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看到一句文言文,“林懿虑德,非礼不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南山友 2017-02-24

   


如题

钟皓(87~155),字季明,东汉颍川郡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市)人,钟皓与同颍川郡人的荀淑、韩韶、陈寔等皆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是郡里的大姓,又世世代代精通法律,前后九次被公府征召,都不应征。他隐居密山,讲作诗格律教授学生。

同郡陈寔,比钟皓年纪小,钟皓与他结为朋友。钟皓任郡功曹,遇上被征召司徒府就职,临走时,太守问他:“哪一个可以代替您?”钟皓说“:太守如果一定要得适当的人,西门亭长陈寔可以。”陈寔听说了,说“:钟君似乎没有认真考察人,不知为什么独看起了我?”

钟皓没过多久自请辞职。前后九次被公府征召,征为廷尉正、博士、林虑长,都不就。当时钟皓与荀淑都为士大夫所向往崇拜的人。李膺曾经叹息说“:荀君清识难赏,钟君至德可师。”钟皓的侄子钟瑾的母亲是李膺的姑姑。钟瑾好学慕古道,谦虚退让,与李膺同年,都有名气。

李膺的祖父太尉李修曾说“:钟瑾像我家人的气质,国家有道能用其才,国家无道可以免于刑戮。”又把李膺的妹妹嫁给了他。钟瑾征召州府,没有俯屈过自己的意志。李膺对他说“:孟子认为‘人无是非之心,就不能算人’。你为什么不与孟轲所说的相同呢?”钟瑾曾将李膺这话告诉钟皓。钟皓说“:从前齐国的大夫国武子喜欢揭发别人的罪过,以致招来怨恨。最终保全身家,还是你的谦虚退让为贵。” 他体认古人教训不尚教条,惟求行之适当。多属这种情形。年六十九,死在家里。一些读书人歌颂他:“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悦此诗书,弦琴乐古。五就州招,九应台辅。逡巡王命,卒岁容与”。

钟皓、锺瑾大家都不太熟悉,钟皓的孙子钟繇,建安中任司隶校尉,当年在马腾马超的地盘上做主事官,后来任曹魏相国、太傅。钟繇的儿子钟会就是与邓艾一起灭蜀汉的一路领军主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