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一封信的回答

 空谷传响 2017-02-23

  悼念 “瑞典王维”、诺奖诗人特朗斯特罗姆
    当地时间3月26日,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因中风在医院去世,享年83岁。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被认为是战后最伟大的诗人、作家之一,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诗人北岛认识30年的好朋友。 2011年,特朗斯特罗姆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北岛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说:“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他多少有点像个隐居的炼金术士。我这样说,并非指他脱离时代,而是指他忠实于自己,忠实于内心沉静的力量——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如何引导强大的动力穿越生与死的黑暗。”

    在北岛看来,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特朗斯特罗姆是实至名归,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特朗斯特罗姆大于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给不给他,他都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瑞典语系、后移居瑞典的诗人和翻译家李笠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将特朗斯特罗姆作品翻译成中文。

    李笠在接受采访时说:“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喜欢从乘坐地铁、在咖啡馆喝咖啡、夜间行车、林中散步等等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通过精准的描写,让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然后突然更换镜头,将细节放大,变成特写。飞逝的瞬息在那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并散发意义,展露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远变成近,历史变成现在,表面变成深处。”

   李笠认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有点像中国唐朝诗人王维的诗,“但他是一种对后工业社会的直观感受,王维写的‘鸟鸣山更幽’这种意境,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中也有,但他写的是‘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这种力度是前者无法比拟的。”


 

                   对一封信的回答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在底层抽屉我发现一封26年前收到的信。一封惊慌中写成的信,它再次出现仍在喘息。

   一所房子有五扇窗户:日光在其中四扇闪耀,清澈而宁静。第五扇面对黑暗天空、雷电和暴风雨。我站在第五扇窗户前。这封信。

   有时一道深渊隔开星期二和星期三,而26年会转瞬即逝。时间不是直线,它甚于迷宫,如果紧贴墙上的某个地方,你会听到匆忙的脚步和语音,你会听到自己从墙的另一边走过。

    那封信有过回答吗?我不记得,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大海无边的门槛在漂荡。心脏一秒一秒地跳跃,好像八月之夜潮湿草地上的蟾蜍。

    那些未曾回答的信聚拢,如同卷层云预示着坏天气。它们遮暗了阳光。有一天我将回答。在死去的一天我最终会集中思想。或至少远离这儿我将重新发现自己。我,刚刚抵达,漫步在那座大城市,在125街,垃圾在风中飞舞。我喜欢闲逛,消失在人群中,一个大写T在浩瀚的文本中。

(北岛 译)

 

        ——中国诗歌圈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