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彩福利】看王明华老师如何写生“造景”(附写生步骤图)

 Tomxiao1961 2017-02-23










X

IAOBIANDEHUA

小编的话

王明华老师是我爱水彩论坛(http://www.)的核心管理人员之一,也是大家公认的水彩写生高手。之所以说他是“高手”,是因为他在写生过程中,并不会受制于写生对象的束缚,按部就班地去描摹对象,而会根据他的主观感受和画面的需要,对写生场景的形状、色彩等进行大胆的取舍、重组和“改造”,所以,他写生出来的作品往往与实景大相径庭,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原型”,但你又不得不承认,那是一幅很棒的写生作品。

下面的这几幅作品,都是王明华老师在云南一些很普通的场景里写生的。如果你仅仅看一下实景,恐怕连动笔的欲望都没有,但通过王明华老师的种种“造景”技巧,最终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了一幅幅优美生动的画面。

受王明华老师委托,由本人对其几幅作品的写生步骤予以解读,目的是能给水彩画初学者带来一些启发,但愿我的解读不要和他的思考相去太远、贻笑大方。

                                ——赵建铭

 


作品一 / 实景与步骤


实景照片

看实景照片,这显然是不同角度的两个场景,如果只画其中一个,都不免显得单调乏味。经过观察和思考,王明华老师决定将它们进行主观组合,使二者合二为一。这样,就会使画面有了远、中、近景的区别,使原本单调的画面变得更丰富、更有层次。



步骤1  在脑海里设计好画面的构图以后,开始起铅笔稿。在起稿时就要考虑到被组合物体的构成合理性,注意比例大小、高低错落关系。为了给右边的老房子留下位置,特意缩短了左边白色房子的长度,并且去除了绿色栏杆和黑色杂物。


步骤2  用湿画法画天空,上深下浅,上冷下暖,让天空有远过去的感觉,并用吸水纸轻轻擦出一缕云彩,注意空出塔状物和房子的形状(留白),在准备画树的地方用淡淡的暖黄色打底。


步骤3  接下来由远而近,依次画远处的树、中景的庄稼和近景的老房子,此时要注意各种造型的虚实、明暗和色彩的冷暖变化,在颜色半干半湿时画树的暗面和庄稼的简单细节,用刮刀刮出一些树的枝干。特别是前景处于阴影中的老房子,不能简单地处理成冷色或画成一片死黑,要趁湿加进一些冷暖色,使色彩既丰富又统一。


步骤4  刻画中景的塔状物、白房子等,注意其明暗对比不能超过前景的老房子。然后为前景的房子和柴草添加一些细节,并用较浓的冷暖色在屋檐处塑造出屋檐和瓦块的厚度。最后用加了白粉的颜料在近处点缀一些球形植物,使画面更加丰富耐看。


作品二 / 实景与步骤


实景照片

看实景照片,同样是一个很平常的景,仅有一座远山,一片麦田和两棵大树,和最后完成的写生作品相比,简直是两重天地。



步骤1  在起稿前首先在脑海中为画面重新设定一个基调。从实景照片看,原景基本上是冷色调,而写生者希望把它变成暖色调,以表现出温暖的阳光感。其次,为了使远山和近处的树木比例更协调,画家有意拔高了山的高度,而且将山峰由平缓变得突兀,同时适当放大了远处树木和隐约可见的房屋的比例。为了让单调的前景更丰富,还特意添加了一些较大的石块和一个人物。对前景的大树也重新设计了形状。


步骤2  用湿画法画天空。原景的天空没有云彩,画家用一笔肉色添加了一抹暖色的云彩。接着画远山,此时就要借助画家的想象力,将冷色的山画成暖色调,并趁湿或半干半湿时画出山体的皱褶和明暗,注意空出树干部分。紧接着用较重的暖灰色画出远处的树木,注意空出房屋部分。


步骤3  依次画远处的房屋(因为是远景要模糊处理,不要抠细节)、中景的麦田(也由冷绿色变成暖绿色),再为近处的地面铺上一层暖色并趁湿加几笔浅灰色,使地面色彩有变化。最后用偏暖或偏冷的灰绿色画前景大树的树叶。


步骤4  为树干添加明暗和枝条,画出近景的土堆、石块,仔细刻画点景人物和投影。最后在地面添加一些小的石块和杂草完成作品。


作品三 / 实景与步骤


实景照片

从实景照片看,这里也是一处很普通的场景,如果照实写生,那么画面无疑会显得杂乱和松散。经过仔细观察,画家调整了一下角度,决定把中景屋顶上的两座小房子作为刻画主体。为了让画面更集中,还有意缩短了下面那个屋顶的长度,忽略了门洞等细节。至于右边的屋檐和晾晒的玉米等,则作为次要部分作适当的虚化和弱化处理。



步骤1  有了以上的考虑,那么起稿就变得胸有成竹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实景中的两座小房子几乎一样高,为了使它们有错落感,画家有意识地拔高了其中一座,并将中间的一截矮墙也“改造”成了屋顶的形状,这样,就使两座小房子好像变成了三座,形成了上中下三层关系。同时,画家还将原来屋顶上的晾晒架、花盆等有用的部件,也“移植”到了小房子跟前。还有那三个烟囱的处理也是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步骤2  为了使画面色调和谐,画家用暖灰色画天空,为的是与下面暖灰色的房屋遥相呼应,注意空出右边和下面房屋的形状以及烟囱的亮面。用灰紫色画远山,并用干净的毛笔在中间的烟囱上面擦洗出袅袅炊烟的形状。


步骤3  一次性完成右边陪体屋檐和墙体的造型,同时完成晾晒玉米的铺大色阶段,注意虚实和色彩冷暖变化。用土黄和浅灰色刷出地面,注意留下一些飞白。


步骤4  精心刻画作为主体的小房子和烟囱,注意上下前后的明暗和色彩关系,在重叠的屋顶处留一些高光。


步骤5  继续完成二级屋顶、烟囱、梯子、花盆的塑造,相对于上面的小房子,这些东西的塑造应该稍稍虚一些。再为右边的玉米加几笔简单的阴影,最后用勾线笔添加一些电线、树杈、绳索等,使画面更丰富、联系更紧密。


作品四 / 实景与步骤


实景照片

和前面几个场景相比,这个景色应该是最差的了,要换了我是决然不会去浪费纸张颜料的,但善于“造景”的王明华还是把它改造出了一幅颇有山野情趣的风景小品。可以说,这里的实景只是一个参照物,而更多的则是画家本人的主观“臆造”——山脉的形状和色彩改变了,杂乱的树木被简化重组了,简陋的房屋被重新“装修”了,前景杂乱的灌木被开辟成了道路。因此,与其说这是一幅写生,还不如说是一幅现场“创作”。许多水彩画初学者在写生时很容易被对象所牵制,看了这幅作品的写生过程无疑会茅塞顿开的。



步骤1  起铅笔稿,按照自己的思路,大胆地取舍和改变写生对象,该简化的简化(树木),该突出的突出(房屋),该省略的省略(灌木)。


步骤2  自上而下画天空、山脉,注意空出主要的树的枝干。山的上面受光偏暖,山的下面背光偏冷。


步骤3  铺出下面树木的大色调,画出房屋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画出马路上的树木阴影,注意房屋的白墙和马路的受光部分要完全留白,这里是画面的亮点和“透气”的地方,如果也涂上颜色就会使画面显得很沉闷。


步骤4  仔细地勾画树枝,注意它们的结构和穿插关系,做到收放自如,高光部位也要大胆留白。为树叶和路面添加一些细节,最后用加了白色的粉红色(加白色是为了增强遮盖力)在树梢点缀一些花朵,以丰富画面色彩并增添春天的气息。





画家近照及艺术简历


王明华    湖南省祁东县人,毕业于湖南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我爱水彩论坛超级版主,贵州大塘写生部落酋长。


展  览

2007年水色空间——王明华水彩作品展(深圳美术馆)。

2012年水韵流彩——水彩作品三人展(龙岗文化中心展览馆)

2013年水色清华——水彩作品八人展(深圳麒麟画院展览馆)

2015年全国水彩邀请展(长白山水彩画院)


参  展

2001年作品《透过围屋的阳光》获鹏城金秋艺术节银奖。

2008年作品《故园情怀》入选广东省首届美术教师作品展。

2009年作品《物像的自语no.1》入选上海大东方当代油画作品展。

2009年作品《光与影》入选全国首届美术教师作品展。

2009年作品《平凡的日子》入选湖南省优秀水彩作品展。

2009年作品《车过故乡》获广东省第十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铜奖。

2010年作品《霜晨》入选广东省第五届水彩、粉画展。

2010年作品《霜晨》入选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2011年作品《垄上行》获广东省第11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银奖。

2012年作品《乡村意境》入选第二届朱家角国际水彩双年展。

2012年作品《曲靖阳光》入选智利国际水彩作品竞赛展。

2013年作品《走过老屋的土狗》入选第15届美国“飞溅”水彩竞赛展。

2013年作品《平凡的日子》获广东省第12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铜奖.

2014年作品《画廊一瞥》入选中澳水彩名家作品联展

2014年作品《陕北印象》入选墨西哥国际水彩双年展

2014年作品《风干的辣椒》获台湾华阳国际水彩双年展佳作奖

2014年作品《乡村意境》、《霜晨》入选“聚合复兴”——深圳艺术家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

2015年作品《午后》入选2015深圳水彩作品展。

2015年作品《黔东南五月》入选西部大地情油画、中国画美术作品展。

2015年作品《平凡的日子》入选第二届全国美术教师美术作品展。

2015年作品《山水意境》入选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彩双年展。


出  版

水色空间——王明华水彩作品集。


主  编

水色西塘——首届全国我爱水彩作品展。

第二届全国我爱水彩展作品集。

神秘梅山·水彩王国写生作品集。


策  展

水彩作品八人展(深圳麒麟画院)

水色西塘——首届全国水彩作品展(西塘展览馆)

第二届全国我爱水彩作品展(朱家角全华水彩艺术馆)

第三届全国我爱水彩作品展(山西晋城、太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