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邓派篆书流变(十三)

 脩心 2017-02-23

赵之谦:北碑入篆,仪态万方

  “稼孙竭半载心力为我集印稿钞诗,搜散弃文字,比于掩骼埋胔,意则厚矣。然令我一生刻印、赋诗、学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这是赵之谦在好友魏稼孙为其所辑印谱所作的跋语。透过这直爽诙谐的言辞,一方面我们为他能有稼孙这样的知己感到欣慰。赵之谦对于自己的印作并不珍惜,正是由于稼孙先生的多方搜集和妥善收藏,才使后人获观更多的赵氏佳作,可谓功莫大焉。另一方面,这番话也流露出赵之谦对艺事颇为不屑的态度,甚至是与父母之期望相背离的。其近乎气恼的口吻并非调侃,而是发于内心的呐喊。可在中国艺术史上,赵之谦又是极其少有的通才:于书法,精通楷、行、隶、篆;于绘画,擅花卉、人物;于篆刻,更是独辟蹊径、开宗立派的一代巨擘。与历代书家相比,他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诗、书、画、印等不同领域中,以极为通透的创作感悟将其熔为一炉,使其相互借鉴、生发、激活。这体现出他对于艺术“广而化之”的融会理念和高逸境界。那么,他丰硕的艺术成就与“耻为艺人”之间的矛盾自是耐人寻味。

  赵之谦虽只活了短短的56年,但却无疑是晚清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他志在“治国安邦”,与科举入仕相比,书画、治印只是生平余事罢了。然而造化弄人,直到四十多岁时,他依然会试落榜,无奈只得捐一县令。此后宦游江西十余载,操劳公事,卒于任上。身为官宦,他的一生是清贫悲凉的,可正是他不屑为之的艺术为其赢得了巨大的身后名。此又为其幸也。赵之谦在书法上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魏碑创作的深入及拓展。所谓深入,是指在他之前并没有书家主攻魏碑这一书体,包括邓石如、何绍基在内也只是偶有涉猎而已。赵氏则对于龙门造像、云峰刻石、《张猛龙碑》等北朝石刻施以巨力,成就斐然。而他篆书的最大特点即是魏碑元素的成功融入,可称为“拓展”的重要表现。这种全新的创作理念使他成为“邓派”书家群中走得最远的一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其篆书的演变历程,本文将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1.四十岁前:以邓、吴笔意效“二李”体格

  自乾嘉时期以后,习篆渐成风尚。很多书家在学书之初即把篆书作为根基,由《说文解字》入,以求“通六书、谙训诂”。赵之谦早年的篆书受时风影响,在笔法上宗邓、吴两家,兼学李斯、李阳冰,故而在结体上亦近于秦篆。秦刻石由于年代久远,所存世者或漫漶不堪、或摹刻失真,因此赵之谦认为,借鉴本朝名家之笔意来临摹古刻石,才是行之有效的学篆法门。在清代的篆书名家中,他首推邓、吴。这在他的《临峄山刻石册》题跋和《章安杂说》中都有论及:“《峄山刻石》北魏时已佚,今所传郑文宝刻本,拙恶甚。昔人陋为钞史记,非过也。我朝篆书以邓顽伯为第一。……即用邓法书《峄山》文,比于文宝钞史或少胜耳。”又:“近日能书者,无过吴熙载廷飏,邓完白后一人也。体源北魏而藏其棱厉,出以浑脱,然知者希矣。篆法直接完白,刚健逊之。”

图一

图二

  赵氏所临《秦泰山刻石》(见图一)横幅无年款。然临毕正文后,书家在界格中钤印文“赵之谦同治纪元以后作”,可知此作最早书于同治元年(1862),其34岁以后。此行书落款极似何绍基,当作于同治初年,其35岁前后。此作用笔沉雄老辣,以顿挫涩行来表现原作高古的金石气,起笔重、收笔轻,墨色变化自然,苍浑中寓灵动之气,且尤得邓书之刚健,可谓少年老成。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横画起笔处非用“回护”之法,而是先纵向下按,随后再侧锋横拉。这是典型的魏碑笔法。这一特点在其40岁以后的书作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另有《篆隶二体书团扇》(见图二),约书于其40岁左右。篆书部分乃节临李阳冰《城隍庙碑》,线条瘦劲有力,走笔畅达无碍,体势张扬。无论在笔法还是气韵上,此作均具北碑之宏大峭拔气象。其点画之细或许是为了贴近原作规模,其蜿蜒回旋当与吴让之的影响不无关联,但作品中所传达的精神和新意又远远轶出了上述诸家。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