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你成为我的负担。3年两次爆改二环内57㎡的四合院,北京小伙只为帮妈妈记起“家”的样子

 丹药 2017-02-22

拥有爱的方式

是去相信





假如你马上就要死去,但放弃一样你身边的东西,就能延长一天的寿命,你会怎么做?


刚开始的选择应该不难。初音不爱吃韭菜,可以先让韭菜消失,蜘蛛也蛮讨厌的,那就让蜘蛛消失,只是等到不得不放弃心爱之物的时候,你还会选择继续放弃吗?    


世界是由无法代替的东西所组成,就像我们生活着的意义,就是尽可能和身边所有的一切,创造回忆。


今天初音就和你们分享一则关于在遗忘里回忆的故事。



康达住在北京庆平胡同30号,靠近北京站。他们家是一户标准四合院的正房,57㎡的空间里住一家三口,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


康达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妈妈就好像一场马拉松


和初音一样,他脸上也有很明显的黑眼圈,不同的是初音的黑眼圈来自熬夜玩手机,他却是为了照顾生病多年的妈妈。


这个30多岁的北京小伙,放弃了工作和社交,心甘情愿地让妈妈成为他的负担,妈妈吃药的时间表,成了他的作息表格。


因为小儿麻痹症和阿尔兹海默症,妈妈不仅行动不便,大多时候需要坐轮椅,还开始忘记很多东西。


脑海里的橡皮擦,擦去了过去的记忆,甚至有时也擦去了康达,把他当成护理人员......


可橡皮擦没有把她的家擦去:

庆平胡同30号,

这个她长大、成家、生子,

住了六十四年的家。


三年前,康达对老房子进行了一次改造,全部出发点,都是为了方便照顾妈妈。


但随着时间过去,非专业人士设计的弊端,开始显露无疑:


原本屋子里没有卫生间,为了妈妈上厕所方便,他在厨房隔了一间出来。

虽然卫生间里有个小窗户,但门外汉没有考虑到通风问题,所以厨房里会尴尬地弥漫着厕所的味道。


但卫生间太小,不到一平米,

还要放上一张凳子给妈妈擦洗,

容易滑倒,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而且卫生间在厨房里面,

没有洗手的地方,

洗漱、洗衣服、洗菜都只能

用厨房的水槽,卫生隐患很大。


妈妈喜欢热闹,

为了给她更大的客厅空间,

方便周末时同事朋友来聚聚,

康达把整个空间打通,去掉了自己的卧室。

没了卧室,

康达每晚只能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休息不好,黑眼圈浓重。


家里窗户多,空间大,冬天开了暖气,家里也只有12度,冷得不能住人。


只好在供暖期去外面租房子住,可妈妈每天都想回家。


也因为空间的打通,原来四梁八柱的设计不复存在,房间数减少了,导致妈妈时常不认这是自己的家。


康达只好一遍遍带她去门口看门牌号。


所以时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妈妈:这不是庆平,你不要胡说。我回去了就。

旁人:去哪儿啊?

妈妈:我家。这儿是喜鹊胡同。这儿不是庆平。

康达:你看看门口那树,看看环境你就知道了。门口那儿有门牌我给你看一眼。

妈妈:我知道,门牌不能错。

康达:庆平30,这是不是咱们家。

妈妈:是。

康达:这棵树是不是北京站的?

妈妈:是,这树几十年了也。


经过一天天的寻找,一天天的重新认回,康达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明白了老房子对于妈妈的意义:“她其实比我们更怕,忘了我们。”


因为老房子周围,都是熟悉的人和事,能不断提醒她,这是她的家,这些是她的家人。她意识到自己在忘记,也想努力地记住。


康达有些自责,亲手设计的房子,本来是为了让妈妈住的更舒适,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弄丢了妈妈记忆中的家。


所以他第二次改造房子,为了更方便妈妈的日常起居,也为了找回妈妈记忆中的庆平30号。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如果这一个“孝”字,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空间,甚至是生活和工作的代价时,你还能坚持吗?


如果说你所做的一切看不到任何转机,甚至只会越来越糟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吗?


康达还在坚持着。


即使妈妈在后来被查出肺癌晚期,可能没有多少时间了,他也依旧坚持着。他说,这是妈妈最惦念的家,也可能是她人生落幕的地方,他希望妈妈人生的最后时光是温暖的。

妈妈因为咳嗽入院抢救,被查出肺癌晚期


为了让妈妈早点回家,改造进程非但没有停下,反而在加快。


从暮春三月到晚秋十一月,设计师花了9个月来改造这间老房子。


回家的那天,康达推着妈妈,心里有点忐忑:房子被改成什么样了?保暖问题解决了吗,妈妈不会再在冬天被冻着了吧?妈妈能接受改造后的样子吗?


这是改造后的平面图和妈妈记忆中的平面图对比:


恢复了四梁八柱的构造,重新变成了5间房,正门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和妈妈记忆中的比较接近了。


而房子的外立面,恢复了古色古香的外貌,以原始木柱的颜色为主调。妈妈说,“木头像原来的颜色。”

大黄还在门口看家


院子的角落是一个花圃,

像极了妈妈记忆中的小花园,

种着丁香和几十年的月季花。


玻璃是定制的,用了三玻两腔(三层玻璃,有两个真空层)的玻璃,属于保温性能最好的玻璃,玻璃上又加了保温膜,冬季保暖,夏日防晒。


窗框也是定制的,用了竹钢的材质,能和木结构结合的比较好,不再容易因为木头热胀冷缩产生的缝隙而漏风。

这个木制窗台其实是无障碍通道的扶手,另一侧的家具都是圆角,能保障安全。


整个房子的供暖系统也是重新打造的,地暖是主要热源,空调作为补充热源,门窗保温性增强了,所以房子里面的温度达到了22度。


进入客厅,一眼就能看到屋顶的原始木制结构和客厅正中间的老茶几,那是外公留下的老物件。

浅蓝色的墙壁是专门咨询过阿兹海默症专家的,能舒缓放松妈妈的心情。


爸爸妈妈的卧室里增加了很多储物空间,

不用再和以前一样杂物堆满角落。

两个老人的床可分可合的,

更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静静享受阳光洒进屋子的感觉。


左边床头颜色稍深的那片墙,

其实是个隐藏梳妆台,

可以晚上放药丸和水,

方便妈妈吃药。


厨房采用的是自然采光,

在上方用钢筋混凝土浇出了一个带天窗的屋顶,

康达可以偶尔上来喝杯咖啡。


还能在做菜间隙,

透过窗户,

看到花圃里盛开的月季


餐厅最显眼的地方,

是妈妈之前旅游时买的一幅画,

背面是电视机,可以在吃饭的时候转过来。


淋浴间有了牢固的把手,

方便妈妈搀扶着站起来。

吸水瓷砖防滑,墙面用的是抗菌材料。洗衣机、烘干机等设施都很完整。


卧室和餐厅的上方,多了两个阁楼。


一个是康达的卧室,一个给护工(康达的表姐)住。康达不用再睡沙发了。


整个屋顶的木结构被打磨了一遍,又上了一层清漆,有了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康达还能直接从阁楼望向客厅,方便观察妈妈的状况。


难的是改造后的房间,

没有很多明显的异于常人的设施,

这是为了让妈妈觉得,

自己不是一个病人。

但又处处为她的不便考虑,

比如适合她轮椅高度的座椅。


比如为她量身打造的家庭智能系统:


能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调节光照,晚上九点半会自动调暗,暗示可以睡觉了

零点以后,自动启动夜灯模式。


康达一边带着她到处参观,一边轻抚她的头发。他说当马拉松快到终点的时候,才突然觉得怎么做都不够了。


几十年的老槐树承载从小到大的记忆,如今还在门口郁郁葱葱的,康达却生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伤来。


可能不仅妈妈在找“回家”的路,康达和爸爸也在老房子里寻找曾经的记忆。


他和妈妈都是一样的人:一遍一遍找自己的家,不是怕忘了老房子,而是怕忘了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岁月。


曾经你一点点把我养大,如今,我带你回家。


康达:妈,以后这些花你来打理。我挑水,你浇花,成吗?

妈妈:我打理,可以,没问题,不就这些花吗。

 

康达:妈,你觉得怎么样?

妈妈:好,暖和,你看,这花多好。


康达:妈,北京站的钟声又响了,这是我们家吗?

妈妈:是。

文章转载授权自大门Doors(ID:yxxjk1)




晚安,早点睡

: )

睡不着的就和初音聊一聊

你最舍不得忘记的一件事?


且听且说属开始吧旗下自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