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好电影大纲的七个关键点

 木当归 2017-02-23
p457167306.jpg

当了20个月的学徒,结果就写了整整20个月的大纲。佛家说,开悟之前,砍柴挑水,开悟之后,挑水砍柴。在编剧的生活里,写故事大纲就好比砍柴挑水,是绕不过去的基本功。

大师傅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故事大纲的重要性。

首先,大纲是一个故事给人的第一印象,它透露了题材、情节、主题等关键信息,故事是好是坏,是旧是新,此时已见分晓。跟谈恋爱一样,第一印象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生死。

其次,大纲也是辗转于编剧、导演、投资人、演员等人之手的最常见媒介。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珍贵的,五千字的大纲二十分钟可以看完,五万字的剧本少说也得两小时,相较之下,前者甚至更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全貌的认识。

再者,修改大纲是成本最低、效果却最明显的一个阶段。想要改结局,在大纲里区区几百字了事,若在拍摄阶段,可能需要重新布景、重新拍摄、重新剪辑,耗资巨大。

下面就小结一下大纲写作的技巧和心得。大部分来自各位师傅的亲传,小部分来自个人体会。

1. 计算节奏

何谓节奏?概括来说,就是精心布置“起、承、转、合”的时间点(情节点)。我原以为这是件很屌的事,后来发现,这是新人最容易上手并做好的事。

方法很简单——找一部你想要模仿的经典电影进行拉片,把每一个情节点用一句话记下来。譬如,《杀手不太冷》的开场情节点是“里昂出场杀人(身份介绍);里昂初遇小女孩;小女孩全家遭灭口,里昂救下小女孩……”

你会发现,一部电影大致就是十几二十句话可以概括。而你,则可以先用十句话列出你故事的关键情节点,也许总计不到三百字,但你会对故事有一个全局的想象。

在此基础上,可尝试明确每一段情节点所需要达到的戏剧需求,譬如“男女主角要在这里产生误会、在那里重归于好……”

2. 扬长避短

大纲不是剧本,字数有限,总要有所取舍。标准很简单——在不影响故事流畅性的前提下,扬长避短。

何谓长?就是那些其他电影里没见过的、你已经想好的、十分有看点的内容。

何谓短?其他电影里常见的、你自己都没想清楚的内容。

譬如,你写的是催眠题材,那么对于催眠细节的新奇展示,就是大纲要突出的亮点。而在梦境里的打斗场面,若非视觉革命(《盗梦空间》),只是惯常拳脚,你就可以略写成“经过一番激烈搏斗”。

如此一来,大纲的详略程度和电影详略可能不完全匹配。譬如某一场戏,可能拍出来只有5分钟,却占了大纲十分之一字数,实属正常。

3. 突出主线

剧本的使命是指导拍摄,而大纲的使命则是吸引导演、投资方等一票读者。所以,大纲不求“全”,而求“精彩”。

完整的电影剧本,很可能有主线副线之分,且同时发生。但倘若双线互动性不高,拿掉副线对于主线故事的影响不大,则可考虑删去,避免在有限的字数里,干扰主线叙事。

对配角的处理,同样遵循上述原则。

4. 画面化

电影是通过声画来讲述故事的,所以优秀的剧本几乎全部是台词和画面,这和夹叙夹议甚至还有心理描写的小说有巨大区别。

新手在写大纲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用画面展示内容。当故事讲到一半时,硬生生地开始解释——

详细介绍某种概念、技术原理;

某个机构的职能;

某个角色的前史/性格/信仰(他谈过三次恋爱/一向是沉默寡言/信仰佛祖的人)

某个幕后真相(以“原来”“其实”等字眼为标志)

……

这种写法,除了画面难以表现之外,它还打断了阅读节奏,很容易让观众出戏。究其原因,是你所插叙的内容,都不是在“当下发生”,逼迫观众去切换对于时空的想象,甚至切换左右脑的感性/理性思维。

经验表明,如果你需要大段阐释,很有可能你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一般来说,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达个大概意思。如果你想不到这句言简意赅的话,那就……再好好想想。

5. 发生两次

已有之事,势必再有,这是客观规律。因此,想要让观众相信人物的举动,减少刻意的“编造感”,不妨提前铺垫细——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手法。

举个最老旧的例子,某一个反复出现的铁质酒壶(打火机或者ipod),在前半段以信物的身份担当了推进角色情感的功能,到最后则有可能拯救了主角的性命——在胸口的衣兜里默默挡下一颗子弹。

适当的铺垫,会让观众有一种前后呼应的快感。也让故事有一种完整感。

6. 惜字如金

大纲字数有限,所以容不得半点浪费。但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却很容易展开来写,让场景的百般细节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有时候甚至会细化到譬如A和B谁先上的计程车,主角当时在餐厅吃的是龙虾还是扇贝……在发散思考的过程中,这些细节会有助于我们去具象化每一个画面,激发更多的灵感,但当我们回头检视时,会发现很多细节对于主线故事是没有帮助的,甚至因为过于详细冗杂,干扰阅读。

大师傅说,细节是我们“过河”的工具,当我们跨过了河,就应该狠心“拆桥”。

另外,角色的名字尽可能简单好记,若是三个字的名字——譬如陆焉识——则不妨用“陆”字代替,以减轻读者阅读负担。若角色姓名出现一百次,你就省下了200字,而大纲有时候甚至只有2000字。

7. 逻辑关系

在剧本和电影中,一些不相关的场景可以通过剪辑生生地拼在一起,平行叙事,强制观众去接受,但在大纲阶段,读者很少有这种耐心,对于“一气呵成”的要求远甚于剧本。

这使得,要加强每一场戏、每一个段落之间的关联性。

最好的关联性,就是紧扣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因果关系。次之,就是空间和声、光效应上的呼应。譬如从喧闹的演唱会现场切至夜店现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要加强文字上的呼应,譬如“自那之后”。

以上写的都是纯粹的写作技巧,并不完全是故事创作技巧。关于“主题”“人物”等永恒问题的讨论,以后再撰文细谈。

作者:功夫查理,剧本医生/编剧学徒,在微信公众号功夫查理(kungfucharlie)上定期分享编剧笔记和影评

本文为功夫查理在拍电影网的专栏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