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二单元第6课 琵琶行并序

 鲤鱼山九龙门 2017-02-24
第6课 琵琶行并序
 学习重点  1.阅读诗歌,感知人物形象,鉴赏古典诗歌的意境美。2.赏析本文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
 
一、文本名句
1.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7.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8.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二、白居易诗歌名句
1.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文本导学
 
1.词语理解
(1)一词多义
①言感斯人言:名词,话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说
②命遂命酒:动词,叫,吩咐命曰《琵琶行》:动词,命名,题名
③数使快弹数曲: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④暂凝绝不通声暂歇:副词,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副词,忽然,一下子
⑤语又闻此语重唧唧:名词,言语琵琶声停欲语迟:动词,说话千载琵琶作胡语:名词,音乐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动词,告诉
(2)古今异义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②因为长句
古义:于是创作。
今义:a.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b.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③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忽然爆发出。
今义:a.动词,鼓出来;b.形容词,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⑤秋月春风等闲度
古义:随随便便。
今义:平常;随随便便。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⑦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⑧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走了以后。
今义:去了又来。
⑨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
今义:向着前方。
(3)虚词归纳
①是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指示代词,这,此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表示肯定判断,是
②为因为长句:动词,创作,读wéi初为《霓裳》后《六幺》:动词,弹奏,读wéi为君翻作《琵琶行》:介词,替、给,读wèi
2.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3)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3.特殊句式
(1)送客湓浦口:省略句,“送”省略主语“我”,“湓浦口”前省略介词“于”
(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后置句
(3)感斯人言:为动用法
(4)左迁九江郡司马:被动句
4.语句翻译
(1)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译文: 
(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译文: 
(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译文: 
答案 (1)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2)曾经跟姓穆和姓曹的两位著名琵琶师学习弹奏琵琶。
(3)我京官外调已经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觉到被贬的失意之情。
 
1.诗前的小序写了哪些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 
答案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点明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朗读第二段思考:琵琶女的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 
答案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女大概根据当时的心绪选定了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娴熟。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挑……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
 
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请以三次演奏为线,探究下列问题:
1.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弹奏的曲子是什么,文中也没有明确交代,同学们能判定出是哪种基调吗?为什么?
答: 
答案 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三: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三是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和它一致。
2.琵琶女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答案 因为她的羞涩,因为她此时的复杂心理:一方面自惭身世,抑郁不平;另一方面对于别人的盛情邀请既有所顾忌又不好拒绝。作用:表现了她不愿意见陌生人又不好不见的不安与局促,为下文写她的身世做好了铺垫。
3.第二次弹奏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1)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侧面烘托琵琶女非凡的技艺,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2)“江心秋月白”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3)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创造了美妙的意境。
4.诗人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却“泪湿青衫”?
答: 
答案 琵琶女听到诗人的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诗人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将琵琶声写得如此动人的?请结合第二段进行赏析。
答: 
答案 (1)运用了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形象。如将“大弦”比作“急雨”,将“小弦”比作“私语”;将清脆的声音摹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将婉转流畅的声音摹为花底的莺语,将爆发的声音摹为铁骑突出刀枪的鸣响。
(2)叠词、联绵词的运用。“嘈嘈”“切切”“间关”(叠韵)“幽咽”(双声)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3)侧面烘托。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通过听众的反应和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展示音乐的美妙。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作《新乐府》《秦中吟》等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2.背景展示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莫大的嘲弄。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3.文体知识
行,又叫“歌行”,与“歌”“引”(还有曲、吟、谣等)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上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
文内文外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  送客湓浦口,(唐)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我)在湓浦口送客,
闻 舟 中 夜 弹 琵 琶 者,听 其音,铮铮然 有 京夜晚听到船中有人弹奏琵琶,听那乐音,铮铮的竟有京城流都 声。  行的乐曲声调。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予:我,指白居易。左迁:贬官,降职。九江郡:
本为隋朝设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已有职无权了。湓(pén)浦口:
湓江流入长江的地方。琵琶:乐器。其:那。铮铮(zhēnɡ):摹琵琶清脆的声音。然:词尾助词,……的样子。京都声:
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京都,唐都城长安。问  其  人,本  长安 倡女,询问那人是谁,原来是长安的歌女,尝学 琵  琶 于  穆 、曹   二善 才,  年 曾经跟姓穆和姓曹的两位著名琵琶师学习弹奏琵琶,后来年龄
长  色  衰,委身  为 贾人妇。大了,姿色衰退,嫁做了商人的妻子。倡女:歌女。尝:曾经。学琵琶:学习弹
奏琵琶。善才: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色:美色。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贾(ɡǔ)人:商人。
遂  命  酒,使  快  弹  数  曲 。于是吩咐摆酒,让歌女尽情地弹奏几个曲子。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命,命令、叫。快:畅快。曲 罢        悯 曲子弹完,她流露出忧郁
然,自 叙  少 小时欢 乐 事,今 漂 沦   的样子,自己诉说年轻时欢乐的往事,如今漂泊沦落,(形容)憔 悴,转徙于江湖间。憔悴,辗转迁徙于各地。罢:完,毕。悯(mǐn):忧郁。然:词尾助词,……的样子。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江湖:泛指四方各地。予 出 官  二年,我京官外调已经两年,
恬 然自安,   感 斯  人 言,    是夕始觉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觉有  迁谪意。到被贬的失意之情。二年:此句指白居易离开京城被调任江州司马已经两年。恬(tián)然:淡泊宁静的
样子。感斯人言:即“感于斯人言”。斯,这,指琵琶女。迁谪:贬谪,放逐,被动意。因  为  长  句,因此写了这首七言诗,歌 以 赠  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作歌并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叫“琵琶行”。因:因此。长句:唐人习惯叫七言诗为长句。以:并,并且。凡:总共。言:字。命:命名,题名。
浔   阳江头夜 送客,  枫叶 荻 花 秋 瑟 瑟。 夜晚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
浔(xún)阳江:长江流经九江以北的一段,叫浔阳江。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生长在水边。瑟瑟
(sè):这里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我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想在船上举杯
酒  欲  饮 无  管 弦。饮酒,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主人:白居易自指。在:上。管弦:音乐。
醉 不 成 欢    惨     将  别,喝醉了,心情却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情绪要与朋友分别, 别 时 茫 茫 江 浸 月。其时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
忽  闻 水  上  琵琶 声,主 人 忘 归 客 不 这时,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琵琶声,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
发 。  寻 声  暗  问 弹  者 谁, 琵 琶 声了开船。我探寻传来的乐音,悄悄询问弹琵琶的人是谁,琵琶声
停    欲  语    迟。停了下来,琵琶女要回答,又有些迟疑。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迟:迟疑不决。
移船 相 近邀相见,  添 酒回 灯  重 开  宴。把船划过去,请她过来见面,添上酒重新掌灯,再一次摆开酒宴。千呼万唤   始  出来,犹抱琵琶    半 遮 面。千呼万唤琵琶女才走出船舱来,还怀抱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
移:移动。相:副词兼有指代作用。前一个“相”字,指代其后“近”字的宾语“那船”;后一个“相”字,指代其后“见”的宾语“她”。
回灯:重新掌灯。半遮:“遮半”,遮住半边的意思。  转 轴  拨 弦   琵琶女转动弦轴,拨动弦线,调好弦音,
三两声,    未成  曲 调  先  有  情。试弹了三两声,还没有奏出曲调就已先有了情意。转轴
拨弦:调弦校音的动作。轴,弦柱,琵琶有四个弦柱。弦,琴弦。 弦  弦  掩 抑声声思,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
似诉平生  不 得  志。好像在诉说她不得意的一生。掩抑:低沉抑郁。思:悲伤,哀愁。平生:一生。得志:得意。
低眉信手续  续    弹,说 尽 心 中 无 限事。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用乐声诉尽无穷的心事。
低眉:低头。信手:随手。续续:连续。轻  拢  慢  捻 抹  复挑,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为  《霓裳》后《六幺》。先弹奏《霓裳》,后弹奏《六幺》。拢:叩弦。捻(niǎn):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
以上是弹琵琶的四种指法。初:开始。《霓裳(ní chánɡ)》: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大弦  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  如  私语。大弦声音粗重犹如暴雨,小弦声音轻细好似私下言语。
大弦:琵琶四根弦中最粗的弦。嘈嘈(cáo):象声词,形容声音浊杂粗重。小弦:琵琶上最细的弦。切切:象声词,
形容声音轻细且急促。嘈嘈    切切   错    杂弹,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粗音细音交织在一起,
    大  珠  小  珠   落   玉 盘。仿佛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发出清脆圆润的声音。
珠:珠子,比喻乐声清脆圆润。     间 关 莺 语 花 底 滑,(那声音一会儿)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婉转流利,
    幽 咽 泉 流 冰下 难。(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间关:象声词,形容鸟声婉转。莺:黄莺。
语:啼叫。滑:流利。幽咽:低泣声,这里形容堵塞不畅的水流声。冰下难:用泉流冰下阻塞难通来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难,这里有“冷涩艰难”的意思。    冰泉  冷 涩 弦  凝  (接着又)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
   绝,凝  绝 不 通 声    暂   歇。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声音短暂停歇了下来。冰泉冷涩弦凝
绝:这里形容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别 有    幽 愁 暗 于无声中另有一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愁与
 恨 生 , 此时 无声 胜有声。恨萌生出来,这时虽是无声却胜过有声。幽愁暗恨: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银  瓶乍 破水浆 迸, 铁 骑 突  出  刀 枪突然间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像带甲的骑兵急速冲出、刀枪撞击      鸣。一样,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银瓶:汲水器。乍:突然。迸:溅射。铁骑:带甲的骑兵。以上两
句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曲 终  收 拨 当心乐曲终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 画,  四 弦 一   声 如  裂   帛。一划,四根弦线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清脆而又尖厉。
拨: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当心画:这是弹奏琵琶到一曲结束时的常用手法。东船西舫悄无东船西舫悄然无
言,唯见   江心 秋 月 白。声,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舫(fǎnɡ):船。言:说话的声音。 
沉  吟 放拨 插弦中,    整顿 衣裳 起 琵琶女把拨子别放在弦中,沉吟一会儿,整理一下衣服,站立  敛   容。起来,脸上显示出庄重的神色。沉吟:默默深思的样子。整顿:整理。
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自言   本 是  京城她自我介绍说原来是京城女
 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子,家住在虾蟆陵下。京城:长安。虾蟆(há mɑ)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
十三学  得  琵   琶 成,  名属 教坊第一部。十三岁时就学会了弹奏琵琶的技艺,名字编在教坊第一队里。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部:如同“班”之类。曲 罢 曾教善才 一曲奏罢曾让乐师们佩
服,妆成 每被 秋  娘  妒。服,化妆后的貌美常被同行歌伎妒忌。服:佩服。妆成:成妆,化好妆。每:常。秋
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五陵   年 少 争缠头,京城富贵子弟竞相赠送缠头,
  一曲 红 绡 不  知 数。弹完一支曲子得到的红绡不计其数。五陵:地名,在长安附近,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年少:富贵人家的子弟。缠头:古代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叫“缠头”。争:争给,争送。
钿头  银   篦 击     节 碎, 血色  罗裙上端镶着金花的银钗因随着音节打拍子而被敲碎,猩红的罗裙
 翻  酒 污。因泼翻了酒被沾污。钿(diàn) 头银篦(bì):上端镶着金花的银质发篦。钿,金花。篦,通“”,钗,古时
妇女戴在发髻上的一种装饰品。节:节拍。 今年欢笑复 明 年, 秋 月 春 风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等  闲 度。这样随随便便地度过了。复:再。秋月春风:一秋一春,即一年。等闲:随随便便。
弟走从军  阿 姨   死,暮去 朝来  颜色 故。弟弟从军而去,老鸨离开人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暮去
朝来:一天过去,也即岁月流逝。颜色故:形容容貌衰老。故,旧,衰老。门 前 冷 落 鞍   门前冷清下来,很少有车
马稀,   老大  嫁 作 商 人妇。马光顾,年纪大了,出嫁做了商人的妻子。老大:年纪大了。商人重 商人看重利 轻 别离,前 月  浮梁买茶 去。钱财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浮梁县买茶做生意。前月:上个月。浮梁:
地名,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北面。去   来  江口  守 空船, 绕船(他)走了以后,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
      月   明江水寒。伴我的只有明亮的月亮和寒冷的江水。来:助词,无义,不译出。夜深 深夜里忽  梦  少  年  事,  梦 啼 妆 泪   红 我忽然梦见年轻时候的往事,梦中哭得搽了胭脂粉的脸上红色泪
阑  干。痕纵横交错。妆泪:泪妆,妆饰的粉脂被泪水流湿。妆,这里指脸上的胭脂粉。红:红色。阑干:纵横错乱
的样子。全句意为在梦中啼哭,搽了胭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
我闻 琵琶        已叹息,又闻  此 语  重 我听了琵琶的弹奏已经深为叹息,又听了这一番话更加为唧唧。  之感叹不已。唧唧:叹息声。同是  天  涯  沦 落 人, 同样是沦落天涯遭遇不幸的人,今天 相逢   何必    曾相识!既然相逢在一起,为什么一定要曾经互相认识呢!天涯:天边,这里泛指各地。
沦落:沉沦流落,遭遇坎坷,失意无欢等。逢:遇见。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  居 卧 我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职居住在浔阳
病 浔  阳 城。城,又加染上了疾病。帝京:皇帝居住的京都,即指京城长安。卧病:抱病,带病。浔阳地浔阳地僻  无音乐, 终岁不 闻 丝 竹声。处偏僻,没有音乐,终年听不到丝竹之声。丝竹:弦乐器、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音乐。
住近  湓江   地低湿,黄 芦 苦 竹 绕 宅生。住处靠近湓江,地势低洼潮湿,住宅周围长满黄芦、苦竹。黄芦:
芦苇。苦竹:竹的一种,竹干较粗,竹笋味苦。其间  旦暮  闻   何 在这里从早到晚能听到些什么声音
物?    杜 鹃 啼  血 猿  哀 鸣。呢?只能听到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凉的鸣叫。
   春 江  花   朝   秋   月   夜,不管是春天江边鲜花盛开的早晨,还是秋天明月朗照的夜晚,
往 往 取 酒 还 独 倾。常常拿出酒来独自酌饮。春江:意指春江水流。花朝:意指花开的早晨。秋月夜:秋夜月照
的意思。还:即,便。独倾:独自饮酒。岂 无 山   歌    与村 笛,难道没有樵夫牧童唱山歌和吹竹笛?
    呕哑 嘲哳 难 为 听。可那些声音单调细碎(实在)难听。呕哑(ōu yā) :拟声词,形容单调的乐声。嘲哳(zhāo zhā):
形容声音繁杂,也作“啁哳”。难为听:难听,听不下去。今 夜  闻 君琵琶 语, 如 听 今夜听到您弹奏琵琶的乐曲,如同听到
仙乐     耳  暂 明。仙界的音乐,耳朵顿时清亮起来。琵琶语:琵琶上弹出的曲调。暂:忽然,一下子。
  莫  辞 更坐弹一曲,   为君   翻 作《琵琶行》。你不要推辞,再坐下弹一个曲子,我为您谱写《琵琶行》的歌辞。翻作:写作。翻,按曲改编歌辞。
感 我  此  言 良 久 立, 却   坐  被我的这一番话感动,琵琶女站了许久许久,她退回(原处)坐下,  促弦 弦转 急。把弦拧紧,调定得更高。感我此言:被动意。良久:很久。却坐:退回(原处)坐下。弦:前“弦”为
“琴弦”意,后“弦”为“弦声”意。急:急促。凄凄  不似向前声, 满座 那凄惨的声调不像刚才的乐音,满座的人 重闻  皆掩  泣。再一次听到后都掩面哭泣起来。凄凄:形容琴音悲切。向前:以前。满座:在座所有的人。
掩:掩面。泣:哭泣。座中  泣下  谁最多?   江州 司马 青衫在座的哪个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
    湿。已被泪水湿透了。江州司马:指作者。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天涯之人的千古名作
白居易的诗作尤为著名的是属于感伤诗的两篇长篇歌行,即《长恨歌》和《琵琶行》,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他得罪当权者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于他写的那些针砭时政的讽喻诗,早已引起权贵们的忌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这次打击给白居易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创伤,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体验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正无处倾诉,恰巧遇到这原为歌伎的商人妇,听到她的富有感情的弹奏,知道了她的悲凉的身世,诗人那压抑已久的感情便像开了闸的河水,一起倾泻而出。琵琶女和诗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相同,两人的遭遇也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属于不同的社会问题,但诗人还是把她引为同道,引为知己,说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深挚的话来,这说明诗人对被侮辱的女性抱着同情与尊重的态度,一个封建官僚能够这样是很不容易的了。
这首诗的突出成就首先是在成熟的叙事笔法。叙事富于详略虚实的变化,脉络分明,曲折生动。诗从秋夜送客写起,由“举酒欲饮无管弦”引出琵琶声和琵琶女,这些过程都写得比较简单。接着一段音乐描写,一共用了二十二句,写得很详尽。把曲调的变化、弹奏的技巧、曲中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再下面又是简单的交代和过渡,只用四句说明音乐的效果和琵琶女放拨插弦、整顿衣裳的动作,便转到琵琶女叙述自己的身世。这一段又是二十二句,写得比较详细,特别是她在长安的欢乐生活,连细节都写出来了。接着是诗人的自述,贬谪以前在长安的生活一字不提,着重写谪居浔阳一年来的寂寞。在这一段话里,反复三次诉说没有悦耳的音乐,至于其他种种的细节则一概从略了。在诗人这番话的感动下,琵琶女作了第二次演奏。关于这次演奏诗人改用略写、虚写,只用“凄凄不似向前声”这样一句话便交代了过去,随即结束全诗。
其次是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在叙事的过程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琵琶女的同情,深挚而隽永。诗人很善于刻画对方的心理活动,而在刻画对方心理的时候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例如邀请琵琶女相见的几句:“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把一个女子的迟疑、腼腆,既难忍受独守空船的寂寞,又不便在夜间与陌生人相会的矛盾心情,十分细致地刻画出来了。又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这些叙述都使人感到诗人对琵琶女是很理解,很体贴,很同情的。诗中穿插的景物描写也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感情的作用。借“枫叶荻花秋瑟瑟”抒写惜别之情,借“绕船月明江水寒”抒写琵琶女的孤单与寂寞,借“黄芦苦竹绕宅生”抒写谪居卧病的凄苦与无聊,都是诗中画龙点睛之笔。
再次是《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尤有独到之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呢?这是描写音乐时常常遇到的一个困难。但这个困难在白居易笔下似乎并不存在,他写得那样灵活,那样自如,使人读着他的诗仿佛亲耳听到了音乐一般。他是怎样取得这样好的效果的呢?他运用了三种写法:
第一,比喻,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诗句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摹拟琵琶这种弹拨乐器的音响效果,真是再恰切不过了。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
第二,写弹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都让人感到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像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比单纯客观地描写声音,效果显然要好得多。
第三,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如同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或戏曲艺术对舞台空间的运用,这种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传统特点。
 
 类文品悟 
江心冷月荡愁情
恍惚间,仿佛已置身于浔阳江头的客船中,耳畔那忧伤凄清的琵琶曲,在江面久久回荡……
秋夜,江口,月下,舟中。心中浸满离别的愁绪,白居易在给友人设宴送别。“劝君更进一杯酒”,故人难逢;“君向潇湘我向秦”,再会无期。只是,这离别的夜晚少了管弦之音,于是连这饯行的三杯两盏,也饮得索然无味。
忽然,耳边竟传来了琵琶的乐音,这在“出官”二年卧病浔阳的白居易听来,有如天籁。
一时间,船上的人都听得入了神。
“请问,是谁在弹琵琶?”白居易不禁轻声问道。
琵琶声戛然而止,无人应答。
白居易让船家把船撑到刚才有琵琶声传出的船边,又问到:“可否请弹琵琶的人出来一见?”弹琵琶的人似乎很犹豫,万般邀请,才请出一位琵琶女来。只见她手抱琵琶遮着半边脸,缓缓移动着步子,走入船来。她的神情羞涩中带着一种端庄的气质,虽是徐娘半老的年纪,却仍依稀可辨当年风采。
添酒回灯,宴席又重新开始。琵琶女弹起了一首首曾经是京城流行一时的乐曲,声音圆润婉转,一弦一柱有如珠玉,弹着弹着,乐曲开始变得冷涩艰难,像正在凝结成冰的泉水阻塞不畅。这起起伏伏、变化多端的音调中却始终透着一股凄清的幽怨之意,似乎在诉说着琵琶女坎坷的身世。
曲罢,琵琶女整装敛容,自叙身世。原来,她曾是京城红极一时的乐女,也有过风光无限的过去,只是,无情的岁月流走了她的青春,无常的世事敲碎了她的幸福,如今人老珠黄的她委身于商人,随夫辗转于江湖间,还要时时忍受与丈夫的离别之苦。有时夜深回想起少年往事,真是人生如梦啊……
白居易默然,“出官”外调二年的他,时至今夜,才有被贬谪的感觉。她和他,都有过如花的岁月,得意的青春,只是,命运带走了她的风光无限,也消融了他的壮志满怀。而今,步入中年的她和他,都身在异乡,只能抬头望着那皎洁的明月,将满怀愁绪寄予那东流的江水。今夜萍水相逢遇知音,她用她天籁般的乐音将久不闻丝竹的他从苦闷中解救出来,而他,也用他那颗平易近人又丰富多情的诗人的心给予她尊重、关怀和理解。二人积蓄已久的郁闷愁苦终于得以倾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时无声胜有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浔阳江头,谁的愁绪在波心荡漾,久久不肯散去……
微感言: 


 素材运用 
点击文本
白居易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琵琶行并序》。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凄凉身世,表达了对琵琶女遭遇的无限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歌女视为自己的红尘知己,以人照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运用示例
白居易对于身世沦落的歌女,未作任何物质的施舍,只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琵琶行并序》便获得了永世传唱。虽为贬谪之人,但毕竟是朝廷命官,能和一个投欢卖笑的歌女互叙身世,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同情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机巧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不作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相处,是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平等的情感流动,这样的同情便是美的极致。
40分钟课时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冰泉冷涩弦凝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C.低眉信手续续弹胜似闲庭信步
D.转轴拨弦三两声曲终收拨当心画
答案 C
解析 A项停止/与世隔绝。B项叫,吩咐/命名,题名。C项均为“随意地”。D项挑,拨/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凄凄不似向前声
D.举酒欲饮无管弦
答案 D
解析 A项“整顿”古义为“整理”。B项“颜色”古义为“容貌”。C项“向前”古义为“以前”。
3.对下列诗句所运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答案 D
解析 “铁骑突出刀枪鸣”不是夸张,是比喻。这是形容琵琶声在沉咽、停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句意是如“铁骑突出”如“刀枪鸣响”。A项比喻,“万事”如“东流水”,一去不返。B项互文,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同上了船。C项借代,“丝竹”代指音乐。
二、考点对练——依文本带考点,由考点明解法
 链接考点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考点]
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意象结晶,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鉴赏人物形象——因人悟神。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中,诗人往往塑造一个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对理想的感悟。
所谓“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感情的产物,我们通过诗人的所见所为所想,可以想象出诗人的形象特征。
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答题路径]
(1)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先概括(总)——再解说(分)。中心词应是“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先概括特征(形容词)——结合内容逐点分析;
(3)塑造形象的意义是什么?联系诗人情感——链接文章主旨。
 即时对练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4.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诗中的琵琶女是怎样的形象?诗人描写琵琶女的形象有怎样的意义?
(1)人物形象: 
(2)形象意义: 
答案 (1)琵琶女是一位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伤害的乐伎、艺人。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现在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2)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感慨自己命运多舛、仕途不顺的人生痛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同情及伤感。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实为诗人无奈的呐喊。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邯郸冬至[注]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5.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答案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独坐的“影”陪伴抱膝独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6.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 
答案 (1)作者采用了对写的手法,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明明自己思家,却以家人思念自己来表现,新颖别致。(2)诗的语言浅近通俗,朴实无华。(意思答对即可)
四、语言表达
7.学校举行大型朗诵会,请你为将要朗诵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一段主持词。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至少引用原作中的一句诗文,不超过60字。
答: 
答案 (示例)一曲《琵琶行》,司马湿青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同情的泪,伤感的泪,更是心灵感应的泪。
8.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造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答: 
答案 (示例)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