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则徐:写书法我是专业的!

 老刘tdrhg 2017-02-25
行走坊巷间2017-02-24阅读原文

前 言

历史的洪流中妇孺皆知的人物没有多少,林则徐就算是其中之一。众人熟悉的他是民族英雄,可作为一个朴素文人,被大家记住的则是他的书法。

三坊七巷外、澳门路旁的林文忠公祠是许多人慕名而来的地方,这里也是作为林则徐纪念馆供后人瞻仰。

红墙黑瓦,精美的蓝底灰塑,无法不让人驻留欣赏。

全馆保留着古典园林的建筑,亭台楼阁都是皆是江南风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挂在馆内的碑林外,虽是源自林则徐自己写的一首七言诗,但毫无疑问这是他辉煌一生的最好概括。

林则徐之所以在书法界能占有一席之地,和他这个人自然是分不开的。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是中国人独有的审美评判标准,同西方纯艺术美学评价标准大有不同,但这绝对不是形而上学。

林则徐像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表现的自然是风格和个性。“心正则笔正”,是历代经典论书名言,像是我们熟悉的“颜体”颜真卿就因为官刚正不阿,威武不屈,被欧阳称为:“颜公忠臣烈子、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而林则徐也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松雪谓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余于此卷亦云”正是“书如其人”的楷模。

行书节录《圣主得贤臣颂》 横幅 水墨笺本

钤印:臣林则徐字少穆印、身行万里半天下、解脱三昧

在“虎门销烟”一战成名后,远近求书者接踵而至;在戌伊犂后,他更是天天笔不离手,亦写诗词文章,“伊犁为塞外大都会,不数月缣楮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海中矣”一时传为佳话。

林则徐 楷书对联 花卉笺纸

(福建博物院藏)

欧阳修云:“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以小楷为难。”林则徐书法“最工小楷,出联自然关合”,功底“具体欧阳”,有欧体“四面停匀,八边具备”之风,书法功力是十分厚实而又专精。

林则徐 楷书佛经册页之一 泥金绢本

(浙江省图书馆藏)

林则徐 佛经册页之二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藏)

而其行书风格则是深厚遒健,伟岸端重,行草舒张劲秀,清新流畅,其中最突出的精品便是他的对联、信札、扇面和条幅。“通灵沉着,端庄流丽,精彩奕奕”,充分凸现了他的书法创作的审美观。

林则徐 行书扇面 洒金纸本

(浙江省图书馆藏)

林则徐 行书信札(家书) 纸本

(浙江省博物馆藏)

林则徐 行书纨扇(贺新郎)

(南京博物院藏)

林则徐虽然走的是帖学之路,但他对碑学也有深刻识见与肯定。在他致梁章钜信中也有谈论:“钱竹汀正书亦从秦汉金石中出,不得以八法绳之。若篆隶,则桂末谷、钱献之、黄小松、洪稚存、孙渊如皆可树一帜,而吾乡伊墨卿之隶则尤杰出。”

行书七言诗 立轴 墨色纸本

款识:少穆林则徐印鉴:臣林则徐(白)、少穆(朱)

楷书九言联 对联 水墨笺本

款识:朴园年大兄大人属书即政,竢村弟林则徐。

钤印:林则徐字少穆号竢村(白)、青宫太保之章(朱)

林则徐所处的时期,正是书风转换期,在传承帖学这一流派中作出了不懈努力,以精湛的书艺,超凡脱俗,名重书史,堪称清中晚期集帖学之一大名家。

尤其在百年间,无论其生前身后,他的书艺日显出其魅力与生命力,成为中国书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这就是林则徐“书如其人”的艺术价值所在。

林文忠公祠外的桃花每年依旧盛开

注:文中部分资料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日荐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