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有“小甘肃”之称的由来 / 文 :张仲

 阳关残雪 2017-02-23


敦煌有 “小甘肃“ 之称的由来    /  文 :张仲


                                 

敦煌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县建郡以来,汉王朝为了扼守河西,开拓西域的战略需要,便在敦煌地区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其中移民屯垦便是最有效的实边措施之一。因为移民屯垦,可以“因田效谷,因地为粮,因民卫兵,因屯为守。”所以从西汉以后,历史统治者都不断向敦煌移民实边。如《前汉书·平准书》记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一次向西北(包括敦煌)扩充士兵六十万人屯田,这在当时确实是了不起的举措。又汉武帝征和中(前92-前89年),因“戾太子事件”而将参与其事的官吏和士卒“皆徙敦煌郡”。在汉哀帝时(前6-1年)又把以反道惑众的司隶校尉解光,骑都尉李寻徙于敦煌。后来敦煌地区的望族如索氏、张氏、氾氏、翟氏等,都在两汉迁入敦煌后而发展起来的大族。再如公元376年,前秦苻坚统治敦煌后,一次由江汉及中州一带向敦煌移民一万七千余户,这是继汉武帝之后,敦煌又一次最多的移民,它使敦煌人口达到了历史上少有的高峰期。不过这种高峰期持续时间不长,到了公元405年后,随着西凉王李暠国都由敦煌迁往酒泉,同时又将两万余户东迁了(内有七千余户是李暠新招纳的流民)。而真正扎根敦煌的则所剩不过千余户。综观敦煌历史,在移民这个问题上,持续时间较长,人数较多,涉及地域较广,真正扎根敦煌的移民活动,要属清雍正四年到七年(1726年-1729年)的这次移民最为成功,它奠定了近代开发敦煌的基础。所以人们经常说:“近代敦煌人民是由甘肃五十六州县走来的。”清代光禄少卿汪隆在他的《敦煌怀古》一诗中这样写到“宋元边土成荒裔,无复编氓万里臣”,“清时代宇重开辟”,“披榛又启敦煌境”。对这次移民重开敦煌的功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兹将这次移民的经历过程,简述如下:

敦煌历史上到了明代正德、嘉靖朝期间,由于受沙州以南瓦刺族和西面吐鲁番的侵扰,使当地居民被迫几次内迁嘉峪关内耕牧,(最多一次为嘉靖七年共迁4500余人)遂使敦煌呈现出地旷人稀,经济衰败的荒凉景象,也失去了昔日西域交通中转站的地位。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明朝政府在“闭关绝贡”的主张下,第二次封闭嘉峪关后,敦煌遂被吐鲁番族(今维吾尔族)完全占领,成为游牧民族的放牧地,从此极负盛名的敦煌,一下子变成了“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区了,旷无建置达二百年之久。这也是现存莫高窟五百多个洞窟中,有元代的洞窟,也有清代开的洞窟(如11228窟)惟独没有明代洞窟的原因。由于这里原住的土著居民大量内迁,继占领者吐鲁番族信奉伊斯兰教,不可能营建佛教洞窟了。

清康熙时开始经营西域,嘉峪关外的地域渐次得到恢复。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在玉门。安西一带设立赤斤、靖逆二卫。雍正元年在敦煌设沙州所,两年后升所为卫,瓜沙地域全部纳入清帝国的统辖范围,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川陕总督岳钟琪,巡边到古沙州地,他见此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垦荒。于是奏请清政府向这里移民屯垦,以备军需。奏准后即派汉兴道尤汶来沙州督理屯田。当年起即由当时甘肃(包括宁夏、青海)所属“平、庆、临、巩、甘、凉、西等七府及肃州厅”五十六县开始移民,来敦屯垦。按当时的规定:移民开荒50亩为一份地,以一份地称一户,也就是一个纳粮户。截止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移民结束,共计开田120250亩,合2405户。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敦煌移民2405户的由来,实际上它不是户口的“户”,而是纳粮的田亩户。

当时对移民的安置办法是:为了照顾不同州县移民的习俗和语言的方便,仍按原籍州、县集居耕种。以敦煌的党河比照在甘肃的黄河为界,将黄河以东各州县的移民,安置在党河敦煌段东岸及西岸的上游;把黄河以西各州县的移民安置在党河西岸的下游地区。这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方言区,叫河东话和河西话。大致河东话接近今陇东平凉一带的语言,河西话则近似现在酒泉地区的语言。移民屯耕之初,实行坊隅制度,将屯垦区分为六隅(东南隅、中南隅、西南隅、东北隅、中北隅、西北隅)、五十六坊(按当时甘肃56州县划分),并以原籍州、县名,命名他们居耕的地名。如移民原由平凉县、武威县迁来的则他们的居耕地就叫平凉坊、武威坊……。至今敦煌农村的地名绝大部分仍沿用甘肃旧县名,如岷州、肃州、清水、陇西等,即源于此。另外后来在党河东岸还出现“新肃州”、“下渭源”等坊、村名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移民结束后,又陆续迁来的新移民,因为在原州县坊已无耕地安置,故另辟空地安置,将他们的耕种区在他们原州县名前冠以“新”、“上”、“下”、“东、西”等限定词,以示与坊、村名的区别。在划定区域开荒垦种的同时,还组织人力疏浚党河,开渠饮水,扩大灌溉面积,先后修成永丰、普利、通裕、庆余、大有五条水渠(后增至十条),计长389市里,又分数十条小渠,形成支渠与农毛渠纵横交织,让新开的十二万多亩良田,均沾水利,使百年荒原成为平畴畸错,村树茂密的耕作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坊又先后修建了带有社团性质的坊社庙,作为春秋二季酬神和平常集会议事的地方,每庙都推选本坊有声望的乡绅担任会首。所以旧时人称“敦煌庙多”,有“三步两道桥,一里五座庙”的农谚,即源于此。在建庙的同时,有的坊还建有防御性的碉堡,如至今仍在叫的秦州堡、肃州堡、河州堡、高台堡等等,都是移民后的产物,这些坊、庙、堡的建筑,构成了一整套统治体系,它对强化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除农村按甘肃各州县命名坊、村外,城镇也按州县命名街巷,当时敦煌城关分三关24巷,所以城内有兰州巷、洮州巷、礼县巷、秦州户、西和户等,至今仍在沿用。所以在建国前人们称敦煌是“小甘肃”就是这个原因。因为现在敦煌人的远祖是270多年前由甘肃各州县迁来的,他们保持了甘肃各县的生活习惯和语言特色,今天和老敦煌人见面就等于和原甘肃各州县的人见了面,这岂不是名符其实的小甘肃吗?

 

常书鸿油画《四月八庙会》

 

 本刊主编杜永卫先生访问张仲老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