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伤风化”的咖啡店为何越来越多

 汉青的马甲 2017-02-24

这里不得不提到日本的“不穿内裤”咖啡店。别看主题异常生猛,像是新新人类的玩意儿。但这却是岛国人民玩剩下的游戏。在几十年前,这种咖啡厅之多甚至都形成了规模,成为了现象。



“不穿内裤咖啡厅”始现于1980年的大阪,没过多久便达到了行业巅峰。在当时,大阪、东京是业内拔尖的“行业孵化器”。顾名思义,在这些咖啡厅里,女服务员都穿着超短裙,而且不穿内裤。


起初这些店都较为羞涩的开在偏僻区域。顾客既可以点单又可以远观,但就是不可亵玩。在当时,这种“不穿内裤咖啡厅”对于日本女性来说也是一份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因为这里往往薪水丰厚,又不会失身。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中,新店铺层出不穷,店铺选址也更加多样。有一些行业急先锋会专门铺设镜面地板,也算是为顾客提供了隐形福利,虽然这福利并不是白给——这里的咖啡价格是普通咖啡厅的4倍;还有的直接延伸到了火车站附近,驻扎在人流量最大的城市心脏。


也就是在这时,很多店铺开始出现上半身或下半身全果的女服务员。虽然很多时候咖啡店里表面上还是不让对店员“亵玩”,但此时已经有店铺私设了房间专门让店员领着顾客进去“放飞梦想”。



“不穿内裤咖啡店”在1983年左右达到了巅峰。东京、大阪、京都和神户等城市的街头都被这种咖啡店“占领”,那时候店里充满了躁动荷尔蒙的味道,角落里墙的后面还时不时飘来阵阵销魂的声音。最夸张的是当时日本财政部官员还爆出光顾这种咖啡厅的丑闻。



究其原因,这种“不穿内裤咖啡店”当时泛滥除了市场需求,与当时日本法律的漏洞也有一定关系。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只有男女有间接或直接的性器官接触才算违法,而这模糊的规定就给脑洞甚大的日本人提供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


最终在1984年,日本政府终于坐不住了。当年日本政府颁布了《色情营业修正法》,正式规定了明确的法律条文,让不穿内裤咖啡店成为非法场所。从那之后这些“不穿内裤咖啡店”迅速从市面上消失,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虽然这批日本的行业先驱倒下了,但世人们对该行业的探索却从没停下过脚步。


2009年,美国缅因州瓦萨保罗镇开设了一家名为大胸景观”的咖啡店,其店内的服务人员清一色的袒露胸怀,毫不遮掩。很多老司机慕名而来,再加上媒体的宣传,一时间店内人声鼎沸。


不过虽然是西方世界,但这种店面放在一个只有5000多人的小镇里面也是相当伤风败俗。从该店营业开始,门口的抗议者就和店内顾客成为不共戴天之敌,还有激进的抗议者曾经纵火烧过这家咖啡馆......


随后这家咖啡馆令选新址继续营业,但最终却因为“招聘大胸女”的告示引起发众怒,疲于应对的老板唐纳德最终不得不向舆论屈服,关闭了店面。


该咖啡店的老板面对媒体吐露了心声:

“两年来几乎时时都有各种各样的抗议向我袭来,我只是想给大家制造欢乐而已,而且每个进来消费的顾客也确实笑靥如花。而现在的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绝望啊。”



而在这家袒胸咖啡馆为革命牺牲之后,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又开了一家类似的咖啡馆。而这家咖啡馆的“坦诚”相比之前的那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店里所有的女店员仅以胸贴遮羞。



不过这家名为Bare beans espresso的咖啡店目前也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心。老板Kiersten Silva倒是个实诚人,面对媒体访问时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种营业方式可以让自己赚更多钱。



如今这种类似的咖啡店在西方颇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美国,以西雅图为中心,周边一圈城市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了类似店面。而瑞士的雀巢也专门拍了一个以“果体咖啡”为主题的宣传片。


宣传片中,出境人员全靠人体彩绘遮羞


现在西方世界正围绕这种“半果咖啡”的争议也是持续不断:反对者认为这些店面有伤风化,挂羊头卖狗肉,而支持者则认为这只是一种营销模式,不喜欢的人不进去就是了。


(完)



文章来源:tokyokinky wikipedia译:一粒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