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政收缴千辆共享单车,ofo:这是恶性竞争:2月23日坏消息榜

 昵称535749 2017-02-23
钛媒体 · 2017-02-23 17:36

摘要: 据ofo深圳团队公关负责人利纬航详细介绍到,2月21日中午,该公司运维人员在南山湾厦地铁站发现,有人员将路边停放的ofo共享单车搬至一辆印有“凡骑绿畅公司”字样的货车车厢内。

市政收缴千辆共享单车,ofo:这是恶性竞争|2月23日坏消息榜

关注钛媒体每日、每月整理发布的行业坏消息榜,一榜略尽当日最具影响的坏消息

近日,共享单车ofo深圳团队人员反映,在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市政单车运营方深圳市凡骑绿畅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凡骑绿畅公司”)大量收缴在路边停放的各品牌共享单车。

据ofo深圳团队公关负责人利纬航详细介绍到,2月21日中午,该公司运维人员在南山湾厦地铁站发现,有人员将路边停放的ofo共享单车搬至一辆印有“凡骑绿畅公司”字样的货车车厢内。其提供的视频显示,该公司运维人员曾试图制止,并表示要报警,对方回应是南山城管要求收车。随后,ofo的运维人员发现这些单车被运往欧洲城一处桥下仓库内。

“这是恶性竞争。”ofo深圳团队公关负责人利纬航认为,凡骑绿畅公司是南山市政单车运营方,和共享单车存在竞争关系。在收车之前,他们没有接到通知,也不知道是谁在收这些单车。

不过,针对“此举是否存在恶性竞争”的质疑,南山区城管局、凡骑绿畅公司均予以否认。

南山区城管局市政管理所副所长汤波表示,“凡骑绿畅公司”是南山区公共自行车中标企业和运营单位,2015年10月份开始负责南山区公共自行车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南山城管部门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之所以聘请凡骑绿畅公司收缴乱停放车辆,是因为对方有货车和工作人员。

汤波解释说,根据南山公共自行车招标要求,公共自行车的前提是公益性质的,首小时免费,而共享单车是即时收费的。另外一方面,“当时招标要求是政府倡导、企业运营、财政适度补贴的方式进行建设公共自行车,中标企业是拿区政府的财政补贴,不是靠项目营利的,两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之所以收缴这些违规单车,是因为共享单车进入以来,街头的乱停乱放现象常见,市民投诉反映比较强烈,质疑城管不采取措施。南山区城管局方面表示,收缴后企业是可以来取自行车的,“ofo已经来取过两次,无需任何费用,做相关登记就可。”

今日坏消息榜单 NO.2-NO.6

逼走7年联创事件持续发酵 展程CEO陈羽翔回应分红异议

这两天,一篇名为《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在朋友圈里大量转发。10万+的阅读量,超8000人为文章中主人公的遭遇打赏。朋友圈里很多创业者在转发的同时,都纷纷从不同角度表达着自己对创始人、对股权、对创业这件事情的看法。文章中,这位自称某游戏公司技术负责人妻子的作者,讲述了自己丈夫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经历了7年创业奋斗,却没有在公司初创时期得到任何股权,在公司即将上市时与创始人股权谈判失败,最终面对净身出户被迫求职的尴尬处境。

因供大于求 传富士康已暂停多条iPhone产线运营工作

通常来说,位于中国境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会在春节期间放假停工,并在节后开足马力全速运营,富士康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今年的富士康似乎并没有延续往年的这一传统。根据台湾《电子时报》的消息称,富士康目前已经暂停了多条iPhone生产线的运营,产线工人也已经被安排到其它生产线。消息指出,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于iPhone 7和iPhone7 Plus需求已经过了顶峰期,且目前iPhone 7系列的库存也已经足够满足未来需求。

亚马逊在中国起步不晚却找不着北:市场份额还不到1%

最近几年,亚马逊几乎已经成了美国电商市场的代名词,其销售数据每次都能让投资者欢呼雀跃。不过在遥远的东方,起步并不晚的亚马逊却很难找到存在感。市场研究公司iResearch China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电商市场规模达3780亿美元,但亚马逊的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实在是太可怜了。与其相比,排名前两位的天猫和京东却分别抢走了56.6%和24.7%的份额。

乐视“变卦门”昨开庭:80人索赔95万

因为活动公告“100%兑换乐视手机”的表述事后改为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乐视陷入一起80人的集体诉讼。2017年2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这场由官方社区“乐迷社区”2016年2月春节期间发起的活动,一度引起158.9万次阅读、37.6万条回复。大部分完成指定任务的“乐迷”发现,他们无法如约100%兑换到手机。此后,80人起诉了乐视方,称遇到消费欺诈,索赔95万元,并要求像前述活动期间的“乐迷”一样兑换到等价3999元的手机。

突发裁员、拖欠工资 印度时尚电商Yepme面临市场信任危机

上个月,位于新德里古尔冈的时尚电商Yepme悄无声息地关闭了旗下的仓储和质量控制两个部门,解雇了将近30位员工。但公司创始人Vivek Gaur坚称此举是出于业务增长的考虑,并不是因为他们资金短缺。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另一家深陷裁员危机的印度电商平台Askme。Vivek在采访中表示:“由于把仓储和质量审核外包给国内和美国的第三方供应商,公司不得不开始调整员工部署。所以,原先这两块的工作团队,就逐渐无法独立存在了。”【张娜/钛媒实习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