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阏氏

 cocosyl 2017-02-25
阏氏,原为女性妆扮用的胭脂古称。后意义扩展为汉朝的公主、还有匈奴皇后号。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阏氏

  • 读音

    yān zhī

  • 古称

    胭脂

  • 扩展意义

    汉朝的公主、匈奴皇后

 信息简介

“阏氏”音“焉支”yān zhī

单于正室师古《汉书注》曰:“阏氏,匈奴皇后号也。”《索隐》亦曰:“(阏氏,)匈奴皇后号也。”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征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围,七日不得食。高帝明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汉书·匈奴传下》:“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而传文有“欲得单于一阏氏”语,足见不仅一人。清人沈钦韩云:“按此传是匈奴妻妾并称,……正妻则称大阏氏”。

匈奴皇后

匈奴列传》载“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并引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匈奴名妻曰‘阏支’,言其可爱如胭脂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阏氏”乃匈奴语妻之义是正确的。读音、意思都与蒙古语“Ezen(主人)、Ezegdai(主妇)”相符,文献中以“焉支....如汉皇后。”比喻,用意很明显,粗略的比喻不乏最真实表达,这符合传达传达信息的目的。“主妇”或“家庭主妇”,蒙古语为“Ezegdai”,这个词也可理解为“正室妻子”。

 胭脂信息

匈奴语“E”开头的字母在汉语上的译名可能是以“Ya”开头的,我们的这种假设的理由基于如记载的事实上,如:裴骃集解:“苏林曰:‘阏氏音焉支,如汉皇后。” 、班固曰:‘匈奴名妻曰阏支, 言可爱如燕支。’。从“阏氏音焉支”、“匈奴名妻曰阏支,言可爱如燕支”的记录和汉语借用于匈奴语的“烟支、胭肢、焉支、燕支、阏支”虽然可能是译名的多个变化,但可以肯定,这些词的读音是很接近的。

据考证,“烟支、胭肢、焉支、燕支”是一种化妆品,读音应该是蒙古语的“Engsikh”,而我们今天在这里认定“阏支”的读音就是“Ezen或Ezegdai”,我们想说明的是这个两个词汇的读音 确实很接近。因读音的相近,在汉文献中出现了不同意义的两个词被频繁的交错使用现象,这既是有现实依据也有客观原因所造成。

 汉朝公主

南宫阏氏是汉武帝的姐姐,汉朝与匈奴和亲将其嫁给军臣单于,军臣单于死之后嫁给伊稚斜单于。此为宋人记载,史上和亲的是否为景帝亲女有存疑。《汉书_匈奴传上》,“公主”写作“翁主”:“自是后,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单于,遣翁主,如故约。终景帝世,时时小入盗边,无大寇。” 注:汉代翁主,为藩王之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