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余华《活着》有感:忍受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江山携手 2017-02-23

读余华《活着》有感:忍受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活着》

《活着》是余华很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曾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还被张艺谋拍成过电影(因其中敏感的政治因素,没有公映)。在大学时,只是在同学看的时候,随手翻了几页,却没有认真的读过,昨天从晚上九点看到近十二点,一口气读完。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陪着男主人公富贵走完了坎坷凄凉的一生,几次泪流满面。觉得生活对这个家庭,对富贵太过残忍,可是谁又有权让生活不残忍呢?如果它非要以残忍相待,任谁也只能在残忍中活着。

读余华《活着》有感:忍受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故事是从作者遇到一个赶牛耕地的老人开始的,这个老人就是富贵,从午后到日暮,老人用半天的时间向人讲完了他的一生。一个在外人看来充满心酸、充满苦难的一生。可当福贵讲述的时候,那种淡然的神情,好像故事的主人翁并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福贵经历了家境的变迁和亲人的相继离世,年轻时是个败家子,吃喝嫖赌无所不干,最后赌博输光了祖上留下的所有的基业,他爹被他气死在粪缸上,怀着身孕的妻子家珍也被丈人领回了娘家。转眼间,福贵从一个富家大少爷,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除了老娘和女儿,一无所有。

还好,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畏罪自杀,而是选择了重新开始,像个男人一样把养家的责任担了起来。如果一个人能够放下自己的曾经,辉煌也好,堕落也罢,直面现实,对他而言,很难再有吃不了的苦,承受不了的屈辱。福贵放下少爷的身份去找龙二,那个设赌局骗走他的全部家产的人,可以称之为仇人,可福贵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求他租自己几亩田地。这个时候,得志的小人是很乐意,以施舍的姿态来羞辱落魄之人的,于是慷慨的把原本属于福贵的田租给了他。自此,福贵开始了一个贫农的角色,还好妻子又回到了他身边,并成为福贵日后苦难人生的最大扶持和精神支柱。

生活总是有它残酷的一面,在富贵振作起来,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他娘病倒了,他去给他娘请大夫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从此在战火纷飞中艰难求生。他结交了两个战友,一个死在了战争中,一个死在了文革中。命运之神似乎眷顾了富贵,他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如愿的回到了家里,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亲人。可是他哪里知道,这并不是命运的眷顾,而是捉弄。

回到家,听到的第一个噩耗就是老娘不在了,然后就是他身边的亲人相继离世。他的儿子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在老师的要求下,给县长的女人输血,结果遇到了无德医生,只顾着县长的女人,有庆因失血过多而死。

读余华《活着》有感:忍受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看到这里心痛不已。虽然生活的贫穷而又艰难,但有庆却有着乐观的心态。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跑。他爱他的家,他的亲人。

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天真地以为生活开始展露它美好的一面了。可是悲剧还是发生了,那样的猝不及防。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无形的诅咒,接着是女儿凤霞难产而死,妻子家珍本就有病在身,又因为失去儿女,最后抑郁而死,女婿二喜在工地意外而死,外孙苦根吃豆子被撑死。最后只剩下富贵自己,和一头也叫做富贵的老牛和他一起,在田里,在家里,在村西头……怀念逝去的人和事。

故事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在拉着牛耕地的时候不停的吆喝: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

“这牛有多少名字?”

“这牛叫富贵,就有一个名字。”

“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

“噢”老人高兴的笑了起来……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

看到这段的时候,把我看笑了,觉得这个老头好可爱。怎知,这些名字都是他离世的亲人,再去回头看时,一股涩涩的酸楚涌上心头,他一个人活在世上,得多么的孤独啊!他得有多么怀念他的亲人啊!

读余华《活着》有感:忍受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阿甘有句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豆,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口味”。有的时候,我们面对生活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富贵在面对各种苦难侵袭时,他只能默默承受着,任由整个人生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着前进,无从抵抗。

活着,承载了多少意义、情感和力量呢?什么是活着呢?又为什么活着呢?关于"活着",这样深远而又沉重的话题,似乎每一个语句都显得苍白无力,然而,活着是进行时,是你我此刻正在经历的状态,谁都无法逃避。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活着是一种状态,爱、恨、苦难、绝望、无奈、美好、希望……任何一个词语,都无法展现它的全貌。也许根本不需要用词语去描绘,就像富贵那样就好,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淡然的向人讲述自己一生的遭遇,淡然的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然后在夕阳下牵着牛慢慢的往家走。又或者像他的妻子家珍那样,坐在床上望着富贵,慢悠悠的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福分,只求每年都给你做一双新鞋。”我想这就是活着的最好的状态吧!

《活着》像是从那个古老的村落里,用唢呐吹奏的一支曲子,夹杂着欢愉和悲伤的曲调。在繁华落尽后的一片萧瑟中,展现出生命的意义,向我们倾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幸福与沧桑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的生命中,同样蕴藏着对美好的向往,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生活的力量。

读余华《活着》有感:忍受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有人说《活着》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可是它又不是在单纯的讲述一个悲剧。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而生活就是将打碎的东西重新拼凑起来,留给自己看。拆毁和建造同样需要勇气。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这是小说的结尾,其实,活着的人本身就是伟大的,他战胜了太多存在和不存在、发生和没有发生的意外。人的生命和万物在形式上是一样的,就如富贵和那只同样叫富贵的牛是一样的,本质上的区别就在于对生命的认知,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本能的,是对生命的召唤。不管是为了高尚的目标,轰轰烈烈地死,还是处于卑微之中,坚韧地活着,都是一种生命的尊严,不容亵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