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住三句话,吃透《逍遥游》

 老刘tdrhg 2017-02-23
    《逍遥游》以其汪洋恣肆的笔法和深奥玄妙的思想成为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硬骨头”。在这两者中,对作品思想的全面把握是深入鉴赏的基石,如果对作品的思想把握不全面,那丰富的想象、夸张的形象、荒诞不经的故事都只是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小丑戏,只有真正地理解了庄子的思想,那才会体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以下几句话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有必要加以重视。

一、“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 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这是一段很整齐的排比句,三句之间在语义上层层递进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与上文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的议论遥想呼应,都讲了一个“积”的问题,明确地表达出“小成则小待,大成则大待”的观点。这样将前后串联起来看,思路就很清晰,作者不是在强调“万物皆有所待”,而是在讲要修成大境界就要有“大待”。这从他对大鹏的描绘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很羡慕鲲鹏的境界,所以将它们描绘得雄奇壮丽、气势磅礴;他也很鄙视世人的浅薄,所以把他们比作“蜩与学鸠”,发出了“之二虫又何知!的哂笑。从这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庄子的精神追求——他要像鲲鹏一样“绝云气”“负青天”,超脱于世俗之上,既使历尽艰难,既使遭到世人的嘲笑,他也要去追求。

    如果定要说作者讲“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那么,成为至人神人圣人也是有所待的(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这些庄子最推崇的人不就都无法逍遥游了吗?


二、“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遇到了一个永恒的难题,他发现人的智慧是受到限制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他想要的是大智,然而自然赋予人的却是“小年”!多么吝啬的造物!多么让哲人尴尬的事实!《盗跖》篇中就有这样的话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人生太短暂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悟“大道”,与那长寿的冥灵和大椿相比,人就像那春生夏死的蟪蛄和那朝生暮死的大芝,那么,人的智慧和那冥灵、大椿相比该是多么的可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人也是如此,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就无法达到智慧的通达,啊!可悲啊!我们仿佛听到了庄子的哭泣!斥鴳嘲笑大鹏,说自己做到了“飞之至也”,不也太可笑了吗?这样的智慧怎能不“见笑于大方之家”呢?小知的境界显然是无法和大知相比的。应该说,“众人之中就有庄子本人,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悖论和宿命。
在“小大之辩”中“年”的区别只是因由,“智”的区别才是根本,是核心问题,不要将二者并列看待。

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在选文的第三自然段中,庄子先用“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否定了“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四种人,认为他们亦如斥鴳一般智慧不足,境界不高;接着用“斯已矣”、“犹有未树也”否定了宋荣子;又用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否定了列子的御风而行。那么,什么才是“逍遥游”呢?庄子给出了三个抽象的标准:“无己”、“无功”、“无名”,仅仅知道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还不足以吃透文意,为了加深理解,我们不妨用“推背法”探求一下这三个词语的外延。前文所讲的几种人中,何人求功求名?显然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四种人,他们的做法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显然是背道而驰的;何人有己呢?应该是宋荣子和列子了。宋荣子虽然“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但此君的“犹然”而笑却透露出他仍然有“有我”之心,自我感觉比世人优越,不免流于浅陋。列子虽然不掺和道到世俗的纷扰之中,也不像宋荣子那样嘲讽世俗,却弄个“御风而行”,使自己得以免乎行,说明他还受制于肉体的拖累。那么“无己”当然是把自己忘掉,回到大道之中,于大道成为一体,这才能“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才是游于无穷的逍遥境界!

    综上所述,《逍遥游》讲了庄子的一种追求,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旁礴万物以为一”,这种境界能使人真正看清自己的局限,这种境界只有“无己”“无功”“无名”之人才能达到,它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达到了便可逍遥自得,神游于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