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外线杀菌器是怎样杀菌消毒的?

 水处理王工 2017-02-23


紫外线杀菌器是怎样杀菌消毒的?

紫外线杀菌器的基本原理

紫外线杀菌器属广谱杀菌类,能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结核菌、病毒、芽孢和真菌。紫外线为波长介于16-397nm的电磁波,其光子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电离,故属非电离辐。根据波长可将紫外线分为A波、B波、C波和真空紫外线。在波长160-200之间,真空UV对于TOC的去除十分有效,波长在185nm时,TOC去除率最高。消毒灭菌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在此波段会产生足够剂量的强紫外光照射到液体或空气中,瞬间破坏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细胞组织中的DNA、RNA,当病毒或细菌在此波段照射下,吸收超过6000-10000U.W.sec/cm2的剂量,其生命中枢DNA(去氧核糖核酸)即遭破坏,使其立即死之或丧失繁殖能力。在水处理设备里面必不可少。


UV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1. TOC去除  

  2. 消毒杀菌  

  3. 臭氧

  4. 分解  

  5. 氯和氯胺的去除 


紫外线杀菌设备参数特点:

1.能迅速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2.通过光解作用,能有效降解水中的氯化物;   

3.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4.占地面积小,处理水量大;

5.无污染,环保性强,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6.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设备安装方便; 

7.利用光学原理设计独特的内壁处理工艺,使腔体内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紫外线,使杀菌效果成倍提高。


注意事项及使用说明

1.紫外线不能直接照射到人体的肌肤; 

2.紫外线对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在20℃以上,照射强度较稳定;在5~20℃之间,随温度的上升照射强度增加;相对湿度60%以下时,杀菌能力较强,湿度增至70%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降低,湿度增至90%时,杀菌力衰退30%~40%。   

3.对水进行消毒时,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水流过时接受90000UW.S/cm2以上的照射剂量才能使水达到有效消毒。   

4.紫外灯管和套管表面有灰尘和油污时,会阻碍紫外线透过,因而应经常(一般两周一次)以酒精、丙酮、氨水作擦拭。   

5.灯管启动时,加温至稳定状态需数分钟,端电压较高。关闭后若立即重开,常常较难启动,且易损坏灯管并减少灯管使用寿命,故一般不宜频繁启动。



水处理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