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奋六世余烈”一百三十多年建立起的大秦帝国为何十五年瓦解?

 宛平2008 2017-02-24

 大秦帝国的崛起实在不容易。从秦孝公“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赚得商鞅入秦,到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经过7代国君130多年励精图治建立起大秦帝国。这个帝国却在一次“天雨路坏、误期当斩”引发的戍卒兵变中土崩瓦解,仅仅维持了15年。

商鞅变法确立的“军功授爵”模式,使得大秦帝国的组织基础从世禄贵族变成军功贵族。这种“奖励耕战”的“战时体制”支撑着秦国完成“东进”兼并战争,甚至多次面临“多国部队”群体攻击,还多次被攻入函谷关。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人口增长、经济繁荣,司马迁也说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能够不被连年战争拖垮,甚至秦军主力千里迢迢与赵军主力会战长平却能保证后勤供应,可见秦地的农耕富庶无可否认。

秦人建立大帝国势不可当,遭受农民暴动却迅速解体,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人完成全国统一,并没有将商鞅以来的“战时体制”迅速向“和平体制”转变,“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当年的“军事斗争为纲”失去了凝聚人心的动力。更为严重的是,赵高借秦二世之手“政治清洗”了公子扶苏等“公室”与蒙恬、冯去疾、李斯等功臣宿将,导致秦王朝政治基础极为虚弱。陈胜吴广起义军攻入关中,秦王朝野战军竟然远在塞北与岭南,如同武王伐纣时商王朝野战军在东南淮水作战。关中守备空虚,也导致楚国、魏国、赵国、燕国、齐国纷纷复辟。“天下苦秦久矣”,结果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始皇不知道“战时体制”应该在大规模战争结束后向“和平体制”转化,脑筋里还是死死绷着“阶级斗争”这根弦,也就难免“二世而亡”。同样是关中,甚至是被项羽焚毁的关中,却在萧何的经营下迅速恢复元气,支持刘邦与项羽持久消耗直到刘邦登基称帝。“商鞅模式”适合战争的优势迅速展示出来,奠定了汉并天下的数百年基业。

陆贾向刘邦提出马上夺天下却不可以马上治天下,这就有了刘邦偃武修文转入和平建设。刘邦一方面结束大规模战争,军队赐与田宅复员回乡;另一方面停止大规模公共建设,与民休息。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汉帝国茁壮成长起来,走出了一条“汉家特色”发展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