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尝君:战国第一“教父”

 Confucius365 2017-02-24

你多半在评书中听过他的名字。

在那些平行世界里,每当英雄走投无路时,总有一位仗义疏财的土豪适时出现,将他请到自己府上好吃好喝地招待,热情接济他银两盘缠。他们模仿的都是2000年前战国时期的一位名人,连他们在江湖中的名号也往往和他相关:“赛孟尝”“小孟尝”“X孟尝”……

孟尝君田文是个值得玩味的人物。他出身齐国王族,却同时游走于宫廷和市井之间;他的正式身份是齐国丞相,却在黑白两道呼风唤雨;他的封地薛邑使他富可敌国,他却把巨额收入用在养士上,人数甚至达到三千之多。

“养士”是他最知名的标签,与之相关的故事不知凡几。《史记》载,每次接待门客,孟尝君总会在屏风后安排人记下谈话内容、门客家人的住处;对方刚一离开,就派使者到他家中拜访、献上礼物。有一次他和门客一同晚宴,由于光线黯淡,一名门客认为孟尝君的饭食要比自己的好,愤而离席,孟尝君马上端着自己的饭食给他看,这位门客发现两人的饭食一样,顿时羞愧难当,当场刎颈自杀以示歉意。

《战国策》也有一桩和他相关的桃色事件,今人读来未免匪夷所思。一位门客与孟尝君的夫人发生了婚外恋,有人告诉了他这件事。孟尝君却并没表现出“他侵害了我的家庭,侵害了我的基本情感”的愤慨,表示两情相悦本是人之常情,十分大度地装聋作哑,还安排那位门客去卫国为官。后来卫、齐交恶,正是这位门客阻止了卫君攻齐的计划。

最传奇的故事与门客冯谖有关。他的出场颇具风尘侠隐的意味,第一次见面就坦率表示自己一无所长,当孟尝君只用粗劣的饭食和住处招待他时,他还弹剑而歌反复抱怨,孟尝君为此不得不提高他的各项待遇;被派往薛邑讨债时,他还自作主张把收来的全部债款用来置办酒席,招待所有债务人,并当众把那些借据付之一炬。后来孟尝君问起,他回答,我这样是为您收买人心。

不难想象,在那个社会阶层尚且壁垒森严的时代,这位贵公子的各种事迹会对草根平民们有着怎样大的吸引力,不少人因此盛赞田文的人格魅力。

只不过,这个人没那么简单。

想象下他宅邸中的景致:天潢贵胄和鸡鸣狗盗平起平坐,金枝玉叶与三教九流呼朋引伴,一群人不事生产,整天入则宴饮饕餮,出则叫嚣隳突,这种场面是否让你有些眼熟?只有在一个地方,你才能看到这种四海之内皆兄弟般的大同幻景。

那就是,水泊梁山。

而人们都知道,梁山绝不是共产主义的美丽新世界,那是个反政府武装聚集的黑社会窝点。

与其说孟尝君是慈善家,不如说他是黑帮教父。他的真实形象也很可能是电影里反复演绎的那种经典角色:外表笑容可掬、待人热情和蔼,使人如沐春风;实则杀人不眨眼,也杀人不见血。

不少学者对他的养士颇多微词,荀子直接把他划入“篡臣”之列,称这类人“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翻译过来就是,他们并不忠于君王,只会结党营私,用小恩惠收买人心。

司马光也称他的养士“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翻译过来就是,只要有人来投奔,不分好坏就一股脑收留下来,用国家的俸禄养着,无非是为了拉帮结派,上欺君王、下占民脂。

从孟尝君的若干作为来看,这些评价并非刻薄。

他的门客曾贡献出两大高光时刻,各自与一个成语相关。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99年,孟尝君应秦昭王之邀入秦为相,不久后便失宠被囚,靠着一位门客装扮成狗,从秦宫中偷出一件白狐裘,贿赂了秦昭王的宠姬,这才得以出逃;逃至函谷关时天还未亮,另一位门客学起了鸡叫,守关的士兵误以为即将天亮,及时为他们打开了关门。

这就是“鸡鸣狗盗”的故事。

在另一个故事中,随着权势和声望的与日俱增,孟尝君顺理成章地成为齐国实际上的统治者,齐湣王因此对他生出猜疑之心,罢免了他的相位。是冯谖的四处游说挽救了他的仕途,这位门客先去游说秦昭王聘请孟尝君为相(难以知晓这次邀请发生在什么时候),当秦国使者的车队即将抵达齐国时,他又反过来劝说齐湣王不要被秦国挖墙脚。经过这番自抬身价的运作,孟尝君不仅恢复了相位,还增加了千户食邑。封地薛邑以及秦、齐两国的相位,如同鼎的三足一样,共同构成了他的三条退路。

这就是“狡兔三窟”的故事。

然而在这些故事中,得利者只有孟尝君本人,与国家利益无关,他的养士只是为了扩大私人势力。

他甚至不乏损害齐国利益的举动。秦国的五大夫吕礼逃亡到齐国,一度被齐湣王任命为相,为了排挤这位政敌,孟尝君给秦相魏冉写信,建议秦国攻打齐国,甚至做好了齐国一旦被攻破,就可以增加魏冉封地的打算。最终,秦国发动了对齐的战争,吕礼被迫离开齐国,唯一的获利者,还是只有孟尝君本人。

公元前284年,燕国为首的五国联军合纵伐齐,齐湣王仓皇出逃,死于莒地,齐国迎来了建国数百年来的最大劫难,此时的孟尝君正在五国伐齐的联军中,身份是魏国丞相;齐国艰难复国后,他始终驻守封地薛邑,拒绝与齐国朝廷往来,从而使那里成为事实上的独立王国,直到他去世后,薛邑才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破,他的后代应该是在那时被斩草除根,他也因此绝嗣。

在那篇关于他的传记末尾,太史公司马迁饶有意味地记上了一笔:自己游历天下时曾路过薛邑,发现这里俨然是一座罪恶之城,许多不良少年威胁着当地治安,当地人告诉他,孟尝君当年曾在此广招门客游侠,许多违法逃亡者因此来到这里定居,人数多达六万户。

他已不在江湖,但江湖还有他的传说。只不过,你愿意和这些打家劫舍的绿林豪客比邻而居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