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吗?

 易禅浮屠 2017-02-24
“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吗?

时间:2011-05-11 09:47:30 来源:山西新闻网·临汾频道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每读《西游记》时常看到有“二十八宿”从天而降之说,他们忽而与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大战一番;忽而又帮皈依佛门的孙行者脱离险境。显而易见这里所说的二十八宿指的是天神天将了。但从古代天文学方面所讲,也有个“二十八宿”。这个“二十八宿”是什么呢?这一理论体系的确立源于何时、何地?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是众说纷纭,难以归一。

  二十八宿即二十八舍或二十八个恒星星座的总称。每一宿各由不同数目的恒星组成。有的宿只由两三颗星组成,如角宿、心宿;有的宿则包含十几乃至几十颗星,如奎宿、翼宿。古人往往把构成每一宿的星用假想的线连接起来,使其构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图形。如箕宿象“奎箕”形,斗宿象“斗”形,毕宿形同捕鸟器 “毕”,井宿如同“水井”形状等等。古人为了便于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情况,往往以恒星作为观测的背景。经过长期的观测后,先后选择了黄道(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和赤道(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区做为观测的“座标”,又根据二十八个星区的方位将其分为四组:①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②北方玄武(龟蛇)七宿:斗、牛、女、虚、危、宝、壁。③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④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年复一年,二十八宿每天东升西落,好似一根环带络绎不绝地通过南方中天的上空。

  关于二十八宿之说及其理论体系的确立与完善,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起源于何地?对此中外学者各持己见,说法不一。有源于中国说;源于印度说;源于古巴比伦说等等。

  持“源于中国说”者,如当代学者陈邦怀在《商代金文中所见的星宿》一文记述:在我国殷虚出土的甲骨卜辞和商代金文中都出现了对二十八宿中部分星宿的描写。在商代金文的族徽中已经发现了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房、心、井、柳、轸、奎、胃、昴、觜、女、虚等十三宿的名称。竺可桢在《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和地点》及其一系列著作中,夏鼐在《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一文中,以及其它学者,皆对二十八宿的起源作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和考证。他们认为:在《夏小正》、《诗经》等远古时期的著作中就载有参、箕、火、牵牛、定、昴、织女、房等部分星宿的名称。《尚书·尧典》中有“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 以正仲夏;霄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的记载,其中鸟、火、虚、昴就是二十八宿的部分名称。他们还认为,二十八星宿的完整体系,最迟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已经创立。如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早期(公元前433年左右)的曾侯乙墓中 有一个漆箱,箱盖上绘有完整的二十八宿图,两旁是青龙和白虎两种神兽的图像,周围有一圈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古代名称。

  德国历史学家伊德那认为,中国的二十八宿是为了追踪月球在恒星间的运行,以显著星象为目标而设立的二十八个标准点。它是最早提出这一理论体系的国家。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说:“中国、印度、阿拉伯等三种‘月站’(印度称“纳沙特拉”、阿拉伯称“马纳吉尔”)同出一源,是无可置疑的。但究竟源于何处呢?阿拉伯的 “马纳吉尔”不是竞争对手。与殷墟卜辞同时的印度文献《梨俱吠陀》中,似乎任何一颗恒星都可以说与“纳沙特拉”有关,但后来作为“月站”的“纳沙特拉”,却只有两个见于一部较晚的诗篇。而中国至迟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已经知道四个象限宿,并且有八宿见于《诗经》”。

  日本学者新城新藏在《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他认为:“二十八宿可追溯到周初,在传入印度以前,有停顿在北纬43°附近地方的形迹,而这个地方正是渭水流域周族所居住的地方。”

  持“源于印度说”者,如韦柏在《中印两国历学的比较》一文中提出:“印度二十八宿起源于昴,中国二十八宿起于角,而昴为春分点的时代比角为秋分点的时代早一千多年。”

  学者谌约翰根据对中国岁名、岁阳以及五帝等名称的研究,也主张源于印度说。

  持“源于古巴比伦说”者,如荷姆美尔、金最尔、金史密等,他们认为古巴比伦自古就有十二宫,还有它的二倍、三倍数字的二十四、三十六个星名的表,所以二十八宿或许是由此而产生的。

  除以上不同起源说的观点外,还有认为二十八宿源于西方的。如日本学者饭岛忠夫,根据冬至点在二十八宿中的牵牛初度,认为二十八宿制定于公元前396年到公元前382年之间,遂断定源于西方。

  从以上诸家之说,不难看出,关于二十八宿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是天文学史上一个尚未解决的悬案问题。这辽阔的星空,不知还有多少谜将留给后人去探索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