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设计还是得实操,平面构成理论没啥用?

 独特之芸 2017-02-25

这位同学我听到你的心声了哦

一周一次是为了给大家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直接留言提问哦

哇,说出了为什么想试着系统分享平面构成知识的原因

好啦,言归正传,今天咱们继续平面构成里“线”的知识。

温馨提示:细读本文需要9分钟,速度仅需3分钟。本文干货满满值得细读。

线的描述

by: Dave Whyte

如果说点是一切形态的开始,那么线就是点移动的轨迹,线也是面与面之间的交界。通俗点理解就是,窄长的元素都可以称为“线”,所谓窄长,是指形状的长度与宽度具有较极端的比例。

by: Zara Picken

线的形状变化很大,它会因方向的变动或不变动,边缘的顺畅或波动以及末端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形状。我们可以根据线对轮廓的描绘清晰的了解物体的形态,也可以通过线来概括物体,形成抽象的特定形象,线所具有的视觉性质是很重要的要素,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线的形态特征与心理特征

线的相对性

线的长短、宽窄本是相对而言,在几何定义中线是没有宽度的,但在视觉艺术中我们常常赋予线不同的宽度,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当线超过一定宽度时会逐渐减弱线的特性,逐渐具有面的特征。准确的说,线的相对性是以页面为基础来说的。

线的分类与心理特征

在平面设计中,线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进行,从形态描述上来说,线可以分成几何线和自由线,从情感表达上来说,可分为积极线和消极线等等。

几何线

几何线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描述的线,是按照某种规律进行运动的轨迹,比如:直线、圆弧线、抛物线、渐形线等。

by: Estúdio Alice

by: Estúdio Alice

几何线具有一定的机械感,同时也带有数学的神秘感。其中的直线可以表达点与点之间最短的距离,给人直接了当的速度感,在表达速度和力量时,我们会常用直线元素。

by: Mucho

by: Mucho

直线的不同方向也会造成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垂直线,具有严肃、安定、强直等性格;水平线具有静止、安静、平和的感觉。这种心理效果和我们日常看到的事物有很大关系,说到垂直线会想到参天大树、摩天大楼,水平线会联想平静的海面,一望无际的草原;对于斜线,我们更多的感受是它的速度与力量趋于变化的不稳定感,比如凌空而起的飞鸟。

by: Mucho

几何曲线与几何直线相比更有温暖的感觉,它会使人感觉到一些柔软、优雅,几何线曲线具有直线的简单明快和曲线柔软运动的双重特性。

几何线曲线最典型的是圆周,它具有对称性和秩序美,在设计中,运用各种同心圆,有规律的进行变化,可以取得不错的视觉效果,但也会因为过于规律,显得呆板,所以运用过程中可以适当打破。



by: Anastasia Liolio4

常见的几何线还有扁圆形、卵圆形以及旋涡曲线等。现在设计领域对传统的线形又有了新的认识,出现不同的分形几何学说,无论如何分类,所有的几何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自由线

by: DFT 

自由线是不规则的线条,你很难找到它的规律。自由线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给人更多地想象空间。自然曲线的美。主要表现在其自然伸展,并具有圆润及弹性,但它由于没有规律可言,所以设计过程中,需要有组织的进行规划,避免产生视觉混乱。

by: Estúdio Alice

自由线与几何线相比更加贴近我们生活,更具有人文特征,能更好的承载我们的情感因素,所以在广告设计、招贴设计、标志设计中频繁出现。

积极的线

从情感角度来讲,积极的线主动地来表现情绪波动,控制页面的节奏,对页面的其他元素起到引导作用,在整个视觉设计中用来反映情绪积极的一面。

消极的线

从情感角度来讲,消极的线被动地表现情绪波动,被页面上的其他元素控制,受到压抑和限制,消极的线大多是有页面挤压形成,在整个视觉设计中用来反映情绪消极的一面。

线的视错觉

上图就是我们最早接触的线的视错觉,同样线的视错觉还有,

周围造型因素对比产生错觉,周围环境对比越强,视错觉效果越大;

一条斜向的直线被两条平行直线截断,会产生不在一条直线的错觉;在用直线用组成的正方形周围加入曲线元素,因为环境而产生的视错觉还有很多,我们日常也可以留意一些。

线的利用与规避

by: Kingdom

在以线为主的页面设计中,应该注意线的速度大小,力度强弱,方向变换对于人的心理感受的影响。许多情感内涵都在于整体页面的把握,不论是优雅圆润的线条还是强劲有速度感的线条,都不能影响页面的阅读性。

by: Lindsey Swin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