,千古以来,中国读书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士为知已者死”的境界。说到底,读书人,骨子里还是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只知道依附主子,被人发现与利用。因此,孔子三日无君,便惶惶不可终日,如丧家之犬。确实在那样的专制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是个人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此,孔子丧失君主庇护后的那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平坦世界的到来确实为每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提供空前绝妙的机会。在这个社会里,确实是“他人不用我自用”。像在网络传媒时代应声而出的独立特行的人,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开发,自我发展,自己用自己的典型。你要说有多少恩师红人,好象还真没有发现。


独立特行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中重要的他人,看来看去,好像只有他自己。朋友是自然也有的,但是不是什么恩师红人,更不是什么伯乐,也就是自己提拔了自己。因为小说是他自己写出来的,出版商是自己找上门的,车是自己去赛出来的,冠军是自己赛后拿到的,更不是恩赐的。而且,都没有人提拔过他。

 

但是,他确实成长了,发展了。他的成长,不像传统那样,要寻找一个恩师,再找一个贵人,依一个靠山,先被人发现,再被人利用,然后被人提拔,然后一步一步终于小小的媳妇,熬成了婆婆,欠不完的人情债,感不完的如山恩。但是,这样的人才成长方式被网络中独立特行的人所打破了。他特立独行,傲然屹立于世,然后越是如此,人们越是如众星捧月一般,对他热捧有加,因为,网络中独立特行的人的出现,打破了千年的铁律,也为许多被古老传统压制的人出了一口鸟气。这说明平坦世界与自由市场,是真正解放人性的时代。

 

其实,像这种有才自用的人,并不是绝无仅有的。只不过是,会更具有代表性一点而已。互联网时代,也就是平坦世界的到来,像独立特行式的生存方式的人会越来越多,最后成为一种社会生活常态。


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开端。目前,那些在网络上撰写文章,发人思考,引导大众的思想红人与意见领袖是不用说的了,甚至那些在网络上开个网络购物虚拟商店的人,也开始了这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中国这个千年的人治社会,终于可以看到一线摆脱个人依附性的希望了。

 

某不知名的末流大学的一位年轻教授,因为常常发表独到的见解,引发社会热烈反响,而得罪了相关领导,因此数年时间里都没有什么课上,也没有什么工作做,最后终于用一个借口把他的课给停了,把他晾晒起来。结果,他立即被另一间更有知名度的大学聘用成了教授去授课,而且这两间大学是有业务竞争关系的,不经意之间,这间大学的师资力量被竞争对手利用,但是,这并不是这个教授所愿意看见的,他之所以答应去那间大学任课,是因为,他在这间大学实在没有什么工作要做,人总是要做点事情的。

 

但是,这也说明,未来的工作岗位不是为部门单位所独占与垄断的,而是开放的。未来什么人做什么事,越来越不取决于你是什么部门的人,有什么身份,而是你适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你是不是一流人才。如果是一流人才,无论你在哪里,终究是要被选到最适合你的那个岗位上去的。

 

不是身份选择人,也不是单位选择人,而是不断开放与发展着的工作岗位在选择人。只要你是一流人才,市场的自由选择,必然会把你挑选出来,哪怕你只是在一个深山沟里,而这个深山沟里又可以通互联网,他就有被人发现的可能。从前有些人处于边缘,但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边缘很可能成为新的中心。就像过去的城市郊区,随着城市的扩展后来又变成了新的市中心一样。没有什么会永远处于边缘地带。核心与边缘总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的。

 

世界变平坦了,世界变开放了,总是用老思维看待新问题是不行的。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告诫说,在这个平坦的世界里,如果你遇到了困难,你要做的不是去设法阻挡这个平坦世界的到来,而是想办法提高自己去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平坦世界里,你不适合岗位,岗位就淘汰你。没有什么能够保证你永远拥有铁碗饭,唯有不断地学习新东西,跟上时代的浪潮,你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到现在还不能够认识到这是一个“有才自用”的时代,那么被时代所淘汰也就为时不远了。

201098日星期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