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某,男,12岁,学生,2002年3月1日初诊。 患者父亲诉其子近一年来嗜睡,伴时时叹气,性情暴躁,有时无故发笑,饮食欠佳,口干而不多饮;自诉头不昏,唯倦怠嗜睡。 诊其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郁脾虚,拟丹栀逍遥散加味,药用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郁金、丹皮、栀子、石菖蒲各10g,龙胆草、薄荷、炙甘草各6g。 3月14日复诊,其父诉5剂后,患者嗜睡已明显减轻,饮食增加,但乏力无改善。守方加仙鹤草30g,5剂。10天后其父专程相告,患者服完二诊药后,嗜睡消失,精神正常。病告痊愈。 按:综观患者脉证,本例当属肝郁化火,脾虚不运,故用逍遥散加郁金疏肝解郁为主,加丹皮、栀子、龙胆草清泄肝火,加石菖蒲开窍。二诊时患者嗜睡虽减,但仍乏力,乏力则思睡。有文献报道,闽北山区农民每遇劳力所伤,出现倦怠乏力,甚至嗜卧不起者,即以单方仙鹤草一把,服后便可霍然而起。可见,本品有调补气血,治疗气虚乏力之功。盖嗜睡与乏力密不可分,即嗜睡者往往乏力,乏力者往往嗜睡。故乏力不除,则嗜睡不解。仙鹤草调补气血以治乏力,则嗜睡随之得除,故收全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