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沈门七子”张掖展

 无尤轩主 2017-02-23



.


  张志庆,1971年生于山东即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助教,北京交通大学书画创作研究中心教育部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MBA国学教育中心副秘书长,国书会副会长,燕京学院书法系主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门七子成员之一。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奖赛二等奖,山东省书法创作突出贡献奖,山东省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央视书画频道《颜勤礼碑》楷书主讲教师。

  作者心语

  书法的学习,想取得长期的进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过了中年以后。

  苏东坡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识,要卓识,深刻,是指对事物的深度把握;见,是见多知广,是指宽度而言;学,指学养,学富五车,知晓古今事。三者有所分,但又是一回事,经多见广,学而能通变,则定入佳境。

  现在,书为余事,即使专业书家,亦不能尽全力,故佳者少,而败者多。而书功有赖积学,不学则退落,如明朝冯班说“若功夫浅,得少为足,便退落。只为从前功夫不多也。大略初学时多可观,后来不学,便不成书耳。”然学亦有方向,方向不对,则徒费时日耳。大道广行,非为虚言!

  余学书三十年,粗知书道,其有理,有法,但亦无法,无相,把握不易,不以全力为之,不能佳也!然以全力为之,亦不一定必佳!正如孙过庭所说“尝见学而不成者,未见不学而成者!”

  去其执着,书法可得一乐,康体,怡情,聊以度日,则又得欧阳修晚年之境也!欧阳修素轻书,晚年爱之,说“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多以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乃知昔贤留意与此,不为无益也!”

  ——张志庆


  作品尺寸25x180


  作品尺寸34x34


  作品尺寸78x27


  作品尺寸97x180


  作品尺寸80x31


  作品尺寸45x34


  作品尺寸124x248


  作品尺寸97x180


  作品尺寸69x81


  作品尺寸97x180


  作品尺寸80x31


  作品尺寸33x180


  作品尺寸97x180


  作品尺寸68x1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