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勤耐苦”的胡传

 waiwlu 2017-02-23

提起胡传,知道的人大概不少。可能主要是因为他是胡适的父亲。

胡传(1841-1895),字铁花,一字守三,号钝夫,安徽绩溪人。胡传一生,三次娶妻。第三次娶的,是本县的冯氏,名叫顺弟(一看就是渴望儿子,类似的人名还有跟弟、来弟、招弟、压弟。因为是女名,所以弟或作娣)。冯顺弟就是胡适的母亲。

(胡传四十七岁小象

胡传生于茶商之家,到他父亲时,已经在川沙、上海开了两家茶叶铺。胡传虽然少志于学,人也用功,但因适遭洪杨之乱,直到二十七岁才考取秀才,随后参加乡试即落榜,一番徘徊,入上海龙门书院,问学于兴化刘熙载。

不过,胡传此后的举业,并无起色,四次乡试皆不中。在龙门书院期间,他对舆地之学很感兴趣。光绪七年(1881)初,四十岁的胡传准备去东北游历一番,“著书详言其形势,……补古今舆地图书之缺”。然而,孤身前往,殊非易事,他决定“先赴京相机会”。

(江南贡院,胡传的伤心地)

七月初六,胡传到天津,先拜访了同乡好友,已为李鸿章奏调,正在办海防及中外交涉事的章洪钧(字琴生)。几天后,抵达京师,见到了自己的从兄胡宝铎。

听说胡传想出关游东三省,胡宝铎表示,新补了太仆寺卿,正在督办吉林三姓珲春边防的吴大澂,和自己是科考同年,可惜“并未接言谈,通书信”,恐怕力量不够(一笑),不妨问问章洪钧,看看他有没有办法。

章洪钧回信,让他去找同年好友张佩纶,请张给吴大澂写一封信。张佩纶时为翰林院侍讲,频频上书言事,圣眷正隆。他和吴大澂同为清流健将,交情不浅。

(张佩纶)

光绪七年闰七月间,在和胡传进行一番交谈过后,张佩纶给吴大澂写了一封介绍信。信中说:

胡铁华明经,安徽绩溪人,其从兄宝铎观政郎曹,与公戊辰同年。铁华尝从融斋先生于龙门书院究心当世之务,闻东三省为国家根本,而吉林尤边塞要冲,平日讲求舆地之学,欲一往观其形势。节衣缩食得百余金,顾薄笨车以行。其友章琴生编修洪钧,乃佩纶辛未同年,谓边地荒凉,军防严密,不上谒军门,恐珲春三姓各扼塞力,且不能自致,故属佩纶一言为介。……

望以为可教而进教之,幸甚。章编修为合肥相公奏调至津,人甚笃实专一,交游良寡,铁华与章同县,殆至契也。

信里的“铁华”就是铁花。“华”是花的古字,本象花朵盛开之形。古书里的“花”字多写作“华”,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中的“华”就是指花。那时候的读书人,在小学上都有点造诣。

张佩纶在信中主要提到了两点:第一,胡传的从兄胡宝铎,和吴大澂是戊辰同年。这一点不重要,胡宝铎自己也说和吴大澂不熟。第二,胡传和章洪钧同乡至好,章洪钧颇为李鸿章看重。这一点很重要。如姜鸣先生所说,其时吴大澂正积极奔走于李鸿章之门,以求大用。

李鸿章)

不过,这封信说得比较隐晦,一则说胡传想去吉林“观其形势”,一则说“望以为可教而进教之”,只是隐约表示,如果觉得此人可以,不妨留下效力。这是因为在交谈时,胡传曾向张佩纶提出,“今但请以游历为言,不敢遽有奢望。”

尽管力量不够,胡宝铎还是自告奋勇地修书一封。同门姚子良也很热心,请曾受业于吴大澂的彭福孙代为介绍。八月底,四十岁的胡传拿着三封介绍信,扑奔正在吉林宁古塔防边的吴大澂,开始了他的东北之旅。

十月间,张佩纶再次给吴大澂写了一封短札:

胡君传与敝业师夏寿人同在龙门,其去吉林,欲在麾下自效,佩纶未敢力荐,愿私布其下忱,傥可收录,乞即与六厩马群并供驱策耳。

这个时候,他已明确表示,胡传此行是“欲在麾下自效”。张佩纶还提到,胡传和其业师为龙门书院同学。说到这一层,当然是希望吴大澂能将胡传留用。

(吴大澂)

十月十六日,胡传抵达宁古塔,不巧,吴大澂到珲春阅兵去了。过了十天,他才见到了吴大澂,吴当即表示:“边方荒僻,往往数千数百里里无人烟,子孤身难以游历,可留我营徐图之。”次日,就发下委札,随同阅边。很给面子。

十一月初,胡传跟吴大澂去三姓阅边。一行数人,坐马爬犁,几百里的路程,“夜则宿岸侧,以斧伐薪,群烧火以自暖,凿冰取水以饮,烘干粮以食,各卧爬犁中。冷不可耐,则各出所带高粱酒暖而饮之,或向火以旦。”想想都觉得冷。我这样的瘦子,不怕热,就怕冷。


(马爬犁,通风良好的交通工具)

光绪八年(1882)三月初八,胡传奉命到嘎牙河东的深山老林中查编保甲。十二日,吴大澂在一封书信中提到此事:

弟近派巩军营务处鲍丞兰微、贡生胡传、都司胡世贵携带素册,前赴东大山内,将各处葠(即人参的“参”)营大小窝棚编查一次,令其连环取保,每人各给腰牌一面。如有不安本分之人向各窝棚勒索盐粮,即令递相传报,由守卡官弁带勇进山,密拿严办,其情愿自新改邪归正者,随带出山,量为安插。鲍、胡诸君素知大体,能耐劳苦,当可细心稽察,不致多事也。

当时吉林山中土匪甚多,经常强迫葠营接济。吴大澂认为胡传等人“素知大体,能耐劳苦”,所以派他们入山清查葠营棚户,编为保甲。看来,吴大澂对胡传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胡传会做人。他平素谦虚低调,不与人争,遇到难事,又首当其冲。九月初三,吴大澂附片具保,说他“宅心纯正,识力俱坚,平日讲求经世之学,于边土风俗,山川地方利弊瞭如指掌,不务空言,论其学问志向,有体有用,实足为国家干济时艰,不仅备牧令之选”,请求朝廷破格擢用。九月十五日,上谕胡传以“以知县留于吉林,酌量补用”。

这一待,就是近五年的时间。直到光绪十二年(1886)五月,胡传才因母丧返回故里。

就在胡传居乡守制的时候,冯顺弟和她的姑姑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了他。姑姑介绍说:

听人说,三先生在北边做官,走过了在万里长城,还走了几十日都是没有人烟的地方,冬天冻杀人,夏天热杀人;冬天冻塌鼻子,夏天蚊虫有苍蝇那么大。三先生肯吃苦,不怕日头不怕风,在万里长城外住了几年,把脸晒的像包龙图一样。

“三先生”就是胡传,因为他字“守三”。记得以前听吉林(虽然清代吉林和今日管辖范围不同)的朋友说过,寒假回家,一下火车,仿佛天灵盖被拿掉了,寒冷彻骨。此后,我专门拿了这段话向其求证,答复是基本属实,还特别提到,东北的蚊子确实个儿大。

(电视剧《包青天》)

光绪十二年(1886)年底,吴大澂补授广东巡抚。第二年,胡传也来到广州。显然,他是冲着吴大澂来的。不久,两广总督张之洞和吴大澂会衔,委任胡传“勘琼州黎峒”,以便制定治理海南黎族地区的方略。

(张之洞)

于胡传而言,吴大澂是旧主,与张之洞却素不相识,张肯会衔,大概是吴大澂为之说项的缘故。吴、张是老友。

勘察工作持续了一个月。以一安徽人入南方烟瘴之地,其劳苦可知,据说胡传在五指山染瘴,差点丢了性命。回到琼州,疾病复发。幸亏他身体好,能抗住。胡传小时候就能吃,“啖饭粥倍群儿”,十四岁上已经跟成人差不多了。不过,几番折腾以后,还是元气大伤。

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廿二日,袁昶写信给张之洞说:

  窃闻函丈刻意训吏求材,而牧令中多不足以称指?。……吉林候令胡传徽州人朴勤耐苦,……敢冒昧上闻,如试之以事,不致或操守卑污,受业甘受劾责,所不敢辞也。

同治六年张之洞典浙江乡试,袁昶是进学门生。他向老师保举“朴勤耐苦”的胡传,请求“试之以事”。

  袁昶没有向张之洞说明的是,他和胡传是龙门书院的同学,就学期间,“切磋尤挚”。光绪七年,胡传初次抵京时,曾以“刘醒庵世兄属带讣文交袁爽秋同门,往拜而致意”,爽秋是袁昶的字。袁昶向张之洞保举,很可能是出于这一层同门之谊。

(袁昶)

袁昶的推荐信来得晚了点,胡传因为身体不好,已经回到了家乡。光绪十四年(1888)八月,吴大澂调河道总督,胡传又随往办河工。这年冬,河工合龙,吴大澂以异常出力奏保,得旨以直隶州知州分省补用。


(冯顺弟)

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胡传请假回家,和冯顺弟完婚。这一年,胡传四十七岁,冯顺弟十七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