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心做傻瓜的人,都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INIGLOO 2017-02-22


一本从儿时起陪伴一生

值得反复阅读的人生志向图画书

影响三代人的坚忍与勇气

献给曾因此诗坚强起来的人们

现在的你我和未来的孩子


当后浪君写下上面这些字,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袭来。这是编辑部给诗歌双语绘本《不畏风雨》的推荐语。标题说的人正是这本书的作者宫泽贤治。


他的书一出版就备受好评:  


  • 新阅读研究所中国童书榜2016年“中国好童书100佳”

  • 中国童书博览会2017寒假书单

  • 第一阅读2016年度新书榜荐读榜(给孩子)TOP30


有很多名人推崇他:


宫泽贤治是孤傲而浪漫的文学巨匠,他的文学被他的肉体之火点燃,得到了诞生。——彭懿(儿童文学作家)


童年时,如果只读一首诗,就用这首诗致意所有人的心灵。我要大力推荐这本——洗涤、慰藉、震撼每个人心灵的诗歌绘本。请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吧,去鼓舞自己,鼓舞这个世界,去寻求无常面前的本性超越。

——粲然(作家,亲子阅读推广人)


日本诗人宫泽贤治写的《不畏风雨》描述了一种宁静、平和、慈爱又坚定的生活方式。希望自己,也祝愿你成为,这样的人。

——古典(新精英创始人、全球职业规划师、《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


你们看到每一页里那个小小的、奔走的人影吗?他就是八十年前刚毅的贤治,也可以是当下和未来的我们。我们必须这样期许自身、面对我们的本性寻求超越。

——廖伟棠(诗人)


尽管我们多数人都做不到,但是读完这首诗,或许你也会觉得,做人就该做这样的人。

——梁文道(  [一千零一夜 ] 第150夜 《不畏风雨》专题推荐)


质朴的诗歌却有不竭的力量


《不畏风雨》是一本诗歌绘本,诗歌是宫泽贤治去世后弟弟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并公布于世。它几乎成为现代所有日本人都诵读过的一首诗歌。全诗共31句,没有一个标点符号,一气呵成。内容上涵盖了作者的个人生活、社会活动和自我理想三个方面,层层推进描绘了一个不畏艰难,寻求超越的求道者形象。


绘者山村浩二用清冷的笔触将诗中的意境演绎延伸,深入贤治的内心,画面用诸多隐喻描绘了贤治所说的心像素描。


全书中英双语,译者皆用新的视角自然展露贤治质朴坦荡的心灵,接近贤治所期许我们成为的新人。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认为,好的图画书单靠图画就可以为孩子解说整个故事,靠听或是阅读文章本身就可以有历历在目的感受。

 

《不畏风雨》正是这样一本图画书,孩子们用图画触碰到作者宫泽贤治的诗情、胸臆和人生理念;朗诵或阅读诗歌文本,让成年人和孩子一起品读和回味诗歌中传达的坚韧和泰然于世的精神和心境。


匠心独具的插画与永恒的诗意



绘本封面用铅笔和彩墨描绘出一场雨景,雨水绵绵、乌云侵袭的暗色调下,封面左上角成熟的果实伸展天空,远山的鸟儿振翅高飞,近处草丛隐隐看到蚂蚱、青蛙、狸正避雨其间。画面无声,我们却能感受到自然正在歇息,万物被滋润的气息。


扉页上,看似散乱的铅笔勾勒出了挺直身板赶路的“人”,轻描淡写的的“人”悄然贯穿了整个绘本。


雨天河边映出他和树木的倒影,他要走向哪里呢?


再往下翻并不是绘本正文,旅日作家、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李长声为我们奉献了一篇《百年风雨百年诗》的前言,2016年是宫泽贤治诞辰一百二十年,也是这本经典绘本的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出版的一年。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宫泽贤治和他创作此诗的背景。


(单击图片可查看大图,下同)


绘本正文第一页,插画家用电影般的画面,代我们进入一场“不畏风雨”的自然之旅,跟随扉页出现的“人”,我们来到一个不限时空的故事中。


仔细观看这幅跨页,从左到右,甘露飘洒,昆虫繁衍、鸣唱的春夏,到路上空无一物只有冰雪压树的寒冬,一页书跨越一年四季,正如诗歌的开篇。


不畏雨

不畏风

也不畏冬雪



我们可以问孩子,穿越风雨、冬雪赶路的“人”要去哪里呢?随即翻页,我们看到他走向茅草屋,屋前站着等候的妇人(是他的母亲还是妻子呢?)。这个人看到她正要摘下帽子,四肢都加大动作幅度要赶快到达。


整个绘本的色调通体比较暗沉和素雅,棕墨色、黄色和绿色勾勒出了大部分图画。这一页是绿色为主体的插画,描绘了酷暑下农舍田边的景象。


我们在画面的近景、中景和远景中能捕捉到丰富的细节和故事,细看几分钟都不为过。数一数画面中的蝴蝶有几只,有多少种不同的植物和昆虫?这些植物、昆虫和其他生物又有怎样互动的“食物链”故事?这页隐藏着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再看左侧穿过树叶的阳光方向,造成了画面中心大树两侧不一样的枝叶繁茂程度。诸如此类的细节故事,在后面的图画内容中也常有,等待善于发现细节的孩子和我们一一品读。点我可查看此页插画的细节故事。


表面上这页插画描绘的“归家图”,在自然界,万物也上演着生生不息的故事。“人”归家后都做了什么?是否又走上新的旅途?


接下来诗人用四个方向不同的情境——孩子生病、母亲劳累、有人垂危、有争吵或冲突发生时,内心期望的言行表达了帮扶妇孺,安抚病患和劝解争执的心境。



这幅几乎是水墨风格的图画,触碰到了“死亡”的话题。有很多绘本通过不同的故事,为孩子们讲述成长中我们会面临的亲友别离,希望孩子们面对“死亡”能有正视的心境,人们都会悲伤、害怕,不安。绘本《不畏风雨》用黑夜里猫头鹰的注视(狩猎前的凝视和紧张气息),伯劳鸟把捕获的昆虫尸体插在树枝上,飞起的寒鸦剪影,漫天繁星中流星的滑落,隐喻着自然万物的生死。“死亡”看起来如此阴沉,但是画面中奔走的小人走向茅草屋中的亮光:


南边有人垂危 

就去告诉他莫要怕


面对死亡,正视死亡,对于成人和孩子来说都不容易,宫泽贤治的文字和绘本传达给我们:重要的是用行动去陪伴垂危的人,可以当面告诉她:不要怕,有我在你身边。陪伴的力量,言语传达的爱的力量,可以战胜对死亡的不安和恐惧。


面对吵架和冲突时,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图画跨页的左侧,近景的蜂群相互纠缠,视线移向中间,乱了阵型的群鸟在画面中心铺展开,隐喻着地面争执的人们。这幅画的构图非常巧妙,从近景到远景,从天上到地下,从人类到细微的昆虫,都在争执和扭打不停。争执的人们更是从地平线到画面右侧一直在争吵,近大远小的透视构图一目了然,这是一幅充满了声音和宽阔空间的立体画面。


北边有争吵或冲突 

就去说这很无聊请停止


我们身处世界的喧闹,往往是因为思想和言语不和导致的吵架甚至冲突。孩子们看到的第一个吵架,往往是父母,而后可能是小朋友之间,师生、亲属之间,朋友、同事之间,未来的伴侣与孩子之间也会有吵架的喧闹声。看起来吵架的事情很难避免,面对吵架和冲突,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宫泽贤治再次告诉我们,用行动,去劝解争执。


绘本的最后一页,行走于书中的人,低头凝视自己的影子,雪花纷纷飘洒在空中,落在地下的植被和影子上。绘本结束页的构图视角非常特别,好像摄影镜头从一直以来宽阔的全景推近到一个人的特写定格,从空中俯视脚下的这个人,是作者宫泽贤治毕生对事业和精神信念的期许和笃定追求,也是每一位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凝视自身的心路写照,这条脚下的路,带着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希望,延伸到绘本之外。



我想成为 

这样的人


诗人廖伟棠形容这幅画是:面对我们的本性寻求超越,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低头看雪花凝聚成我们影子上的勋章。


松居直认为,画的可爱,颜色鲜艳美丽不是图画书插画的重要条件,真正重要的是插画能否充分表达故事,简单的说就是是形重于色。图画中,形是说故事的主角,色可以说是增加效果的配角。


《不畏风雨》正是这样一本绘画充分表达故事,表达作者传递思想的经典绘本。


宫崎骏的精神导师日本哲学家梅原猛认为宫泽贤治已经不再局限在用童话来讽刺人类世界,而是去揭示人类怎样与自然、生命亲密相处。这种对生命的信仰原本是看不见的,最终宫泽贤治通过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将这种看不见的东西表现出来。绘本《不畏风雨》里,另一位天才山村浩二将他的精神世界用画面来展现。


这本可以反复阅读和欣赏的绘本,更多图画描绘的故事和细节,文字传达的精神,等待孩子们和成年人细品发掘。


作者和作品的故事


诗歌作者:宫泽贤治


日本国民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1896年生于日本岩手县。他自幼喜欢昆虫收集,热衷矿物。1915年,十九岁的宫泽贤治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盛冈高等农林学校农学科第二部,学习地质调查。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创作短歌、诗歌和童话。他生前出版的作品只有两本,分别是童话集《要求很多的餐馆》和诗集《春天与阿修罗》,1933年因急性肺炎去世,在他去世后,《不畏风雨》等杰作才被广为人知。日本全国各地的小学、国中的国语课本都可见他的作品。2000年,日本《朝日新闻》进行了一项调查,由作者自由投票选出“一千年里非常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宫泽贤治名列第四,代表作有《银河铁道之夜》《风又三郎》,诗集《春天与阿修罗》等。



 “不畏风/不畏雨”是他的名句,无人不知。1929年美国引发世界经济大萧条,也殃及日本,1931年东北又遭遇冷害,农村陷入危机,甚至出现了卖妇鬻女。贤治卧病,时当深秋,在笔记本里记下这首“风雨诗”,死后被发现。全诗没有主语,但可想而知,他要和农民们一起,“干旱时流下眼泪”,“冷夏时坐立不安”。他说过:整个世界不幸福起来,就不会有个人的幸福。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花卷也受灾严重。贤治的诗句让人们鼓起抗灾的勇气,不向风雨低头,不能输给灾难。而且全世界都唱起了“不畏风雨”,为日本加油。


绘者:山村浩二


1964年生于日本名古屋。从孩提时代起一直喜欢绘画,13岁开始涉足动画制作。进入东京造型大学之后,创作风格受到尤里·诺尔斯金、伊休·帕提尔、皮特·帕恩等动画人的影响。毕业后以独立动画人的身份进行创作,确立起强烈的个人风格。2002年的作品《头山》获得了第75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短篇动画奖的提名,以及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短篇动画大奖。2007年的作品《卡夫卡-乡村医生》获得渥太华国际动画节大奖。现任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映像研究科动画专业教授。绘本作品有《不畏风雨》《大树》等。


做为绘本,绘者山村浩二非常重要,诗性的延伸,大胆的笔触反而呈现出宫泽贤治作品中的诗意。这次为《不畏风雨》的作者——与卡夫卡的阴郁相反的宫泽贤治的明朗诗篇绘画,并没有一味诉诸乡间乌托邦式的诗情画意,而是深入宫泽贤治的心灵,去描绘贤治所说的“心像素描”(他对自己的诗的特殊命名)。


汉译:程璧


独立音乐人,词曲创作者。2015华语金曲奖年度最佳国语女新人。嗓音'又优美又沉静,又清亮又崭新',被称为'离诗歌最近的声音'。北京大学外文系硕士毕业,曾工作于日本设计中心原研哉设计研究所。现居东京与北京,独立从事艺术创作与写作。以一把古典吉他进行音乐创作,为诗歌谱曲,包括中国诗人北岛、西川,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作品。已发表三张音乐专辑《晴日共剪窗》《诗遇上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2016年秋为金子美铃诗歌谱曲,发表最新原创专辑《早生的铃虫》。 


《不畏风雨》有多个中译本,这个译本的特色在于译者、歌者程璧翻译出一种民谣风味——不只是音乐性丰富、押韵和节奏的讲究,更在于民谣歌唱者的从容自然,正正与上述的宫泽贤治追求的质朴坦荡的心灵相称。


英译:阿瑟·比纳德


旅日美籍诗人。1967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童年时代经常和父亲一起去河边钓鱼,从而喜欢上了大自然的生物。高中时代立志于文学,开始诗歌创作。大学就读于科尔盖特大学,主修英美文学。大学毕业后赴日,开始日文诗歌创作。2001年,第一部诗集《钓上来的是》(思潮社)获中原中也奖。2007年《这里是家,本·沙恩的第五福龙丸》(集英社)获日本绘本大奖,2013年《寻找着》(童心社)获得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


英译者亚瑟.比纳德在绘本的后记中提到:本书用绘画的形式生动描绘了“不必言说的深山”,对于根植于这种环境中的贤治的语言,我试图用英语来表现。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对这首诗重新产生了共感,这首诗不会随着时代而褪色。


亚瑟.比纳德明显是熟悉当代西方的生态主义思潮的,他的英译更巧妙地把诗引向更现代的议题,引导读者不止停留在一个经典文本上,更从此出发去看顾自身四周,和宫泽贤治一起成为一个新人。



全诗赏析


《不畏风雨》

宫泽贤治 文


不畏雨

不畏风

也不畏冬雪

和酷暑

有一个结实的身体 

无欲无求

绝不发怒

总是平静微笑

一日食玄米半升

以及味增和少许蔬菜

对所有事情 

不过分思虑

多听多看 

洞察铭记

居住在原野松林荫下 

小小的茅草屋

东边有孩子生病 

就去看护照顾

西边有母亲劳累 

就去帮她扛起稻束

南边有人垂危 

就去告诉他莫要怕

北边有争吵或冲突 

就去说这很无聊请停止

干旱时流下眼泪

冷夏时坐立不安

大家喊我傻瓜 

不被赞美 

也不受苦

我想成为 

这样的人


本文部分文字内容选自《不畏风雨》书中李长声、廖伟棠所做文字,感谢书评人水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