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的“人情”、“面子”及其关系

 Danliel88 2017-02-22


“人情”是什么?

 

“人情”,指人的感情表现,是众多之情的集中概括,也是传统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在实际运用中,既指人的喜、怒、哀、乐,又指人的亲情(如家庭、亲属、朋友、邻里等之间的关心和爱好),还指社会交换(即人与人交往中的利益关系)。


 

中国的“人情”

 

中国的“人情”是一种社会交换行为,可归结为报大于施。如“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礼薄情义重”等。因此,中国的汉字“礼”不但表示规范而且兼有馈赠的含义,故“送人情”等于“送礼”。中国人交换行为上“情”与“礼”合一或可以归结为一个字“报”,它是中国社会关系的基础。

西方人的人际交换具有等值的倾向,故其社会交换具有理性、短暂性和间断性的特点,“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源于它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引起的自我利益及家庭生活的小型和短时性。

中国人的人情交换却不同,安土重迁和血缘关系导致了人际交往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因此算账“AA”制在中国还不能大行其道就是这个缘故(一般认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中国人的交换资源


西方人的交换资源是――爱、地位、服务、货物、信息和金钱。西方人重视自我价值的肯定,不看重别人的名利。

中国人的交换资源是什么?中国人的交换资源是:

1.先天资源――血缘、地缘、性别、辈分、家世等

2.后天资源――婚姻、财产、身份、地位、权力、名望、金钱、关系、信息、人品等。

交换行为就是充分利用其中的一种或数种资源来实现人际的互惠,而个人拥有这些资源的多寡将决定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方便程度,中国社会中人的方便性决定于你的“人情”分量或者面子。中国社会的“人情”、“面子”关系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与中国“人情”相关的几个问题

 

1.个人行为分类:“面子”、“脸”

中国社会将个人行为的标准分为两类:

“面子”代表因达到社会认可的成就而获得的声望,是属于社会地位的拥有。

“脸”则代表一个人在履行道德规范方面是获得的名誉。

一个人有“面子”不能保证一定有“脸”,反之亦然。

 

2.“摆平”:人情网中的和谐与冲突

中国人讲“人情”,必然会讲出一个“人情网”或“关系网”。“关系网”在中国一般指因亲属、老乡、同事、同学、战友、熟人等更多关系的组合和叠加,这形成除天然的亲情外,一般都由“报”发展出来。

中国人际关系网的建立原则是“摆平”或叫“一碗水端平”,从这意义上说“报”不但不促成关系网的建立,反而往往破坏“关系网”的建立。中国人的智慧大多用在人事上,这些难以理解的事却很巧妙地使用。

“中国人际关系网”的平衡原则或称“摆平原则”,就是说当两个以上的个体同时为另一个个体发生交换行为时,这两个个体之间会形成一种比照关系,看看谁慷慨大方及同另一个体的关系亲近,这样就会在这两个人之间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最好的结局只能是送一样多,才会不使另一方难堪。如果一方不遵守这一原则,就会发生冲突,或者意味着人际关系网络的重新定义。

人情关系网不使用平衡性原则是不行的,否则你不是进不了这个网,就是表明你的“关系”不如别人近。面子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线上就有“面子”,水平线下就是“没面子”。

 



3.“报”与“摆平”的关系

“报”是一种双方之间的交换关系,它的原则是要求对方欠自己的人情,也就是要受惠的一方加重分量来还这个人情;关系网是一种一方同两个人以上的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他只有层层加码才能保持三者的平衡。

“报”与“摆平”原则是相矛盾的,前者的核心问题是分别对待;而后者的核心问题是要一视同仁。若有一方不顾第三者,只与第二方出现“报”的行为,这样就会潜伏关系的紧张与冲突,问题就复杂化了。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有二:

其一,其中两个人坚持用“报”的关系,让大家跟上标准,但这不符合施报者的意图,大家都加深等于没有加深;

其二是施照者因此成为最先打破平衡的人易引起“公愤”。第二种方法是中国人普遍采取的办法,它体现了中国人圆滑的一面,即暗地里用“报”的行为,表面上用平衡原则,这是一种既能报答又能保持平衡的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