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此心安处是故乡

 老刘tdrhg 2017-02-22
写不完的诗2017-02-21阅读原文

你可曾想过十年的生死离别,不去思量,也自难忘。

你可曾叹过春色有三分,两分流水,一分尘土的伤逝。

你可曾有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雄心。

每个人都有一段人生,可是有人写出了自己的人生,也道尽了天下人的人生。他的名字,叫做苏轼。

苏轼的一生,格局太大,难以尽述。相比他的诗词文章,单论其一生遭遇其实不足以彰显他的超凡。而且他一生不论是年少一举成名,天下仰慕;还是后来遭逢乌台诗案被贬谪、流放;或是最后东山再起又再次流放,苏轼都不忘初心,恰如此间少年。

所以这儿只选取他的三首词,走近他的诗词,即是走近他的人生。

悼亡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写于1075年,这一年,苏轼38岁,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苏轼自请出京,先是在杭州做通判,(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在这时写的),然后调任密州做知州。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苏轼梦见了亡故的妻子王弗,因而写了这首悼亡词,此时距妻子早逝,已然十年。

每次读到这首词,都不禁概叹苏轼对自己妻子的一片深情。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思念,才让故情杳至,幽梦还乡。此时的苏轼身处动荡政局的风波之外,享的是天下才名,过的是快意人生。本当意舒神驰,却写出这样一首催人泪下的悼亡诗。

因为那一天,是妻子王弗的祭日。十年前,王弗刚满27岁,也是他们成亲十年之期,不意天意弄人,阴阳两隔。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的誓言,在命运的捉弄下,也只能成为喟叹的回忆。

第一次读到这首词,就被首句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所深深打动。

生死之间,阴阳两隔。又哪里有路可以探访呢?庄子曾说死了也许不过像是回到故乡罢了。可是无论如何寻觅,总是没有你的踪影。而你的影像,不需要去回想,却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心间脑海。

无限深情,已被包含在这短短的13字中,却哀而不伤,供人回想。

然而不仅时间分离了我们,空间也不给予一点点慰藉。你的香冢远在千里之外,此刻我纵然想念,又如何能够在你身边向你诉说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何况,即使我们能够再相见,你在阴世自然容颜不改,我却已然是两鬓斑白,满脸风霜了,到时候,你还能认出吗?

上阕本是写实,但是最后一句苏轼已然加入了想象,阴阳殊途,又怎能再见呢?梦还没到,梦的前调悄悄的响起。

夜来幽梦,魂飘魄荡,不知不觉,竟然回到了故乡。你还在吗?那镜台当窗照的小屋;你还在吗,那短松空自长的山冈;你还在吗,那年年他乡望的月下。只怕我徘徊至窗前,我们四目相对时,千言万语都无从说起,只有眼泪替我们倾诉离别之情,相思之苦。

读到这儿,幽梦似乎变得无比的真实,那么这场梦怎么醒呢?我们看下一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难道只有我思念着你吗?不,你在地下,每年每月每日,就在这明月下,短松间。也许都在想着我,肝肠寸断,不能自已。

都说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但是苏轼却笔调一转,却写他的妻子思念他,跟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明是自己思念妻子,肝肠寸断。却转写妻子思念自己,对妻子的难忘,自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当年唐玄宗曾经为杨贵妃招魂,然而魂飞天外,却是无处可寻。苏轼没有招魂,因为妻子的一颦一笑,一嗔一喜,自在他的心间,永难忘怀。

豪放词

念奴娇·赤壁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政,苏轼受到排挤,故而自请出京。然而他在出任湖州知州的时候谢恩上表的奏章中措辞不当,被新派官员抓到把柄,指责他讽刺朝政。其后事态扩大,苏轼的许多诗都被翻出来检查,别有用心的人矫词上告。苏轼被押送回京,几乎送命。所幸得到许多有识之士积极的营救,得以免除一死,被贬黄州,做一个小官。史称乌台诗案。(乌台本指御史台,是宋代的监察机构,因为御史台里生长了许多柏树,柏树上多栖有乌鸦,故而称为乌台。)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重大转折,在此之前他的诗词作品大都慷慨豪迈,关心政局。此后渐渐向自然、人生过渡。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这首词的气魄很大,让人仿佛看到历史的大浪冲击于眼前,格局之大,让人心动神驰,仿佛化身为宇宙的一颗尘埃,苍天的一双眼睛。远离自己,化身历史的白云,最后却又回到自己,慨叹人生。苏轼收放自如,随意挥洒,却能写出这样千古佳篇,让人喟叹。

滚滚的长江向东流淌,却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是要把这天下的英雄往事都冲走,浪花翻飞,却不是让你静静听潮,而是在把历史的呐喊淹没。苏轼在慨叹千古英雄人物,不知他是否能想到,后世也在慨叹他。

他极目望去,西边的旧军事营地还在,有人告诉他,那是三国时期周郎赤壁之战的遗迹。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他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不知道现在作何感想?江山如此美丽,那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啊!

苏轼不禁遥想当年,周郎的英姿勃发。刚刚迎娶了吴国著名的美人小乔,年少英雄,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这是怎样的壮志豪情!苏轼不禁想到自己当年在密州做太守的时候,那时自己“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那时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不也是一样的豪情满怀吗?

想到这儿,苏轼笑了一下,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是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都说天亦有情天亦老,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苏轼最后慨叹人生如梦,想来他在遭遇乌台诗案时那段短暂而艰难的时期对他人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当时他曾经几次想要自尽,在狱中的时候也难料生死。他定然在那时候看透了人生,才能在现在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自来文章憎命达,苏轼的人生前期似乎太顺了,不管是科举第二还是制式考试的百年第一,或是欧阳修等人的赏识,都使他难以明白人生真正的坎坷。直至他阅尽千帆,才把眼光从仕途、政治,转到对人生的思考。且看那政局更迭,且看那风云变幻,不如看长空如洗。

不管怎样,赤壁的周郎已然逝去,长江的硝烟已然散去。唯有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还在继续。与明月对饮吧,人生自需豁达。

婉约词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因宋哲宗年幼,高太后主持朝政,罢行新法,起用旧派,年近六十的苏轼受到特殊恩遇。被召还朝,委以重任。但是苏轼秉性高洁,不肯同流合污,政敌多次以类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陷苏轼,因高太后的保护,他虽未受害,但却使他对官场生活无比厌倦,感到“心形俱悴”,产生退隐思想。

这首词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首词,早年曾经在别书中看到,一直不知道是苏轼所写,尤其喜欢上阕和下阕的最后一句。

晚年的苏轼由儒入道入佛,所以这首词颇有佛家和道家思想。

静谧的夜里,一丝微尘也无,月光皎洁,可谓良辰美景。清夜无尘,“尘”之一字在佛家时常出现,这儿既指空气清新,其实也指自己内心的清静。

斟酒时,需把酒杯倒满。这儿有及时行乐的意思,都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人生本来苦短,不该碌碌忧愁,而该豁达乐观,却不是劝人只知享乐。

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最后这句一口气用了三个典故。其中两个出自《庄子》,慨叹人生的虚无,可见苏轼的道家思想。

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苏轼一生,除了调任的几年在地方上办了一些实事,受到老百姓的敬仰。在政坛上却是一直被排挤,无可作为。故发此感。

且陶陶,乐尽天真。一句让人不禁想到白居易的“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当时白居易也已经67岁。

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最后一句,是全词的主旨。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闲情逸致,这是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他们恬淡寡欲,并无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便能满足,“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足够了。这非常清高而富有诗意。

有些人认为苏轼的这首词过于消极,然而这正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有时候是人力难以调和与抗拒的。苏轼的作品中既表现建功立业的积极思想,也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然而这才是苏轼思想艺术的广博深刻的体现。

也许,当你壮志满怀的时候,你可以吟诵苏轼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当你客居他乡时,你能够豁达地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当你目睹美景时,你可以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你暗伤时光时,你可以默念“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当你看透人生时,你更是可以潇洒地唱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就够了。

千寻教育创始人林渊老师博览群书,讲课生动幽默,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写作实践开创了创意阅读和创意写作课程,把兴趣作文和应试作文结合在一起,培养孩子的写作热情,激发孩子的内在写作动力。并开设微信群“林渊的文学课堂”,每周二进行在线经典文学解读,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和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