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迎建推荐丨今人诗词十首

 雨雪霏霏vwngx3 2017-02-22



胡迎建推荐诗词十首


推 磨


聂绀弩


百事输人我老牛,惟余转磨稍风流。

春雷隐隐全中国,玉雪霏霏一小楼。

把坏心思磨粉碎,到新天地作环游。

连朝齐步三千里,不在雷池更外头。


【胡迎建荐评】推磨本是极平凡单调的劳动,在他笔下,却毫无沉闷枯燥之感,反而能联想翩翩。比喻新奇,看似戏谑,实则沉痛。第三联用一三三句法,拗折崛健。




向晚二首(选一)


叶嘉莹

 

  一九七八年春,近日颇有归国之想,傍晚于林中散步成此二绝。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胡迎建荐评】1978年她递出归国讲学申请当日,写了两首绝句,这是其中一首。“独自寻”,表明她在寻找归宿,要像飞鸟归巢般返回故土,如同陶渊明“羁鸟恋旧林”(《归园田居》)一般。末句以“谁”故意设问,殷殷瞩望祖国安排归来之所。寓意真切,逗人深思。

 

 


鲤鱼洲竹枝词


陈贻

 

风雨江村忽放晴,桃腮柳眼日分明。

春流活活农时急,新驯牯牛傍母耕。


【胡迎建荐评】首句雨转晴,以忽字兜转。次句以女子脸腮喻桃花,以眼形喻柳叶,日见分明,春渐暖也。春流即春天之水流,活活,水声也。既然农时急,宜有末句之牛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学者诗人到农村观察生活的真实写照,流露其欢快之情。

 



“七·七”过卢沟桥


林从龙


烽火卢沟迹已陈,长桥风物焕然新。

东邻未必妖氛净,忍拂残碑认弹痕。


【胡迎建荐评】首句从时间着笔,写过去;次句就空间着笔,写现在;三句谓彼岸日本;末句回写诗人自身。“妖氛”“弹痕”,促人警醒。构思完密,风骨朗练。气概沉雄,情景交错,时空转换,用语精到,旨远意深,发人警醒。

 



赠蛇口工业区


袁第锐

 

明珠缀海实堪夸,改革征程未有涯。

泯却零丁千古泪,要从蛇口看中华。


【胡迎建荐评】明珠缀海,喻深圳蛇口之地理位置。次句言其发展。第三句有感于元军灭宋最后一战在附近不远,文天祥《过零丁洋》有“零丁洋里叹零丁”诗句,而今尽皆泯除亡国之泪,要从蛇口这一窗口看出中华振兴之前景。擅长融史事于情景,于浅易中翻出新意。以小见大,凝练深沉,后两句尤为脍炙人口。

 



金 陵


陈庆煌


层叠烟峦卧老松,金陵王气郁葱茏。

石城返照红初敛,萧寺浮岚翠自浓。

十里江声喧万马,中天月色冷千峰。

许将旧日南朝梦,化作寒山夜半钟。


【胡迎建荐评】首联从眼前风物生发感悟。中两联将似乎不相关联的景物组合为富有诗意的灵动的画面,属对工稳而极富张力。色相的变幻,动静的交会,时空的凝聚,拨动诗人心弦的历史沧桑感,南朝旧梦便化作寒山夜半钟声,末句尤发人深省。全诗气脉动荡,首尾浑成。

 



壬申春日观北海九龙壁有作


王巨农


久蛰思高举,同怀捧日心。

曾教鳞爪露,终乏水云深。

天鼓挝南国,春旗荡邓林。

者番堪破壁,昂首上千寻。


【胡迎建荐评】以九龙蛰壁隐喻百年来中华历史,虽欲腾飞捧日,亦曾鳞爪毕露,终因缺乏水云长,未能如愿高举,一旦天鼓挝于南国,春旗荡于邓林,九龙破壁而腾飞,中华振兴可待。摇曳生姿,寓意深刻。




喜迎香港回归,有感于统一大业


熊东遨

 

漫说英伦日不西,城头终降百年旗。

前仇到此应全泯,积弱何时可尽医。

两制风开红紫蕊,一言冰释弟兄疑。

澳台放眼情无限,共插茱萸信有期!


【胡迎建荐评】首句以否定句“漫说”领起,自“日不落”至“日已西”,涵盖广阔时空,展现殖民主义必归没落的历史趋向。次句紧承首句点题,“降”前用“终”,“旗”前用“百年”,既概括百年国耻,又体现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之艰苦与香港回归之不易。第三句写英旗既降,则前仇应泯。“应”字妙在向英人传递信息:倘继续与我友好,则我自应不计前仇,面向未来;反是则前仇固在,咎不在我。第四句就势宕起。当年惨遭瓜分豆剖,实由我国积贫积弱所致。今幸珠还耻雪,而积弱犹未尽医,岂可高枕无忧!用“何时”强化反诘语气,体现致富图强的紧迫感如火燃烧。颈联大笔振起,“两制”既能促进繁荣昌盛,则弟兄之疑虑尽释,回归之意包涵其中。尾联展望,香港回归,澳门踵至,台胞岂能长久观望乎?承“弟兄”反用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意,浑成贴切。

 



清平乐·防汛周年偶忆


曾 峥


        鞋沾露草,竹杖沿堤捣。迎面电光三两道,笑问对方“番号”。

        风吹月逆云行,潮头仿佛持平。忽听指挥车报,洪峰已过江陵。


【胡迎建荐评】再现“九八”抗洪场面,在险峻的形势面前保持乐观情绪,可见信念之强、信心之足。“笑问对方‘番号’”,不是一般地模拟军事术语,而是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抗洪官兵的崇仰与信赖。“风吹”两句,只是一种愿望良好的错觉。直到报出“洪峰已过江陵”,心中悬念才算落地,以景写心态甚妙。

 



踏莎行


缪 钺

 

        榆荚腾飞,兰蕤价减,世间谁著分明眼?镜中自赏黛痕新,从今不把珠帘卷。

        山雨增寒,海风吹暖,几人能识阴晴变?千峰万水梦中迷,凭君一夕思量遍。


【胡迎建荐评】榆荚与兰蕤,喻人的不同类别,叹有谁能辨。上片似有感于脑力与体力劳动倒挂,灵秀摧伤,而期以清操自守。下片似慨乎寒暖无凭,过犹不及,而难免惶虑不安。忧深思远。感世之所痛感,言人之所欲言,一掬丹心,老而弥炽。

 



琵琶仙·海上大风雨


刘 征

 

        巨浪吞云,望一气迷漾,浑浑如墨。电火闪处惊看,海天骇相搏。惊涛欲撞天飞去,天以狂风来截。两败轰然,龙宫颓坏,娲石崩裂。

        忽此际,飘堕诗神,雾掩肌肤皓如雪。对坐青鲸背上,饮千杯芳洌。诧无数鱼龙奔啸,却奄忽欲寻无迹。回首断虹千丈,有大星明灭。


【胡迎建荐评】恢诡雄奇,别是一番气象。海天崩毁中涌现月肤花貌的诗神与鱼龙簇拥的灵界,是那样惊心动魄、芳菲曼妙。

 



摸鱼儿·咏梅


龙榆生

 

        尽无言、暗香徐度,缘何清瘦如许。一枝潇洒春仍在,不怨开来迟暮。情自苦,但溉汝,寒家灯影聊相煦。际天风露,便滋润无缘,伶俜长忍,意象自轩举。

        君试觑、点点丹忱倾注,孤怀脉脉谁语?荒山弃置寻常事,难忘移根前度。须记取,叹极意壅培,未是芳期误。流光好驻,爱丽日辉辉,奋飞生翼,重与展衷素。


【胡迎建荐评】将红梅想象为美人,写其形态,更得风神。下片运典自如,化用前人语句浑成无迹。又有咏梅词《摸鱼儿》上片写其形,丰神摇曳。下片重在议论,梅处于荒山而盼得到壅培,不误芳期,借喻自己期待大用于世而未能的彷徨苦闷,曲曲传出特殊政治环境中的复杂心理感受,故有如此梅之寂寞孤独,“孤怀脉脉谁语”。通篇以象征比拟手法,怨而不怒,上下片两结句仍抱奋发进取之志,希冀知遇。

 



转自:诗潮




【推荐人简介】胡迎建,1953年生,江西省星子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江西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所长,江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西诗词》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