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逍遥302 2017-02-25

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工作日益重要,同时,现行的预算法、会计法、经费收支等各种法规和财政管理体制等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2012年中央实施八项规定以来,财务管理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无论是单位负责人还是财务人员,因工作上的差错和违纪行为,都会面临追责的风险全面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每个单位和财务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题。

同时,纪检、审计、财政监督等各项外部检查的高要求,基建并账、账簿一致性核查、内部控制规范、预决算公开、内控报告等等一系列的规定摆在我们单位和财务人员面前,也令我们财务工作应接不暇。目前大多数单位缺乏系统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往往认为有了审批控制或预算经费控制就算有制度,实际上是不系统的不完善的,往往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审批环节不完善,那就完善审批制度,公章管理不好就完善公章制度,甚至有的单位出现严重的违纪问题,才想起建立一项制度,导致亡羊补牢的局面。

    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简要分析,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议,重点的是给大家举例,提高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各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建立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一、存在问题

    (一)财务管理相关法律参照缺乏

    现行的法律制度,如何系统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法律依据,大多分散在相关法律制度中,在国家法律层面缺乏指导。无论是《预算法》、还是《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大多数是涉及财政资金预算和经费管理方面的要求和法律规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指导。实务工作者需要透过纷杂的法律进行梳理,才能得到一些管理要求,总结分析起来才能够形成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要求比较高,限制大多数财务人员的管理需求,导致基层财务人员需求管理制度时,无法系统参照和执行,说到底不够具体。

    (二)会计核算不够完善

    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样的经济事项,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处理上不一致。比如固定资产的核算业务、预付账款的核算、应付账款的核算、存货的核算等等,造成财务管理上的弱化。

    2.缺乏会计核算上的详细指引和操作指南。比如事业支出(经费支出)二级三级等明细科目的设置分类存在难度,以及应付职工薪酬等,一般会计人员很难通过制度进行理解和设计本单位的会计科目,也导致在会计核算上、预算口径上、年度决算上的误区和不一致。还比如基建并账业务,一直缺乏系统专业的指导。

    3.现行的管理政策落后于制度。比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折旧问题,制度出台之后,财政部一直没能颁布关于计提折旧的统一政策,导致一些单位按会计制度计提了折旧,有些单位没计提折旧,结果决算中不要求计提折旧,而有的单位比如医院行业多数单位都计提折旧,但到决算时必须剔除折旧的因数,也导致账表不一致的现象。

    4.核算口径与预算支出口径上的不一致。比如事业单位取得全额发票,而只支付部分款项,如何处理?在日常核算和决算要求上出现了不一致,如果全部计入支出,有可能导致年末结余出现负数的情况,有可能导致决算通不过,就得进行调账处理。是挂账还是不挂账,还是计入其他科目,需要专业判断,而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会通过应付账款和待偿债净资产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科学化管理意识不强

如何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引入科学化决策机制。以政府采购的验收为例, 2016年11月25日,《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意见中有关规定如下(为了便于大家熟悉和掌握,将文件中的有些原文引用如下):从总体上看,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清晰、措施不细化等问题。严格规范开展履约验收是加强政府采购结果管理的重要举措,是保证采购质量、开展绩效评价、形成闭环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实现采购与预算、资产及财务等管理工作协调联动具有重要意义。需求复杂的采购项目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专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采购需求编制及论证。采购人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自行组织项目验收或者委托采购代理机构验收。对于采购人和使用人分离的采购项目,应当邀请实际使用人参与验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可以邀请参加本项目的其他供应商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及专家参与验收,相关验收意见作为验收书的参考资料。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验收时应当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并出具意见,验收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告。 

以采购验收为例,有些单位即使聘请了专家,成立了验收机构,有关重要领导也参与了,最后出现问题很难找到责任的承担者,所以在验收程序上应按《指导意见》要求,科学开展验收工作,为避免责任,最好聘请第三方,由专业机构出具验收报告才更科学。

还有的单位出现财务管理问题之后,不知道聘请财务专家或专业的中介机构帮助解决,很难去认真梳理问题,找出风险,制定制度,真正科学解决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属于救火式的。

    (四)财务架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缺乏标准,财务人员主体地位偏弱

一是财务架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缺乏标准。目前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地位弱化,有些单位甚至没有独立的会计机构,主管财务的领导又不是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有的甚至不懂财务,很难有财务管理的思维模式;有的财务在办公室或行政处下领导,财务人员处于会计主管人员或报账会计,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的作用,何谈财务管理。

二是财务人员主体地位偏弱。一般财务人员没有有晋升空间,也没有专业技术职称。长期做会计报账人员,仅仅是做好会计核算和保障工作,很难有专业的研究精神和话语权,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的现象经常发生。这种主体地位上的缺失,财务人员很难用长期专业的精神做好会计工作,预算控制、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职能很难开展,也很难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五)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1.专项资金管理不严格。主要表现申报时缺乏足够的依据和科学论证,导致实际支出与申报范围不一致,产生扩大开支范围和挪用专用资金等违纪问题的发生;有些单位专项资金过多,甚至分不清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导致专用资金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甚至随意性,往往用专用经费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导致专项资金项目没有资金支持,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会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2.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屡见不鲜;于固定资产的流量以及存量的管理缺乏严格性,其使用、维护、出租、出借、处置以及调拨与报废管理不规范,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产流失与浪费。往来款不及时清理,长期挂账,会导致坏账和呆账,使资金收回有困难;收入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部门与收入部门缺乏有效的衔接,是否应收尽收,财务无从监管,不能有效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审计时发现违规减免费问题屡有发生,

     3.支出审核把关不严。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应按部门预算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忽视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编制较粗,项目不细化及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甚至只是财务部门按上年数编制等原因。导致实际执行缺乏有效的预算控制,使超预算、没有预算的项目经常发生,违反八项规定超标准接待、违规接待、公款旅游、滥发津补贴等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二、管理建议

    (一)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目前,对各项检查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违反八项规定顶风违纪问题要严肃查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下属犯事儿,不仅自己受罚,领导也跟着受罚,正成为党风廉政建设、执行八项规定中的一个新的突出现象。

     所谓“主体责任”,是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对本系统、本单位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有“第一责任”,而同级的纪委,则负有“监督责任”

     2013年,广东阳江市国土资源局及下属7个事业单位多次发生公款大吃大喝、公款送礼、发节日费、转嫁接待费用等严重违纪问题,原局长利庆佳等10名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并退赔违规占用和超支消费的公款。

   处罚没有到此结束。今年4月,广东省纪委的通报显示,分管该局工作的阳江市原副市长陈芝岳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同时,阳江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组组长许华也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这是广东省纪委此次通报的7起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典型案件中的一起。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江西。

通报显示,2013年至2014年期间,上饶市纪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上饶市质监局存在诸多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包括:弄虚作假以会议费、培训费名义套取资金用于冲抵不合理开支;班子成员办公用房面积普遍超标且未按有关要求整改到位;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树仁的儿子王某在“吃空饷”专项整治后,仍然在下属单位上饶市计量所“吃空饷”等。之后,有关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而该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平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目前颁布的法律法规中,责任明晰,处理规定明晰。

    (二)加大对法规的学习力度和执行力度

    几年来,国家、省、市层面,在经费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制度、财政体制等方面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制度,而且随时推陈出新,更新较快,大家要注意跟随法规更新的脚步,着重学习新规定,减少法律上的盲点,做好贯彻执行。以内控制度为例。从12年颁发规范到17年先后发布了若干文件规定,按着规范——意见——评价——报告等路线,以钉钉子的精神深入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三)培养选拔专业会计人才

    高端会计人才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而高端的财务管理人才不是一蹴而求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单位要有培养的机制,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有职务级别及上升通道等等,培养懂财务、管理、法律、计算机等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单位经济管理服务。

    (四)建立系统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下面结合有关法规和参照有关省市发布的一些管理制度,纲领式地进行列举,给各部门和单位在建立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时,提供参考,各部门和单位在实际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文件。

    1.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系

    法律依据:《预算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范预算编制。切实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提前预计预算年度中需要落实的重大政策、措施等,并在预算编制中予以体现,真实反映部门工作经费需求,切实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做好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效性。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坚持应编尽编原则,并细化到集中采购目录的最底层。

    2)增强预算执行严肃性,强化预算执行工作。各单位是预算执行的主体,负责本单位预算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负责。要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不得擅自改变预算资金支出用途。要严格遵守新《预算法》和厉行节约制度等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把严的纪律、严的要求、严的标准贯彻落实到预算执行全过程,构建预算资金规范高效运行机制。

    3)完善部门存量资金与预算编制执行挂钩机制。各部门要努力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积极盘活各类存量资金,提升资金管理和运筹水平。对连续结转2年以上的财政性项目结转资金,应作为结余资金管理,由财政部门收回统筹安排。建立预算编制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加大结转资金统筹力度,对确定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报财政部门批准后可调剂用于本部门其他项目或交回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有效控制新增结转结余资金。

    4)做好部门预决算公开。各单位是本部门财务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负责向社会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除涉密信息外,所有单位均应按规定及时、规范公开本部门预决算。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部门预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并逐步细化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

    2.强化公务支出计划和审批管理

     法律依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会议费、培训费、因公出国经费、接待费、差旅费等有关法律法规

    5)严格编制年度支出计划。加强源头控制,会议、培训、因公出国(境)、公车购置及公车运行费等支出要编制年度计划,强化预算意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中列支的相关经费都要编制年度预算。各项支出都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

    6)会议费审批制度。建立单位内部会议计划编制制度,制订年度会议计划,详细反映会议内容、规模、天数、经费预算等内容。会议费纳入预算,并细化到具体会议项目。严格执行会议审批程序,召开会议必须经单位办公会议或主要负责同志批准。对未编制会议计划、未经审批的会议不予报销费用。根据会议定点管理工作有关要求,必须在会议定点场所召开。严格控制会议时间,不得以训代会,借机延长会议时间。

    7)培训计划审批管理。严格落实培训计划编报和审批制度,各单位应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名称、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参训人数、所需经费及列支渠道等),经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后,报单位领导办公会议或党组(党委)会议批准。年度培训计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培训及调整预算的,应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批准。

    8)差旅费审批制度。严格落实出差审批制度,凡没有出差审批制度的须立即建立。单位审批人要事先对出差的必要性认真审核把关,无特殊情况不得事后补办出差审批手续。要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

    9)出访团组实行计划审批管理。各部门应在核定的年度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内,合理安排因公临时出国活动,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访团组;无预算安排的单位,视为无出国任务。

    10)加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管理。公务用车购置预算应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管理有关规定,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按照编制内实有车辆数合理编制。

    3.经费支出报销和审核管理

    法律依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会议费、培训费、因公出国经费、接待费、差旅费等有关法律法规

    11)从严审核经费报销。认真执行会议、培训、差旅、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公车运行费等公务经费管理制度,加强费用报销审核,切实做到支出合规、手续齐备、凭证真实有效。

    12)严格执行会议费一会一结算制度。各部门在会议结束后,应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切实做到一会一结算。报销会议费时,会议组织单位应提供会议审批文件、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名单、会议服务单位出具的费用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单等凭证。财务部门应严格按规定审核会议费开支,对未按程序批准召开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会议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13)规范培训费支出及报销程序。培训费按规定由培训举办单位承担。培训结束后,各部门要及时办理报销手续。报销培训费时,培训举办单位应提供培训通知、实际参训人员签到表、讲课费签收单以及培训机构出具的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单等凭证。财务部门应严格按规定审核培训费开支,对未履行审批备案程序的培训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14)严格按规定支出差旅费。出差人员应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未按规定开支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差旅费报销时应提供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住宿费发票等凭证。财务部门应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城市间交通费按照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凭据报销,住宿费在标准限额之内凭发票据实报销。从严审核报销差旅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15)加强出国经费审核报销。出国经费报销须凭有效票据填报有团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的国外费用报销单。各种报销凭证须用中文注明开支内容、日期、数量、金额等,并由经办人签字。财务部门应对因公临时出国团组提交的出国任务批件、护照(包括签证和出入境记录)复印件及有效费用明细票据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按照批准的出国团组人员、天数、路线、经费预算及开支标准核销经费,不得核销与出访任务无关的支出。

     (16)加强公务用车支出管理。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等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费用支出,降低运行成本。

     (17)加强公务接待费的审核报销。在批准的接待费预算规模内,对有明确接待范围、对象和目的,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且符合规定标准的接待费用予以报销,报销凭证包括派出单位公函、财务票据和接待清单等,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18)加强公务卡使用管理。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按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

     (19)严格控制参加收费性质的会议和培训。各部门应从严控制参加具有收费许可资质的社会组织、机构举办的需缴纳费用的会议和培训。对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参加的,应经本单位负责同志批准。费用报销时需提供单位内部审批依据、会议或培训通知、费用开支明细和合法票据,不得报销与会议、培训无关的费用。

     4、强化财务管理基础

    20)加强内部控制,突出风险防控。各部门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在认真梳理内部岗位职责、经济事项、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活动客观规律,查找业务风险点,制定风险防范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业务流程,将制衡机制嵌入部门内部管理各环节,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1)建立健全收支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各部门的各项收入应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不得通过往来科目核算收支。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按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制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具体规定,明确单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和支出报销流程。加强和规范会计核算,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会计核算科目,真实反映会计活动信息。加强支出审批和审核控制。全面审核各类单据,不得使用不合规的原始凭证进行列支。

    22)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各部门应做到预算编制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并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支付资金,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各部门应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内部处室、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有效性。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提高决算分析水平,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对应、相互促进工作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