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风就是把祖先的精气神传下去

 我的书海601 2017-02-24

26年来,家住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的娄跃文以书信的方式传情传理传意,修身齐家,与族人探讨传播良好家风的方法,通过家风建设统御族亲,提出了爱国、睦邻、和家、敬老、护幼、依德、守法、进取、学习、改错十项家风标准,得到族人的一致赞同。2015年7月娄跃文家庭被评为“辽宁省最美家庭”,2016年6 月又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2016年底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光荣称号。

今年春节前夕,娄跃文(左一)在家中写对联

“家风,实际上是历代家人的遗风,有传承、发扬和创新的属性。依纵向发展论,它无疑又叫氏族风,对薪火相传的后人影响极大。”在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福民社区,年逾古稀的娄跃文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阐述自己对家风的理解。

26年来,娄跃文以书信的方式传情传理传意,修身齐家,与族人探讨传播良好家风的方法,通过家风建设统御族亲,提出了爱国、睦邻、和家、敬老、护幼、依德、守法、进取、学习、改错十项家风标准,得到族人的一致赞同。2015年7月娄跃文家庭被评为“辽宁省最美家庭”,2016年6 月又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2016年底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光荣称号。

许多年,娄跃文一直记着父亲病床前的嘱托。“你妈和我,我们俩这辈子留下你们这些孩子,你是最大的。往后,日子长了,晚辈还要多,咱们这个家你就得操点心了。树大必分枝,子女翅膀硬了,总要各奔前程,父母都拢不住,你更办不到,主要的一点,就是你得看着他们别走错了路。”

20多年来,娄跃文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并把父亲的这个遗愿当作老人下达的最后一项任务。于是,“兴家旺族”这样一个传统而朴实的理想,就成了娄跃文工作之余的人生目标之一。

当时,娄跃文和自己的弟弟、妹妹6户人家,分居辽宁、吉林两地,以书信传意是不二选择。他像其他人一样,写信给自己的亲人们。不同的是,他经常写,一直写,一直坚持写到了今天。

书信的好处有许多,在今日这样的语言环境与文化氛围下,这些好处也断然不会消失。比如,对远在外地平时少见的族亲,长期通过书面交流,会使亲情一直“保鲜”;与身边子女文字交流,提高质量,减少次数,降低他们的唠叨感,效果倍增;集信成书,有了家族文史资料,留下了“不走的长辈精神财富”便于薪火相传;迫使家长、族长增强责任意识,多学习,勤思考,提高思想水平,赢得晚辈的信任和尊重;经常玩短信、微信的晚辈,偶尔收到纸质家书,会觉得这种交流形式新奇且效果很好。

父亲去世两周年的忌日,娄跃文一连写了四篇文章寄给弟弟和妹妹,旨在教导并启发他们把自己对父母的哀思,适时转移到教子兴家上来。接着,他从加强两个儿子的思想教育入手,率先垂范,将做人的道理以及处世的经验,纷呈于字里行间。两个儿子在大学期间的每个生日,都能收到父亲和母亲寄去的长信,鼓励并劝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惜时有为,不断上进。

娄跃文说,教育孩子,让孩子茁壮成长,可以说是每一个家长的最大心愿。可是,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这里面有学问。一般说来,孩子与孩子之间,智力方面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但是这个差别并不十分悬殊,只要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多加训练,提升气质,这样的差别会越来越小。其中的奥妙,就在家长身上。家长要帮助孩子在成才路上早起步,尽量减少孩子因贪玩而导致的时间方面的浪费,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知识上。具体说来,有三件事最为重要。

这第一件事,是要解决孩子的志向问题。你得告诉孩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价值,社会认可,父母光荣,自己高兴,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可是你想对社会有用,你不好好读书,怎么能够做到呢?这样,你就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培养,你得上大学,你上了大学之后,还要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要品学兼优。

第二,家长要解决孩子的专长问题。孩子有什么特长,打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家长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要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安排一二项专长的训练,使孩子的兴趣得到培养,意志得到锤炼。

这第三件事,是要解决孩子的毅力问题。人的弱点在三个方面有共性,即贪图享受、懒惰、贪玩儿。绝大多数知识贫乏并且能力一般的人,都是缘于跳不出这个共性的圈子。你得在这方面对孩子加以训练,你得让孩子知道,“百里之行半九十,最后十里不好走”,可是你若能走下来, 你就是成功者了。

考虑到家人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所处环境和各自心态,娄跃文经常购买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每本书他都要预先浏览,略知要义,然后在书的扉页写好提示性的赠言,在生日、升学、提职等关键时刻,将书赠送家人。这对晚辈而言,启示和激励效果相当明显。“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措。父亲以书、信、笺、言等适时点拨提醒,人生困惑顿觉清明,常有拨云见日之功。”大儿子娄峰深有感触地说。

2013年,娄跃文将1991年以来所写的书信编辑出版,题名为《家风路述函》,在家族内流传,并得到身边很多朋友的认可和追捧。“权当是抛砖引玉,让更多人一同讨论这个公共话题。”娄跃文笑着说,起初只想印200本,最后又加印了100本。

在通讯工具日益发达的今天,娄跃文还会继续以书信的方式传达想法和见解吗?“当初,的确是因为我与兄弟姊妹分住在两省多地见面机会少,书信在当时也是大家交流的主要方式。后来虽然有了网络,有了QQ、微信,但是我还是觉得传统信件方式要更亲切一些,特别是这些信件都是经深思细琢后写出来的,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烙印。”娄跃文说,他会继续写下去,但也并不拒绝现代的交流沟通方式,他不仅加入了家族所建的QQ群,也时常在群里发言,十分活跃。

怎样提高家风的质量?我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作了总结。我觉得以下四个方面最为重要:首先家长、族长要以身作则;第二要优化家风,遵德守法;第三要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第四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我的家风目标有10个要点,共20个字:爱国、睦邻、和家、敬老、护幼、依德、守法、进取、学习、改错。

尽孝两个字,通俗易懂,谁都知道。可是人们特别在意的只是尽与不尽,说那个谁对老人好,有孝心,或者那个谁对老人不好,不能尽孝。我觉得,这未免失之于浅薄。单说尽孝,不应该优先考虑尽孝与否的问题,而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尽孝。

我总结此事,尽孝有三个要点:一是暖体,在物质生活上从优照顾老人;二是舒心,让长辈始终有个快乐的好心情;三是继志,完成他们某些未竟的心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孔子这样问,那意思就是说这样的作为不是孝。你有一点感冒,不大舒服,躺在那里,那边老父亲也不大舒服,也躺在那里。老父亲想吃一碗面,喊你去做。你把面做好,端了过来,重重地放在那里,说声“吃吧”就离开了。你把自己的不悦传达出去,老父亲是何心情?面对这碗面,吃还是不吃?

我说的“继志”,是最直接的一种尽孝方式,亲切而实用。

别说旁人,就是家里人,也对我获得这样高的荣誉之后的心态有所担心。我这么大年纪了,一下子好像出了名似的,社会上说什么的都有,我要是受不了了,那可咋办?还有,一旦我真的糊涂了,把这个荣誉当成骄傲的本钱把持不住了,那怎么办?不用怕,我不糊涂。荣誉是个啥?你要认真,你把它当作动力,鞭策自己,不断进步;你若不想太认真,这个荣誉从出现那天起就已经成为历史了。我是通过家书的形式传播正能量并受到表彰,可是写信给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难道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德?再说了,这书信的发明是古人的专利,写封书信说几句中听不中听的道理,这书信难道就成了你的发明?对这些我清醒得很。我这些年一直做这件事,我知道这样做是对的,现在政府表彰我,那意思是说,你这个老娄头,做的这个事,确实是对的。这样想,我就很开心了。

2017年1月27日,我写了几句诗,说了这个意思,你可以看看:

荣誉处下得,名高向低落,功归众托举,绩内本无我。

文字古人造,榜样圣贤做,家书传统法,哪有新开拓?

孝老德应尽,爱幼悌无错,报国忠以务,何须典型塑?

只因时代倡,社会旋奖策,热风唤民醒,吾岂敢沉默?

光环当灯烛,释亮照路阔,融入献微力,谦卑隐声色。

守朴心安驻,性灵坦自若,平步世间走,意定身闲过。

谈到20多年潜心琢磨教子兴家的过程,娄跃文深有感触地说:“这也能逼着自己先学、深悟、多获取知识,开阔了视野才能拓宽思路,退而不休,余热治家,效能利国,实乃乐事!”虽然年已古稀,只要想到关爱家族亲人的事,总能激发出娄跃文热烈的情绪,去想、去写、去发送寄传。

补记:

家风是什么

顾名思义,家风,就是咱老百姓历代祖先的精气神,潜移默化地传给了晚辈,这样一种习俗表现。这种表现,谁家都有,只是在质量上优劣不同。绝大多数家庭趋于求良向好,并能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改进。家风的传承,与人类意识传承的使命相关,并早已成为人们依法善行的一种义务。从根本上说,一个家长优化自己的家风,纯系履职,尽职尽责实为平常。

然而,我家近三年来,却因家风建设屡受表奖。2014年获得丹东市振兴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还被评为“丹东市老有所为之星”;2015年获得“辽宁省十大最美家庭”光荣称号,并获得全国妇联“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2016年6月在全国妇联第十届“五好文明家庭”评选中,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这一最高奖项;2016年11月在全国首届“文明家庭”评选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光荣称号。2016年12月12日,我的大儿媳聂月梅代表全家去北京参加了颁奖会。

来自新闻媒体方面的宣传,更是广泛多样,持续不断。最早是《丹东广播电视报》报道了我家的事迹,接下来,《丹东日报》《辽宁日报》以及丹东人民广播电台、丹东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媒体,都从不同角度报道过我的家庭事迹以及家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再往后,国家级媒体以及一些著名网站,也纷纷进行了报道。真可谓“名声影信传播广,引来关注很风光”。一时间,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怎样看待这件事?你们新闻媒体正在做的一件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的所作所为,与这件事有关系。人呢,总要有一点奉献精神,不管你的能力大或者小,总得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才不枉此生,这是一个前提。然后,我们应该看到,从物质生活的层面来讲,现在困难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一到年节,政府有关部门,还有各界有识之士,大家一起从经济上或者物质上救急扶困,这是一种奉献。而我所理解的困难,包括经济的或物质的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东西。

我呢,只不过是在精神层面,做了一点大家认可的事情,现在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2016年,我们家获得了两次国家级奖励,这对我和家人来说是一种激励,也是不断进步的动力。但从内心讲,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总觉得有些受之有愧,应该做得更好,才有资格得到这样的赞美。但是与此同时,内心深处又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很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