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行家】漫步青龙老街

 行摄天下者 2017-02-25

约稿

“旅行家”版块面向县内外广大博客、微博作者和摄影家、旅游爱好者诚征反映昌宁、云南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民俗、文化等题材的精美帖子(地域、篇幅不限,原创和符合读者阅读口味、宣传导向正确即可。)一经采用,稿费每篇30~50元。

     漫步青龙老街

 本期旅友   宋春华

闲暇时,再次走近汇集百年沧桑和历史沉淀的保山青龙街,早晨柔柔的阳光照耀着这些老房和街道,更显古朴而祥和,感觉有种穿越到远古的感觉。

由于不是赶集天,显得有些冷清、萧条,看着石板街两旁的老房子,既没有商铺遍地开花,也不是重门深锁,这里的居民仍旧保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原生态。冷清的街上,三两行人在不慌不忙的走着,阳光下的老人悠闲自得在自家板壁前取暖。百年老茶馆前坐着老人津津有味地酙茶、品茶。

 老茶馆不大,二十多平米左右,前屋有茶炉和灶台,后屋是茶室,有一桌老人正在打牌,烧水生意还不错。老茶馆的墙面早已被柴火熏黑,地面凹凸不平。但这栋两百多年的老屋里从不缺人气,一直以来都会有城里和远方旅客慕名而来,感受这老店的味道。

这凹凸不平的地面在漫长的年光里,早已被南来北往的商客踩得光滑而坚硬,两只百年历史装水的石缸见证一切,百余年的开裂座椅仍使用,每当须发皆白的老人坐在上面悠然地品茶时,沧桑的画面也毫无违和感。据《板桥镇志》记载,青龙街长875米、宽8.6米,是板桥镇的核心区域,这里自西汉以来就形成集市,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彼时的青龙街马店、裁缝店、餐馆、茶馆鳞次栉比,马帮川流不息,骡铃悠扬,一排熙来攘往的繁忙景象。至民国时期,板桥集镇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商品加工集散中心。逢甲巳五日一街,入市约四万余人,繁盛为全县之冠,为迤西一大集市。明代徐霞客游保山时,将其称为“保桥孔道”、“板桥街”。   

青龙街是一条细长而深远的老巷道,巷道的石头被磨得很光滑,巷道两旁林立着古典而陈旧的老木屋,老木屋屋顶罩着青铜瓦,一些稀疏的草在屋顶摇曳,有的木屋门窗雕花刻凤,有的是简洁的木制而成。道两旁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是外向型铺面和内聚型住家的前店后宅式的传统民居,格局多为门面小、进深大,户与户多同梁和柱,部分为借梁生柱和靠墙支柱,双面飞檐,形式古朴。如今老街是古老中溶着现代气息,沿街多为家纺店、杂货店、麻将馆、小网吧,时装店等小店和民居,间杂着金银店、糕点店、加工鞋店、棉花店、小吃店等手工店铺。街巷空间结构,亲切宜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耀的四家老店,坐落在青龙街的两侧。这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段,旧时常常有马帮在这里穿过保山,在大理、昆明与缅甸之间进行漫长的来回。这里的历史与故事多而厚重,犹如街中承载行人的一行行青石板。

如今,历史正在这里翻开新的一页,古老的青龙街正赶上老街翻新重建。街道南段已在实施修缮,路面已经挖开,石板路已无踪迹,已见不到历史留下的马蹄印迹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听不到商贩的吆喝声和马车轱辘响声。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复修的老街能恢复小镇古朴的历史风貌,让其更具人文传统的魅力与风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