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宁入籍中国 既没那么不堪也没那么美好

 wyk1014 2017-02-22

文丨令狐卿

杨振宁先生近日以95岁高龄转为中科院院士,随着两院增补院士截止期限临近,成为大新闻。杨先生已经在两年前放弃拥有51年的美国国籍,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并以“史无前例”的典型破例入选院士。对此,舆论有批评有赞赏,两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如果要推选一位既有世界级声誉、同时最富有争议的华人科学家,当然非杨振宁莫属。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比肩爱因斯坦。

与此同时,杨振宁拒绝邓稼先回国邀请,与李政道不为外人道的纠葛,他在中美正常化之前1971年在美国的演讲,坦承在中国游历的印象,以及对当时历史状况的评价,甚至与翁帆女士的爱情抉择,都每每激发热议。对杨先生科学素养与人格精神的评判,往往莫衷一是。

总体上来讲,科学界与舆论界对杨振宁先生的评价是有分歧的。前者几十年来受到杨振宁的支持,获益于他带来的资源,杨先生在这一块的贡献也常为物理学界津津乐道。但作为公众人物,舆论的理解不拘于科学,而是遵循常理,抱以微词似乎也是可以理解。

但站在杨振宁的立场来看,他去国又归国的选择看似矛盾,可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又是理性的。如果他不是去到美国的环境,恐怕搞不出宇称不守恒原理;而如今重新入籍中国,也可以为海外人才回国竖立标杆,其象征意义或许超出了他个人的选择。

至于中科院以史无前例的方式,将他与姚期智转为院士,也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给足他名分。有批评者拿屠呦呦至今被院士遴选体制拒之门外的例子,来表达心意难平,也只是针对院士机制本身,对本土科学家讲规则,对海归讲人情。批评有情可原,但不影响对杨的专业评价。

我们还是愿意将杨振宁入籍归国的举动,看成是他对自身这一巨型科学家IP的最后一次战略筹划:于国家而言,可以就此收获一枚世界级的科学家,并且期待示范效应,形成外籍科学家群落;对杨振宁个人来说,也算是对父亲不原谅他放弃中国籍有个最终的交代。

以杨振宁老先生的智识水准,多少年对家国感情及选择,都是一贯的游刃有余。所以,面对众说纷纭的舆论,无论褒贬,想必他早已是见怪不怪,有足够的心理包容。实际上,以他的耄耋之龄,对这个世界恐怕再无所求。围观者心意难平,无非是复杂评价的组成部分。

反倒是围观者自身,对围绕在杨振宁身上的多面向评价,理应保持平和心态。不管是从理科生角度肯定其物理学贡献,还是从文科生立场论断他在历史关头利己主义的选择,都应该将杨振宁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上去理解。他经历的近百年人生,从来都是波涛汹涌的政治历史。

总之,杨振宁的每一步重大选择,都与家国情怀深度契合,并以卓越的科学贡献和持续的舆论纷争,照见人们对祖国、对个人、对成就、对抉择这类大词的具体认知。我们可以论断其好坏,但无法代替杨振宁去做决定。与其心意难平,不如趁着弹赞之风理顺自己的三观。

小编:柯锦雄 UN8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