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模化牧场产房管理规范

 决不答应 2017-02-23


产房是规模化牧场重要的牛舍,分娩是奶牛养殖的关键环节,奶牛在产房内分娩产犊,繁衍后代,实现扩群和产奶,创造经济效益。产后是多种疾病高发的时期,很多疾病发生的根源都在产房。如何做好产房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制定产房管理规范,提高规模化牧场的产房管理水平。


  一、规模化牧场的产房

  1.硬件设施

  规模化牧场必须设置专门的产房。对于均衡生产的老牧场,按照每头牛在产房一周计算产房栏位,饲养密度不超过80%。对于新建的批量产犊的牧场,也必须尽量满足产房栏位;必须在开始产犊之前,完成产房设施的建设。

  2.保证产房管理

  配备足量的员工,接产人员、挤奶工、饲喂犊牛工及产房兽医等岗位必须相互配合。对产房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能够胜任各自的岗位。产犊季节必须保证24小时内有人轮流值班。

  3.保证产房舒适度,并进行评估

  设置产犊栏位,单栏饲养。产房应安静和舒适,避免让奶牛感到应激和威胁。铺设垫草提高舒适度,厚度不低于15cm。垫草要定期更换,每天定期喷雾消毒,以减少产褥期疾病的发生。保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制度。保证奶牛有充足而新鲜的饲料和饮水,饮水槽配备加热设施,冬天饮温水,每天清洗水槽。

  二、产房生产工艺流程

  1.产房管理目标

  (1)设置产犊栏位(至少9m2),单栏饲养。确保90%以上的奶牛在产犊栏位内产犊。

  (2)保证产房舒适度,提供足量的新鲜的TMR日粮和饮水,冬天能喝到温水;无应激和干扰;及时更换垫草和垫料,定期消毒,确保产房卫生状况良好。

  (3)做好产房管理,产犊季节时24小时内有人值班,并监督其工作效率和效果,确保产房运转良好。

  (4)顺产率>80%;助产率<><><>

  (5)犊牛出生24h存活率>95%,其中经产牛的犊牛>97%,头胎牛的犊牛>92%。

  (6)产道损伤比例,头胎牛<><>

  (7)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目标<><>

  2.转群制度

  为了减少应激,至少提前5天转入产房,确保所有奶牛在产房内分娩。一方面按照预产期转群;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早产牛在围产牛舍内分娩,每天必须多次巡视围产牛舍,尽早发现有分娩征兆的奶牛。奶牛即将分娩的征兆:母牛紧张、不安、转圈、频繁排尿;阴门肿胀、粘液清凉、流动性强;乳房水肿,充盈度好,充满初乳;骨盆松弛、荐部松弛、尾巴灵活。转群走专门的转群通道,务必耐心,避免奶牛摔倒。

  产后至少在产房内护理24h,完成产房内护理流程,并且胎衣必须完全排出后再转入新产牛舍。

  三、分娩管理

  1.分娩监测

  24小时有人值守,接产员要在5m~10m的距离内观察并及时巡视,或在操作间随时调用监控录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比如对于有难产迹象的牛,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密切观察母牛的行为、分娩征兆和分娩进程,至少每半个小时到现场观察一次。在分娩早期检查胎位,必要时矫正胎位。减少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大型机械的噪音,避免无关人员干扰。

  2.坚持让奶牛自然分娩

  坚持让奶牛自然分娩,控制助产率<><><>

  3.适时助产

  坚持让奶牛自然分娩,但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分娩早期检查胎位,看胎位是否正常。密切关注突然停止分娩或停滞不前的母牛,必要时适时助产。

  实施助产的“黄金法则”:(1)羊水破裂2h仍未娩出;(2)牛蹄露出20min后没有进展;(3)犊牛舌头发紫。一旦发现这三种情况中的一种,立即实施助产。

  4.标准的助产流程

  按照标准的助产流程实施助产,见图1。

  (1)做好消毒工作,对器械、水桶、助产绳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2)清洗奶牛后躯,并进行消毒;

  (3)最好把牛放倒;

  (4)顺着奶牛怒责和阵缩的趋势助产;

  (5)进行产道损伤检查;如有产道损伤,使用含消毒液的流水冲洗10分钟,必要时进行缝合。

  图1.标准的助产流程(引自Hulsen,《Cow Signals: Fertility》,2010)

  5.助产的注意事项

  消毒: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对助产绳进行浸泡消毒,助产设备清洗后消毒,接产员必须戴一次性长臂手套,并喷雾消毒。

  润滑剂:使用润滑剂,减少摩擦,避免损伤,润滑剂越多越好。

  慎用助产器:尽量避免使用大于95kg拉力的助产;拴牛的绳索使用双重绳索。从奶牛生理学的角度,合理的助产拉力是70kg~95kg,两个人所提供的拉力足以达到。助产器利用机械绞合的原理,可以提供680kg~910kg的拉力;而超过270kg的拉力就可以导致犊牛腿骨骨折。

  科学使用催产素:必须等产道完全开张之后再注射;正常剂量(30~50IU),严禁超量,否则抑制内源性催产素的分泌;间隔一段时间可重复注射。

  做好产犊记录:设置专门的记录表格,记录母牛号、分娩时间、产犊难易度、犊牛性别和牛号、是否早产、犊牛健康状况及是否留养、胎衣排出时间及是否胎衣不下等;特别是产犊难易度记录。

  四、产房内护理

  1.实施产后镇痛抗炎,科学治疗产道损伤牛

  对头胎牛以及经产牛中难产、助产、死胎、双胞胎、产道损伤、发烧和呈现病态的牛进行产后镇痛和抗炎,单针注射长效非甾体类抗炎药。

  产道损伤牛要及时处理,必要时手术缝合,给予局部治疗,全身性给予长效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

  2.补充营养液

  产后服用“益母保健汤”等保健汤剂或灌服营养液可以补充营养物质,恢复体力,防治代谢性疾病。

  3.科学补钙

  奶牛产后血钙水平持续降低,产后2天左右达到最低值,因此监测产后血钙水平,并对经产牛科学补钙,长效补钙和持久补钙。经产牛产后0h、12h分别投服博威钙,防治产乳热。

  4.促进胎衣排出

  产前每天通过日粮补充至少1000IU维生素E,如果达不到,产前21天内分三次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产后立即补钙,注射催产素(产后0h、6h各注射30单位)促进胎衣排出;保持产房舒适的环境,避免应激,可防止胎衣不下的发生。

  5.胎衣不下的处理

  对于胎衣不下奶牛产后12小时时注射前列腺素,促进胎衣排出;同时可灌注土霉素溶液冲洗,防治感染和败血症,特别是在夏季。监测体温,每天两次,对于发烧者,必须全身性治疗,给予抗生素和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等胎衣完全排出后,再从产房转出。

  6.规范挤奶

  产后1h内挤完初乳,利用密度计测定初乳品质,不合格者坚决废弃,血乳不能饲喂犊牛;合格者饲喂犊牛,多余者-20℃冷冻保存,饲喂时水浴解冻,不断搅拌以免受热不均,测定温度,保证饲喂时温度为38±1℃。加强挤奶卫生,坚持挤前和挤后药浴,防治乳房炎的发生。

  7.犊牛护理

  在距离犊牛腹部6~8cm处剪断脐带;使用5%碘酊消毒,每天消毒2次。迅速擦干口鼻处粘液,确保自主呼吸;擦干犊牛身上的羊水,寒冷地区可给犊牛穿“犊牛马甲”。给犊牛称重,放置在专用的新生犊牛牛舍内;铺设垫草,使用浴霸灯、电热油汀等方式给犊牛保暖,确保新生犊牛舍内温度达到18℃~22℃。保证犊牛在出生2小时内吃到相当于体重10%的合格初乳。

  总之,产房管理非常重要,做好产房管理,可以保证母牛和犊牛健康,减少围产后期疾病的发生,为高产和随后的繁殖工作提供基础。本文在牧场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对如何科学转群,科学接产,是否助产,何时助产及标准的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盲目助产和过早助产的危害,产房内护理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和探讨科学而可行的产房管理制度,供规模化牧场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